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
山西省辖
县级市,由
晋城市代管,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泽州盆地北端,
太行山西南边缘,因其四面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而得名。地跨东经112°40'~113°10'、北纬35°40'~36°0',东与
陵川县接壤,西与
沁水县为邻,南与
泽州县毗连,北与
长治市上党区、
长子县相接,市境总面积946平方千米,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截至2022年末,全市下辖3个街道、9个镇和3个乡;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45586人。
历史沿革
据考古发现,最迟于旧石器晚期,高平就已有人类聚居。高平市是尧封丹朱、神农播种、蚩尤冶铁等神话发源地。
陶唐时期,尧分天下为九州,此为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
舜建虞朝,舜帝继承尧制,肇启天下为十二州,此属冀州。
夏代,十二州复合为九州,此属冀州。
殷商时期,为商盖国,祖乙定都于耿城,属畿内地。
春秋时期,属晋,为
晋国封邑,始称泫氏城。战国时期,泫氏改为长平邑,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长平邑隶属于韩。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秦白起伐赵,取代
光狼城。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将白起伐赵,冯亭为联赵抗秦,即献上党17城于赵,长平地为赵所有。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赵于长平邑(今高平市西北)爆发
长平之战,后为秦所据。
秦统一天下后,立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置
高都县,属上党郡。
西汉、东汉、三国魏、两晋时期,为泫氏县,属上党郡。
东晋太元中年(386年),西燕慕容永称帝,分上党、平阳、河内三郡,置
建兴郡(郡治阳阿城),泫氏县改属建兴郡。
北魏初,改玄氏县,属建兴郡,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建兴郡改为
建州,领高都、长平、安平、泰宁四郡,今高平市称
长平郡,隶属于建州,领泫氏、高平2县,高平之名始于此。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泫氏入高平县,高平改平高县,北齐末,又改平高为高平县,此后只称高平不再称泫氏,改属
高都郡,隶建州。北周,并长平、高都郡为高平郡,高平县隶高平郡,属建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建州改为
泽州,高平县隶属泽州,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高平始置陵川县,属泽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泽州改称长平郡,高平县隶属于长平郡。义宁二年(617年),废郡为州,长平郡复改泽州,高平县复隶属于泽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析泽州各一部分设盖、建、泽三州,于高平置
盖州(治今高平米山镇),盖州领丹川、盖城、陵川、高平四县。武德六年(623年),建州废入盖州。贞观元年(627年),盖州废入泽州。贞观元年至金天会五年,高平县为泽州(高平郡)所辖,先后属河东道、昭义节度、河阳节度、昭义军、河东路、河东南路,但地名无改。天会六年(1128年),泽州改南泽州,天德三年(1151年),复改为泽州,高平县属之。元光二年(1223年),以泽州升
忠昌军节度,高平县隶忠昌军节度。
元中统元年(1260年),于泽州置司侯司,高平隶泽州司侯司。至元三年(1267年),省司侯司,高平县复隶于泽州,属平阳路、晋宁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升泽州直隶州,高平县为泽州直隶州所辖,属山西布政使司。
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泽州府,高平隶属泽州府,为泽州府所辖5县之一,属山西省布政使司。
民国三年(1914年),泽州府撤销,高平改属山西省
冀宁道。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高平县属山西省直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高平属山西省第五行政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高平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归
太岳区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高平东南部划归为
陵高县,其余部分仍为高平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高平解放,同年10月撤销陵高县,原划归陵高县的区域仍划归高平县,属太岳四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又改属太岳三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撤销太岳区。
1958年,原高平县成立高平人民公社。
1961年,恢复为高平县,先后为
晋东南专区(地区)所辖。
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晋东南地区,成立
晋城市,高平县归晋城市所辖。
1993年5月,高平
撤县设市,成为省辖县级市,由晋城市代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8年10月,撤并行政村,撤并后行政村总数由434个减少为420个。
2020年2月,东城街街道撤销北阳社区,北城街街道撤销清泉社区。
2020年3月,撤并行政村,撤并后行政村总数由420个减少为305个。
2021年5月,撤销
永禄乡,原永禄乡辖区并入北城街街道。
2021年8月,撤销丹峰、育红等10个社区,同时合并新建府兴和伯云2个社区,调整后,全市社区数量由38个减少为30个。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末,高平市下辖3个街道、9个镇和3个乡,共计30个社区、304个
行政村,市政府驻北城街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平市,位于
山西省东南部,
泽州盆地北端,
太行山西南边缘,地跨东经112°40'~113°10'、北纬35°40'~36°0',东自铁佛岭与
陵川县接壤,西至
老马岭与
沁水县毗连,西北自
丹朱岭与
长子县为邻,东北自
金泉山与
长治市上党区相接,南至
界牌岭与
泽州县交界。全境东西长41千米,南北宽37千米,总面积9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平市东、西、北三面环山,状如簸箕,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为市境东北部与长治市上党区交界的
金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处为河西镇杜村,海拔800米。境内山峦连绵,河道纵横,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平川较少,层次明显,地形破碎复杂,依其形成特点可分为三类地形:河谷平川区、黄土丘陵区、中低山区。河谷平川区分布在丹河水系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似不规则的带状,约占总面积的17%;黄土丘陵区位于平川区向山区的过渡地带,近似正方形,约占35%;中低山区位于市境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吾神山系、五龙山系、首阳山系及中部的韩王山和
七佛山,成不规则直角形,占总面积的48%。约5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阶地上。
气候
高平市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有阴雨,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0.9℃,一般在9.2℃至10.5℃之间。极端最低气温-23.1℃,极端最高气温37.3℃。年平均降雨量为599.7毫米,雨季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气候干燥,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冬春常见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和南风,最大风力6级,一般为3至4级,冰冻期为每年10月上旬至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0.45米,年平均
无霜期为180天。
水文
高平市地表水属
黄河水系,主要河流为
丹河,是
沁河的最大支流,丹河及其支流均属季节性河流,年内流量变化幅度大,部分支流非汛期流量会大幅减少甚至断流。丹河发源于高平市寺庄
丹朱岭,自北而南贯穿全市,在本市境内长41.75千米,河床平均宽7.11米,
流域面积334.6平方千米。市区下游主要支流有东仓河、小东仓河、许河等。
高平市地下水按其类型可分为第四系
孔隙水及
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基岩裂隙水又可分为奥陶系脉状岩溶裂隙水、石灰系岩溶裂隙水、二叠系砂岩裂隙水。由于高平市北部存在分水岭,浅中层地下水分水岭与自然分水岭相同;浅中层地下水在境内大多补给排泄于奥陶系深层水,奥陶系深层水则以地下径流形式向南方排泄,因而地下水边界明确。地下水来源以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为主,部分岩溶水由河川径流的渗漏补给。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高平市属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污染性缺水并存的地区。高平市
水资源总量9943万立方米,其中
河川径流量3371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7278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706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5501万立方米。据《晋东南经济区水资源评价报告》和《晋城市水资源评价报告》:该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700万立方米,河川径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限制,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年际变化也很大,最大和最小的比值在10倍以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7000万立方米,其中孔隙水3040万立方米,裂隙水1220万立方米,深层岩溶水为2740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40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高平市共有土地98034.89公顷,其中
农用地77388.08公顷(基本农田55.3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8.94%,
建设用地1332.32公顷,占比13.59%,
未利用地7326.49公顷,占比7.47%。
矿产资源
高平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硫铁矿、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砂石及粘土等,尤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无烟煤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浅、易开采。
煤炭资源:高平全市含煤面积约810.75平方千米,占市域总面积的85.7%,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条件好,主要可采煤层自上而下分别为3号、8号、9号、11号、15号,探明地质储量66.24亿吨,保有地质储量约36.19亿吨,其中3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12.31亿吨,属于低灰——低硫——高热值之无烟煤;8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0.73亿吨;9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3.95亿吨,属于高灰——高硫——高热值之无烟煤;11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0.14亿吨;15号煤层保有储量约为19.06亿吨,属于高灰——高硫——高热值之无烟煤。
硫铁矿:主要分布在神农、三甲、野川、米山、拥万、牛庄、悬南等地,与15号煤共伴生,保有资源储量约1.1亿吨。
铁矿:属“山西式”铁矿和含锰铁矿,其中“山西式”铁矿零星分布于三甲、野川、马村、河西、石末、北诗等地;含锰铁矿分布于南公山、相公山、七佛山、牛山、东曲、柳树底等地,赋予不稳定。
铝土矿:主要分布于东部北诗一带,矿石质量差别很大。
石灰岩矿:高平市石灰岩矿地表出露较多,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马村、南城、北城、永录、河西、石末、北诗、神农等乡镇,探明地质储量约为8亿吨。
此外,高平市还蕴藏有砖瓦粘土、建筑用砂等,其中建筑用砂主要分布于丹河及其支流许河,面积180.56平方千米,砂质较好,储量较大,砂源丰富。
人口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数据显示:高平市常住人口为453054人,与2010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84862人相比,十年间减少了31808人,减少了6.56%,年平均增长率-0.68%。共有家庭户147259户,集体户5184户,家庭户人口为419662人,集体户人口为3339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5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5864人,占49.85%;女性人口为227190人,占50.1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9.42。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43544人,占53.7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9510人,占46.24%。
据2022年人口抽样调查,2022年末高平市常住人口为450411人,比上年末减少356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917人,人口出生率为6.47‰;死亡人口4474人,死亡率为9.93‰;自然增长率为-3.46‰。性别比为99.34(以女性人口为100)。
据2023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45586人,比上年末减少482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0454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21%,比上年末提高1.21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770人,出生率为6.18‰;死亡人口4673人,死亡率为10.43‰;
自然增长率为-4.25‰。常住总人口性别比为99.53(以女性人口为100)。
经济
综述
2022年
2022年,高平市地区生产总值427316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8792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64081万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20289万元,增长5.6%。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9564万元,增长1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3755万元,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8018万元,增长6.6%;金融业增加值87171万元,增长8.2%;房地产业增加值176764万元,下降3.5%;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57883万元,增长1.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37327万元,增长7.3%。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4:67.0:2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4835元,按202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4100美元。
2023年
高平市统计局发布,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4.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89.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25.9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2:66.8:2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6875元,按2023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3747美元。
第一产业
高平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机械化旱作农业基地、山西省黄梨生产基地,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市)、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试点县(市)和全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高平市农业支柱产业有种植、养殖、林果、蔬菜等,已形成生猪、蔬菜、黄梨、丝绸四条全产业链。境内的
厦普赛尔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山西省三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之一,所产
黄梨汁系列饮品远销中国十几个大中城市。
2022年
2022年,高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826.9万元,可比价速度为4.2%。
2022年,高平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0.55万千瓦,同比增长10.4%。
2022年,高平市完成造林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12.35%。
2022年,高平市粮食播种面积53.37万亩,比上年增长0.2%。全年粮食产量18.48万吨,平均单产346.2公斤/亩,比上年分别增长1.8%和1.6%。其中:夏粮产量0.24万吨,比上年增长2.8%,平均单产277.8公斤/亩,比上年增长0.3%;秋粮产量18.23万吨,平均单产347.4公斤/亩,比上年分别增长1.8%和1.6%。主要粮食品种玉米产量15.33万吨,比上年增长5.3%。
2022年,高平市蔬菜产量11.68万吨,比上年增长0.2%。水果产量2.9万吨,比上年增长4.8%,其中梨产量1.9万吨,比上年增长6.5%;苹果产量0.8万吨,比去年增长0.7%。核桃产量0.13万吨,比上年下降12.6%。中草药产量0.16万吨,比上年减少10.5%。
2022年,高平市畜禽肉类产量5.14万吨,比上年增长13.2%;禽蛋产量1.69万吨,比上年增长6%。
2022年末,高平市生猪存栏32.3万头,比上年增长14.6%;全年累计出栏57.3万头,比上年增长14%。
2023年
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57.5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3.7万亩,增加0.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2万亩,增加461.4亩。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41.6万亩,增加0.9万亩;小麦种植面积0.9万亩,增加235.9亩;豆类种植面积5.7万亩,增加33.7亩;谷子种植面积1.9万亩,减少0.1万亩;薯类种植面积3.2万亩,减少0.4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8.6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增长0.7%。其中,夏粮0.3万吨,增长6.7%;秋粮18.4万吨,增长0.7%。
第二产业
高平市以煤铁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化工、医药、建材、食品、轻纺等工业全面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以能源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并举,行业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多元化支柱产业群,拥有煤炭加工、金属冶炼、轻工、建材等一批新型企业。截至2022年末,高平市有煤矿企业33座,其中高平自有煤矿28座。
2022年
2022年末,高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工业总产值523.2亿元,增长31.6%。工业销售产值483.6亿元,增长23.3%。产品销售率92.4%,下降6个百分点。
2022年,高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3853.6万吨,增长16.8%;洗煤1862.3万吨,增长3.1%(全社会洗煤产量897.0万吨,下降0.4%);氮肥(折含N100%)59.2万吨,下降1.6%;水泥45.4万吨,下降20.7%;生铁19.8万吨,下降17.7%;焦炭66万吨,下降8.6%。
2022年,高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35.4亿元,增长19.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66.9亿元,增长25.9%;集体控股8.4亿元,下降20.7%;私人控股160.1亿元,增长9.7%。煤炭、化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1.8亿元、77.7亿元、1.9亿元,分别增长29.9%、1.5%、5.2%。
2022年,高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3.2亿元,增长43.2%。实现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9.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2.0亿元,同比增长88%;集体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亿元,下降41.7%;私人控股企业亏损额0.6亿元,下降113.8%。
2022年,高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2个,比去年增加7个,亏损额12.5亿元,同比增长20.6%。
2023年
2023年全市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1.5%,制造业下降1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8家。
202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04.6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4022.2万吨,比上年增长4.4%;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1.4%;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0.8亿元,比上年下降39.6%;实现利润45.1亿元,下降49.7%。
第三产业
高平市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泛旅游文化产业,以物流为基础,着力构建
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2022年,高平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7205.5万元,下降0.1%。其中,城镇完成595060.5万元,下降0.2%,乡村完成82145.0万元,增长0.6%。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7839.7万元,增长1.2%;零售业完成576942.7万元,下降0.2%;住宿业完成8862.4万元,下降1.8%;餐饮业完成83560.7万元,增长0.6%。按限额分,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完成272895.0万元,增长13.1%,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3%;限额以下单位商品零售额完成404310.5万元,下降7.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7%。
2022年,高平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165个,限额以上产业(个体户)单位26个。在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2.6%,日用品类增长10.0%,金银珠宝类增长26.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0.8%,家具类增长31.9%。
2022年,高平市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0146万元,同比增长6.0%,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完成646975万元,同比增长5.8%;非国有经济投资完成443171万元,同比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51977万元,同比增长35.6%。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93540万元,同比增长8.1%;第二产业投资完成407174万元,同比增长14.9%;第三产业投资完成589432万元,同比增长0.2%。
2023年,高平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国有控股投资90.4亿元,增长39.7%;民间投资29.9亿元,下降32.5%。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第二产业投资54.2亿元,增长33.1%;第三产业投资55.2亿元,下降6.3%。
2022年末,高平市金融部门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54.2亿元,较年初增加61.8亿元,增长15.7%,其中住户存款年末余额341.0亿元,较年初增加46.7亿元,增长15.9%。各项贷款余额222.5亿元,较年初增长37.0亿元,增长20.0%。
2023年,高平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03.2亿元,比上年下降1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5亿元,比上年下降7.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7亿元,增长24.9%。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增长86.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5.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0.3%,农林水支出增长39.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2.5%,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8%,教育支出增长0.2%。
交通运输
郑太高速铁路、
太焦铁路穿境而过,分别在境内设
高平东站、
高平站。G55
二广高速公路、
208国道(二淅线)和省道227线(长晋线)纵贯南北,S80
陵侯高速公路、省道331线(坪曲线)横穿东西。境内设有高平、高平南、马村、郝庄等4个高速出入口。
2022年,高平市货物运输总量932万吨,下降5%,货物运输周转量31557.05万吨公里,下降5%。旅客运输总量335.81万人次,下降68.19%,旅客运输周转量5163.29万人次公里,下降67.92%。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376.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75.3公里,14条县道259.6公里,61条乡道362.5公里,470条村道579.3公里。公路密度140.5公里/百平方公里。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高平市共有中小学70所,其中: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数18673人,招生数6146人;各类小学42所,在校学生数23703人,招生数402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94人,招生数4人;全市共有幼儿园62所,入园人数4464人,在园人数13941人。全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04%。(六中和永录中学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入普通中学,六中和永录中学的小学学生数统计入小学,有2所附设班计入小学。)
文化体育
高平市邀请音乐家
羊鸣、词作家
石顺义创作了市歌《高平是我家》,先后与中央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了《
俺爹俺娘》《
婶娘》《
还是那片情》《
矿长》《
黑金地的女人》《红窗花·白雪花》《
七年之痒》等多部影视剧。人民剧团排演的以安全教育为题材的
上党梆子现代剧《红腰带》荣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排演的历史剧《金钗案》荣获山西省第十三届“杏花奖”;文工团排演的
高平鼓书《谷子好》参加了中国第七届曲艺节表演;人民剧团排演的上党梆子现代戏《西沟女儿》,2011年被文化部选为全国优秀现代戏展演剧目,2012年又被文化部确定为向十八大献礼优秀剧目,并被山西省委确定为廉政教育优秀剧目。
截至2022年末,高平市共有
艺术表演团体7个,
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农家书屋304个。全年全市
送戏下乡124场,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演出5208场,更新图书6600册,订阅期刊杂志301种。
科学技术
2022年,高平市拥有
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项目中,列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晋城市级项目中,晋城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晋城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高平市共有各级
医疗卫生机构598个,其中医院20个(市直2个、民营18个),市直卫生机构3个,乡镇卫生院13个,乡镇卫生院分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诊所(卫生所438个、个体办医109个、其他医疗机构10个)557个。卫生卫计人员3172名,护理人员1321名,床位数2205张,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202台(件),业务用房面积184003.5平方米。
人民生活
2022年,高平市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77元,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36元,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2元,增长7.5%。城镇居民家庭
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5.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7.1%。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高平市境内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在国保单位中有四个“全国之最”:元代姬氏民居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民间住宅建筑,开化寺壁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绘图案,二郎庙金代古戏台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戏台,宋代崇明寺中佛殿拥有中国目前唯一的断梁结构。
民间文艺
截至2021年末,高平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
高平绣活、
潞绸织造技艺、
武氏正骨疗法)、省级12项、晋城市级16项、高平市级74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17人,晋城市级36人。
高平绣活: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高平刺绣分丝线绣和布贴绣两种类型,其中丝线绣有平针绣、打籽绣、盘金绣、披金绣等针法。高平绣活在色彩搭配上颇具地方特色,它惯用黑、蓝、红、紫或淡蓝、金、银等颜色进行搭配,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体现对立统一关系的配色规律。为增强装饰效果,高平绣活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作品重神采而不求形似,体现出绣制者的艺术匠心和当地民众的审美品位。
武氏正骨疗法:传统中医骨伤科疗法之一,源于清末。武氏正骨总纲为“一次整复,多次矫正,持续牵引,定期调整”。其特色为“手法整复,牵引加小夹板固定为主;内服三期中药为辅;以推拿按摩舒筋手法恢复后期功能善后”。武氏正骨根据骨伤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的正骨整复手法有“问号法”、“提拉法”、“颈膝牵引法”、“坐位牵引法”以及“双拇指按压法”等。
风景名胜
高平市重点旅游景区主要包括:羊头山风景区、长平古战场遗址区、丹朱岭工业旅游区、开化寺风景区、七佛山生态风景区五大景区。
建南济渎庙
建南济渎庙,位于高平市建宁乡建南村翠花山巅。坐北朝南,南北长 98米,东西宽56米,占地面积约 335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清康熙三十一年(1691年)重修。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有一道山门、二道山门、献殿遗址、济渎殿、后宫,两侧为便门、夹殿、耳殿、钟楼、鼓楼、配殿等。建筑空间疏朗开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3年5月,建南济渎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良户玉虚观
良户玉虚观,位于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中。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现存有:正殿及西耳殿、中殿、西配殿、南房、魁楼。是晋城地区现存规模较大的道观,保存基本完好,观内现存碑刻、壁画和元代的木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13年5月,良户玉虚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嘉祥寺
高平嘉祥寺,位于高平市三甲镇赤祥村。始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东西宽 46米,南北长 70米,占地面积约 322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有:天王殿、毗卢殿、大雄宝殿,中轴线两侧为钟鼓楼、观音殿、地藏殿、西厢房、西禅房、寮房、五观堂。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格局完整,主体建筑仍为金元时期的木构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3年5月,高平嘉祥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末宣圣庙
石末宣圣庙,位于高平市石末乡石末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 1230平方米。据庙内碑文记载,创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正殿,两侧为妆楼、配殿、耳殿。建筑布局完整,正殿梁架彩绘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2013年5月,石末宣圣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王村三嵕庙
三王村三嵕庙,位于高平市米山镇三王村南坡地上。庙宇坐北朝南,现存一进院落,西侧为主院,东侧是偏院,占地面积约为1592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建筑格局比较完整、清晰,正殿为金代木构建筑,时代特征较为明显,具有重要历史价值。2013年5月,三王村三嵕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位于高平市城西南 25千米马村镇大周村,由资圣寺、五虎庙、汤王庙、元帝阁组成。类型丰富,保存比较完整,宋以后各时代建筑均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2013年5月,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中庙
古中庙,2006年5月25日,古中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梦观
清梦观,2006年5月25日,清梦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二郎庙
高平二郎庙,2006年5月25日,高平二郎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坪二仙宫
中坪二仙宫,2006年5月25日,中坪二仙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李门二仙庙
西李门二仙庙,2006年5月25日,西李门二仙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化寺
开化寺,2001年6月25日,开化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姬氏民居
姬氏民居,1996年11月20日,姬氏民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铁佛寺
高平铁佛寺,2019年10月,高平铁佛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
十大碗”是高平特有的一套菜,共分10道:水白肉、核桃肉、水氽丸子、小酥肉、肠子汤、豆腐汤、芥末粉皮汤、天鹅蛋、软米饭、扁豆汤。一碗一个味道,犹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
晋城荆条花蜂蜜,山西省晋城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晋城荆条花蜂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高平大黄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特产,中国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5年12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高平大黄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王叔和,原名王熙,字叔和,西晋高平人,王叔和“博通历史,洞识修养之道”,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他一生钻研祖国医学,从事医疗实践,致力于医学著作。切脉是中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可以“知人生死,决嫌疑”。王叔和采 众论,精心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编写出一部十万余字的脉学巨著《脉经》。
祁贡(1777~1844年)字竹轩,又字寄庵,清代高平孝义里人。他14岁(乾隆五十六年)中秀才,18岁(乾隆六十年)中举人,21岁(嘉庆元年)中进士。先后任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
毕振姬(1612~1681年),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明末清初高平伯方村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毕振姬中山西乡试第一名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中进士,历任教授、
国子监助教、主事、
员外郎、
道员、
按察使、
布政使等职。
贾鲁(1297~1353年),字友恒,元代高平人。少年时聪明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后谋略过人。元延 至至元年间,两次以明经领乡贡。泰定初,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后改任潞城县尹,屡升至户部主事。至正三年(1343年),诏修辽、金、宋三史,召贾鲁为宋史局官。历任中书省检校、检察御史、山北廉访副史、工部郎中等职。其间,针对当时“黄河决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飘室庐,坏禾稼,百姓已 其毒”,沿河人民背井离乡,卖儿卖女的悲惨局面,贾鲁曾多次领导治理黄河,拯救民众于洪水之中。
荣誉称号
2013年1月,高平市入选山西省园林城市。
2020年7月,高平市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
2020年10月,高平市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020年11月,高平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0年12月,高平市入选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2021年1月18日,高平市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28日,高平市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21年6月,高平市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9月,高平市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2月,高平市入选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2年1月,高平市入选“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2年8月,高平市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10月,高平市被山西省商务厅拟认定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