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汉语二级字。峒,意为山中
盆地,四周都是山,峒中一马平川。“峒”是群山环抱之中比较宽阔的平原,就是指山间小平原或山间盆地,四周被山环抱。
方光禄先生曾经指出,“峒”的“四周高山围护、中间宽阔平整,只有小路通入的小盆地”。以此与曹志耘先生的大作互相验证,方文的结论也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峒”表示山谷中狭长型平原。
《
广韵》《正韵》徒红切《
集韵》《
韵会》徒东切,𠀤
音同。崆峒,山名。本作空桐。《
尔雅·释地》北戴斗极为空桐。《注》戴犹値也。一作空同。《庄子·司马彪注》空同,当北斗下山也。《前汉·武帝纪》逾陇登空同,今作崆峒。《唐书·地理志》崆峒在
岷州溢洛县。《史记注》在
陇右。《雍州录》在原州
高平县,卽筓头山,
泾水发源,今
平凉府西,卽崆峒山。有广成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