方腊(?-1121年),又名方十三,自称“圣公”。
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
杭州市淳安县)人,一说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人。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领袖。
人物生平
组织起义
方腊世代居住在
睦州青溪县堰村(今属浙江省
杭州市淳安县),依靠旁门左道来迷惑民众。唐代
永徽年间,睦州女子
陈硕真起兵造反,自称“
文佳皇帝”,所以睦州相传有天子基和万年楼,方腊因此更加自信。县境里的梓桐、帮源几个
峒都坐落在山谷幽深、地势险要之处,且当地物产丰富,漆树、楮树、杉木等资源丰富,富商巨贾很多往来其间经商。
方腊有一座漆园,造作局的官员常来强取木材,方腊虽心生怨恨却不敢发作。当时苏州一带因宋徽宗的宠臣
朱勔搜求花石,百姓怨声载道。方腊趁百姓不满之机,暗中把贫困失业的人组织起来。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从红巾往上分六等。军队没有弓箭、盔甲,只以鬼神那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烧房舍,掠夺金帛子女,诱逼良民加入军队。人们安于太平,不识兵革,听到金鼓声就束手听命,不到十天就有数万人参加起义,在息坑打败并杀死宋将蔡遵。
震动东南
宣和二年(1120年)十一月攻占青溪,十二月攻占睦、歙二州。南面攻克衢州,杀死郡守
彭汝方;北面横扫新城、桐庐、富阳各县,进逼杭州。杭州郡守弃城逃走,义军占领杭州,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放火烧城六天,死者不计其数。凡是被抓住的官吏,都要被割肉断肢,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
前线告急,情报传回京师,宰相
王黼为了粉饰太平,故意隐匿不报,义军力量得以日益发展壮大。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剡县的仇道人,仙居的
吕师囊,方岩山的陈十四,苏州的石生,归安的陆行儿都率众响应起义,东南震动。吓得地方官吏听闻方腊军至,纷纷弃城而逃。
失败被杀
发运使陈亨伯请求朝廷调禁兵及鼎、澧两州的枪牌手兼程赶往镇压,防止义军势力扩大。宋徽宗这才知道前线战局不利,十分惊慌,赶紧派
童贯、
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军及秦、晋二地蕃、汉兵共十五万前往东南,并命童贯拟写诏书废除为搜集奇花异石而剥削百姓的应奉局。
宣和三年(1121年)正月,方腊部将方七佛率六万人攻打秀州,统军王子武据城固守。不久,宋军到来,合兵一处攻打义军,杀义军九千人,筑起五座高台,义军退守杭州。二月,童贯、谭稹的前锋到达清河堰,宋军水陆并进,方腊又放火烧官舍、府库、民宅,并趁夜逃离杭州。宋将
刘延庆、
王禀、王涣、
杨惟忠、辛兴忠相继率兵赶来,收复了所有被义军占领的城池。四月,方腊及妻子邵氏、儿子方毫、宰相
方肥等五十二人在梓桐峒的石涧中被俘,义军七万人被杀。方腊被擒后,被押解京师,于八月二十四日被处决。
主要影响
方腊领导的起义是
北宋末年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他统率数十万起义军,攻占了
两浙地区的六州及附近数十个县,从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到宣和三年(1121年)八月,方腊起义前后将近一年时间,时间虽不长,但也不算短。起义镇压了一批贪官污吏和地主土豪,从而沉重地打击了宋朝地主阶级在东南地区的黑暗统治。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北宋王朝的统治,但却严重削弱了北宋的国力,加速了它的灭亡。
历史评价
《宋史》: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峒逃出,倮而缢于林中者,由汤岩、椔岭八十五里间,九村山谷相望。
法学家
谢觉哉:①方腊不仅是农民领袖,且是民族英雄。②方腊政治见解高明,起义计划远大周到,且是极好的宣传者、组织者。许多话到现在还适用。③方腊是起义,宋江等是胡闹,所谓“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者也。当方腊起义睦州(今杭州淳安、建德、桐庐所辖地域),东南震动,亳州知州侯蒙请招抚宋江使助攻方腊,海州知州张叔夜设计擒获宋江军副首领,江等全部投降。方腊布告天下,反对赵家剥民媚外政策,不可招安者也。宋江虽然也反对贪污,但仍尊重赵家天子,以暴行为钓饵,等候招安者也。可惜方腊没有像《水浒》一样的传,也不许有这样的传。
中国近代演义小说作家
蔡东藩:方腊、宋江,虽皆亡命之徒,而非贪官污吏之有以激之,则必不能为叛逆之举。就令潜图不轨,而附和无人,亦宁能孑身起事?盖自来盗贼蜂起,未有不从官吏所致,苛征横敛,民不聊生,则往往铤而走险,啸聚成群,大则揭竿,小则越货,方腊、宋江,其已事也。
浙江省
淳安县革命委员会报道组:方腊是我国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领袖之一,在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高举农民革命的旗帜,猛烈地冲击了反动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宗法制度,以及它们的反动思想基础——孔孟之道,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赵宋皇帝,沉重地打击了北宋王朝的封建统治。与《水浒》中的投降派宋江相对立,方腊是一个“不‘替天行道’的强盗”,是立场坚定的革命派。由于方腊执行了一条正确的农民革命路线,坚持革命,坚持斗争,深受当时以及后来的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而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则对他恨之入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泰:方腊是个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这是毫无疑问的。
《合肥晚报》:提起方腊,人们都会想《水浒传》中那个“造反者”,他的出现似乎只是为了证明宋江等人的善战和忠心。但其实,出身贫苦的我省歙县人方腊是个不折不扣的“帅才”,他是腐败的宋朝的一剂猛药,在他的带领下,起义军共打下了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半壁,其人其事完全可以比拼“梁山帮”。
《新华日报》:①方腊从起事到覆灭,前后不足一年时间,所到之处,烧杀劫掠,造成6州52县糜烂,二百万生灵涂炭,破坏性不可估量。②方腊,这个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千秋功罪,长留后人评说。
轶事典故
开库分粮
有一年七月,大旱,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大家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大家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一干二净。方腊和穷兄弟们,自己肚皮饿得精瘪,可是粮食却一车一车的,把县里的粮库装得满满的。大家心里真气极了,都想把粮库里的粮食弄出来。
有些性子比较急的人,看到被逼得走投无路,心头火起,三三五五聚在一起,摩拳擦掌,打算动武去抢。方腊听了这个消息,连忙对大家说:“硬打容易吃亏,要想个灵巧的办法才是!”他见大家很齐心,便到私塾里去找老先生,问问他过去官府散粮是怎么个散法。这个老先生也是穷苦人,心肠蛮好的。他听方腊问起散粮,就叹口气说:“散粮要有官府的告示才行!”方腊听了,心里的主意也打定了,就说:“老先生请你写张告示,我们拿了告示,去向粮库要粮去!”老先生摇摇头说:“告示我会写,告示上要盖官印,哪来这颗印呢?”方腊想到了一个妙计:用豆腐干来刻官印。
等老先生写好了假告示,方腊也搞好了豆腐干做的假官印,往告示上一按,同真的官印一模一样,不差分毫。老先生看了告示上的官印,也连连点头佩服。方腊拿了这张告示,就领着全村的穷兄弟,到县城里去。凭着假的告示和官印,方腊和大家终于搞到了救命的粮食。
南面为君
方腊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当时民间流传有童谣:“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十千是隐寓万字,加一点便成方字,冬尽为腊,称尊二字,就是南面为君的意思,可见方腊深得广大农民拥护。
人际关系
人物争议
籍贯
关于方腊的籍贯主要有两种说法:宋代方勺的《
青溪寇轨》说方腊为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县)“堨村居人”,元朝脱脱等修的《
宋史》便据此在《童贯传》中说方腊是”世居堨村”的“青溪人”。
而安徽师大历史系方腊调查组于1975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了《关于方腊的出身和早期革命活动》的调查报告,他们根据《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乾隆十七年修)、《桂林方氏宗谱》(嘉庆十七年修)、《拓源方氏本宗谱》(乾隆三年修)、《续修拓源方氏宗谱》(乾隆十年修)、《河南方氏宗谱》以及歙县金川公社山郭生产队《方氏族谱》抄本两种、老竹源《方氏合村族谱》抄本、祀梓里《方宪第族谱》抄本等谱碟,认为方腊的籍贯是歙县拓源(即马岭,今属歙县永丰乡)。
出身
方腊的出身向题,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
独醒杂志》、《青溪寇轨》附《容斋逸史》等记载,认为他是个“家有漆园之饶”的“中产”地主,《宋史·童贯传》中即采用此种说法。
另一种是根据《桂林方氏宗谱》所收元人徐直之撰写的《忠义彦通方公传》,上面记载“方腊在帮源方有常家里为佣工”。
与摩尼教关系
《中国农民起义论集》(1954年)认为方腊是“‘食菜事魔’教的首领之一”,《从陈胜吴广到太平天国》(1972 年)说方腊是“青溪摩尼教首领”,而《劳动人民反孔斗争简史》(1976年)则认为他是“睦州一带”的“魔头(首领)”。
而在北宋
庄绰的《
鸡肋篇》、南宋
李焘的《
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
杨仲良的《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南宋
李埴的《
皇宋十朝纲要》、南宋
陈均的《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等记载有方腊起义的史料中,都只记载了方腊利用封建迷信发动农民群众,而没有提及他是摩尼教首领。
后世纪念
方腊洞
方腊洞,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叶家乡洞源里村西南2.5公里。原名帮源洞,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失败后避难之所。为了纪念方腊起义,当地群众将帮源洞改名为“方腊洞”。洞口为倒梯形,垂直于山坡,洞高1.89米,上宽1.45米,下宽1.11米,洞通进深(除去底部二室)22.16米,平均高度3米左右,平均宽度为0.70米,从洞口至内9米处最狭,仅0.36米;至13.60米处,高4米,宽1.30米,能容一人自由进出,至22.10米处,分为两岔,往下垂直3米为第二室,室长1.80米,宽0.90米;往南向下垂直0.8米为第三室,长3.40米,宽2.30米,可容十余人坐卧其中。离洞口20米处竖有“方腊洞”一碑,是
郭沫若于1964年题写。
1963年3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方腊洞为省重点方物保护单位。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起义刻石
1988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王家源村出土了方腊起义刻石,这是一块天然鹅卵石,重17.75公斤,呈不规整的椭圆体,长39厘米,四面略作长方形,宽度分别为16、12、11、16厘米。四面皆阴刻楷书铭文,共11行,内容连贯。记载了关于方腊起义的时间、地点以及义军攻打赵宋王朝州、县的路线。
遗址正位碑
2019年11月30日,方腊起义遗址正位碑揭碑暨《方腊是淳安人详考》出版仪式在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长岭村举行。
史料索引
《续资治通鉴长编》
《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宋史·卷四百六十八·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小说
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水浒传》中,方腊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
四大寇”之一,最后为
鲁智深所擒获。而在民间传说中,活捉方腊的是武松。“
武松独臂擒方腊”最早见载于南宋笔记《林泉野记》,后编入元杂剧,比《水浒传》流传更早。鲁迅说,(浙江)乡下人看戏,多爱看《武松独手擒方腊》。后来的扬州评话与田连元评书都采纳了这一情节。就连央视拍电视剧《水浒传》,也是这么演的。
1986年,王中文创作的历史章回小说《方腊反宋血战记》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同年,王中文创作的历史章回小说《
水浒别传》出版,该书共分5部,其中引首部《方腊反》主写方腊起义。
1998年,江涛创作的历史小说《南水浒》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
2008年12月16日,江苏茶商周理光历时三年创作的历史章回小说《南洞北泊》首发,该书是以方腊为主线的章回小说。
评书
在
袁阔成创作的评书《
水泊梁山》及其衍生作品《
大闹神州擂》中,方腊是“四大寇”之一,人称“铁臂金刚”,曾应邀参加神州擂。
影视形象
(以上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