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带电黑洞或自转带电
黑洞,天文学名词,是一种天体的称谓,为有角动量及电荷的黑洞。
旋转带电黑洞称为克尔-纽曼黑洞,具有电荷的旋转黑洞非常象一个
质子,但它必然比质子大,因为形成黑洞有一个质量下限,那就是
奥本海默质量下限,大概是2到3个
太阳质量。也就是说,在经典广义相对论中,不能把质子想象成为一个黑洞,因为两者在尺度上,是具有基本介绍
天壤之别。但带有电荷的旋转黑洞是最普遍的,这就是克尔——纽曼黑洞。
转动而带电的黑洞叫做
克尔-纽曼黑洞,克尔——纽曼黑洞具有电荷和质量,但这里面还有无穷的奥秘,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是出现了,假如这个黑洞的
电荷或者角动量远远大于它的质量,那么黑洞的奇点就要裸露出来。假如真的存在这样的黑洞,那么对于人类来说是很危险的,因果性被很严重的破坏。因果性是我们这个人类世界合理的基础。因为裸露的奇点它要吞噬周围的
物质,是没有预兆的。这有点象热带丛林沼泽里的鳄鱼,突兀地吞噬前来戏水的
羚羊。单说电荷,在直观上,我们似乎没有能力要求一个黑洞的电荷不能远远大于它的质量。这就是一个荷质比的问题,对于基本粒子,我们可以用磁场来研究运动的带电粒子的荷质比,可以想象,一个粒子的荷质比越大,它在磁场中走的圆周的曲率也就越大。这个是简单的高中物理就可以解释的,也就是洛仑次力提供粒子的向心力,那么荷质比正比于圆周的曲率。但对于黑洞来说,这个荷质比似乎要满足一定的限制,你不能太大,太大了,黑洞的奇点就裸露出来了。
克尔-纽曼黑洞具有质量、电(磁)荷和角动量三种特征,当电量Q=0时,克尔-纽曼黑洞退化为
克尔黑洞;当角动量J=0时,它退化为赖斯纳-诺兹特隆黑洞;而当Q=J=0时,还可以还原为最简单的
史瓦西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