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功臣
明初获封公爵、侯爵、伯爵三等爵位人员简介
明代封爵制度分宗室与功臣外戚两套体制,将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分离,是明代区别于以往朝代的一大特点;并且给勋爵只有爵号与食禄,而不再有封邑,公、侯等爵位的还将赐予铁券,以示其功勋卓著,皇恩浩荡。
公爵
魏国公徐达
(1332年-1385年)元朝末年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鄂国公常遇春
(1330年—1369年)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郑国公常茂
(?-1391)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因为常茂与冯胜为子婿关系,在军营常茂多不受约束。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去世
韩国公李善长
(1314年~1390年)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时年七十七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曹国公李文忠
(1339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朱元璋对李文忠十分宠信,常派他监军随将领出征。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太祖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兼主管国子监,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继承曹国公爵位。
宋国公冯胜
(?—1395年)元末时期,随兄长冯国用投靠朱元璋,带兵征讨四方,建立明朝,颇有功绩,洪武二十年(1387年),冯胜担任大将军,带领傅友德、蓝玉等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地区的残余势力,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因为其女婿朱橚曾因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后来因“胜功最多”,遭太祖猜忌,受召还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冯胜遭到无罪赐死,死后没有进入功臣庙。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宁陵王,谥号“武壮”
卫国公邓愈
(1337-1377年)16岁领兵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江苏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后转战浙西,屡败元军。累积军功屡次升官,历任佥行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谕德。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1370年(洪武三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洪武十年(1377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信国公汤和
(1326年-1395年)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信国公。洪武十七年(1385年),巡视海防。洪武二十年(1388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病去世,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
颍国公傅友德
(?~1394年)元末时期,参加红巾军(刘福通)起义。率部归顺朱元璋,屡立战功,从偏裨升为大将,多次带兵大胜元军,平定甘肃、四川、贵州、云南, 册封颍国公,太子太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受到猜忌,坐事赐死。
越国公胡大海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部将蒋英邀请胡大海前往八咏楼,视察士卒演习,大海不疑有他,欣然前往,未上马时,有苗将钟矮子跪于马前称“蒋英欲杀我!”胡大海未及回答,即被蒋英以铁锤打死,次子胡关住同时被杀,耿再成亦死。朱元璋取杭州之后,杀死蒋英,血祭胡大海,并作文以祭。
明朝建立后,特赠光禄大夫,追封越国公,谥号“武庄”
泗国公耿再成
(?—1362年)至正十二年(1352年),耿再成投奔朱元璋。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大败元军。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一月,攻克处州后留守处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处州苗族降将叛乱,为叛军所杀,朱元璋听闻后,十分惋惜,为其立庙祭祀,将其衣冠改葬于金陵聚宝山,追封为高阳郡公
蔡国公张德胜
(1331年—1360年)出身巢湖水军。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随廖永安等人投奔朱元璋,此后主要参与了对陈友谅的战争。至正十九年(1359年)三月,大败赵普胜,三战三捷,立下平生最大战绩。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于龙湾之战中总领水军,追击败军至采石,战死。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十月,追赠张德胜为光禄大夫、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蔡国公。 洪武三年(1370年),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洪武六年(1373年),追谥“忠毅”。
梁国公赵德胜
(1325年—1363年)初为元朝义兵将领。至正十三年(1354年),投奔朱元璋,屡立战功。至正十五年(1356年),随朱元璋南渡长江作战,官升中翼左副元帅。至正二十年(1360年),参与龙湾之战,升任后翼统军元帅。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任江南行枢密院事,镇守南昌,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保卫南昌的战斗中,率军守卫城门时为弓弩所射杀,时年三十九岁。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命建忠臣祠于江西南昌以祭祀诸功臣,以赵德胜为首。 [19]
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配享太庙。
洪武六年(1373年)追谥“武恒”。
济阳郡公丁普郎
(?—1363年)鄱阳湖战殁。
河间郡公俞廷玉
朱元璋准备夺取江南地区时,苦无舟船,天堑难渡。他带领水军来投。并攻取太平等地,协助朱元璋建立了根基。后战死,追封河间郡公。
郧国公廖永安
(1320年—1366年)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廖永安率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璋,此后屡立战功。至正十七年(1357年),随徐达收复宜兴,深入太湖时为吴将吕珍所败,被俘。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在囚牢中逝世,死后,朱元璋为之痛哭,并亲自写文祭奠,配祭功臣庙。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平定张士诚,将廖永安安葬于巢,并在郊外迎祭。
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下令于鸡笼山筑坛,祭奠廖永安。
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又于鸡笼山祭奠。
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追谥其武闵。
洪武九年(1376年),又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不久又改封为郧国公。
东海郡公茅成
(?-1366年)茅成在和州跟随朱元璋部队,隶属于常遇春麾下。攻破太平府,授万户。后跟随大军平定常州、宁国、衢州、金华,升任太平兴国翼元帅。后攻破安庆、援助安丰、攻占武昌,迁武德卫正千户,升任指挥副使。此后攻占赣州、安陆、襄阳、泰州,皆有功。后跟随徐达进攻平江,焚烧张士诚船。在攻打苏州娄门时候,与张士诚部队短兵相接,后战死。赠镇国上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护军、东海郡公,祀功臣庙。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追赠“武烈”。
虢国公俞通海
(1330年—1367年)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俞通海率巢湖水军投奔朱元璋,此后随朱元璋南渡长江作战,屡败元军。至正二十年(1360年),参与龙湾之战,击退陈友谅。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参与鄱阳湖水战,解救朱元璋,焚烧陈友谅舟船,立下首功。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随军攻打张士诚,并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了包围平江的战斗,在进捣桃花坞时中流矢,伤势严重,不日身亡,年三十八岁。
洪武三年(1370年),改封虢国公,谥忠烈 [26] ,杀身报国曰忠,戎业有光曰烈。
洪武九年(1376年),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 [27] 。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俞通海三代皆封公爵。
济国公丁德兴
(1327年—1366年)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靠朱元璋,大破洪山寨,后屡建战功。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军渡江,分兵攻取溧水、溧阳。至正十七年(1357年),攻克宜兴,封凤翔指挥使。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斗,在围困平江时去世,赠都指挥使。
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济国公,列于功臣庙。 丁德兴后裔聚居山东青州,藏有《益都丁氏族谱》,记载丁德兴祖先由鲁穆国而来。
天水郡公严德
明开国时濠州人,一作太平人。从朱元璋起兵,积功为海宁卫指挥。吴元年从朱亮祖攻方国珍,在台州阵亡。洪武二年追封为天水郡公。
姑孰郡公陶安
(1315年~1368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陶安任江西省参知政事,治理有方,军民诚服。不久染病,仍拟草本时务十二事上表朝廷,九月卒于任上。明太祖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谥封“姑孰郡公”
乐浪公濮英
(?—1387年)初为百夫长,升至西安卫指挥。洪武二十年(1387年),随冯胜北征,回师时率军殿后,中元军埋伏,力战不能突围,被俘后剖腹自杀,追赠金山侯。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赠乐浪公,封其子濮玙为西凉侯
凉国公蓝玉
(?―1393年)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封永昌侯,禄袭同前。十七年四月壬午予世侯,加禄五百石。二十一年十二月壬戌进封公,加禄五百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蕲国公康茂才
(1313年-1370年)康茂才早年聚兵保乡里,被元朝封为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后率部投降朱元璋,授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又任都水营田使,率军屯田。后随平陈友谅、张士诚,累功至大都督府同知兼太子右率府使。他在明朝建立后,随徐达北伐,留守陕州。
洪武三年(1370年),康茂才随军夺取兴元,回师途中病逝,追封蕲国公,谥号“武义”。
郢国公冯国用
(1324-1359年)元朝末年,联合冯胜结寨自保,归附朱元璋,建议“取金陵以为根本”,颇受信任。渡江之后,受命掌管亲兵,委以心腹之任。多立战功,累迁亲军都指挥使。
至正十九年(1359年),去世,时年三十六岁。
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郢国公。
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谥“武翼”。
侯爵
延安侯唐胜宗
(1335—1390)洪武三年(1370)冬,封为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但是后期因擅驰驿骑,被削去爵位,降职为指挥。洪武二十三年,因是胡惟庸同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
吉安侯陆仲亨
(1336年—1390年)至正十三年(1353年),为朱元璋所招揽,加入起义军。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的战斗。洪武元年(1368年),率军同廖永忠平定广东。
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封为吉安侯。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坐胡惟庸案死。。
江夏侯周德兴
(?—1392年)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勋禄同前。七年八月加禄千石。二十五年八月己未以罪诛,爵除。
淮安侯华云龙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一,勋禄同前。七年六月癸亥自北平召回,道卒。
济宁侯顾时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二,勋禄同前。七年八月加禄千石。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卒。追封滕国公,谥襄靖。
长兴侯耿炳文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三,勋禄同前。七年八月加禄千石。永乐二年以嫌自杀,除。
临江侯陈德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四,勋禄同前。七年八月加禄千石。十一年十一月壬辰卒。追封杞国公,谥定襄。
巩昌侯郭兴
一名子兴,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五,勋禄同前。七年八月加禄千石。十七年十一月癸酉卒。追封陕国公,谥宣武。
六安侯王志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六,勋号同前,禄九百石。七年八月加禄至二千五百石。十九年八月己亥卒。追封许国公,谥襄简。
荥阳侯郑遇春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七,勋禄,加禄皆同王志。二十三年坐胡党死,除。
平凉侯费聚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八,勋号同前,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八月加禄千石。坐胡党死,除。
江阴侯吴良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九,勋号同前,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八月加禄千石。十四年十一月丁未卒。追封江国公,谥襄烈。
靖海侯吴祯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勋禄,加禄同吴良。十二年卒。追封海国公,谥襄毅。
南雄侯赵庸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一,勋禄,加禄同前。二十三年坐胡党死,除。
德庆侯廖永忠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二,勋禄,加禄同前。八年三月甲申卒。
南安侯俞通源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三,勋禄,加禄同前。二十二年三月戊戌卒。附党事发,以死不问,爵除。
广德侯华高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四,勋号同前,禄六百石。四年四月乙未卒。追封巢国公,谥武庄,无子,爵除。
营阳侯杨璟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五,勋号同前,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禄千石。十五年八月乙巳卒。追封芮国公,谥武信。
永嘉侯朱亮祖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七,勋禄,加禄同杨璟。十三年九月庚寅坐罪死,爵除。
临川侯胡美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豫章侯,第二十九,勋禄,加禄同杨璟。十三年四月乙丑改封临川。十七年有罪赐死,爵除。
东平侯韩政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勋禄,加禄同前。十一年二月癸亥卒。追封郓国公。
宜春侯黄彬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一,勋禄,加禄同王志。二十三年坐胡党死,爵除。
宣宁侯曹良臣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二,勋禄同王志。五年六月甲辰殁于阵。二十三年甲申追封安国公,谥忠壮。
汝南侯梅思祖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三,勋禄,加禄同王志。十五年十月壬午卒。已,坐胡党除。
河南侯陆聚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四,勋禄,加禄同前。已,坐胡党死,除。
永城侯薛显
洪武三年十二月戊辰封,以罪安置海南。已,召还,该禄一千五百石。二十年九月癸巳卒于军。追封永国公,谥桓襄。无子。后追论胡党,以死不究,除。
西平侯沐英
洪武十年十月戊午封,禄二千五百石,世袭。二十五年六月丁卯卒于云南。十月己巳追封黔宁王,谥昭靖。
安庆侯仇成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封,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使。十七年四月壬午予世袭,加禄五百石。二十一年七月辛巳卒。追封皖国公,谥庄襄。
永平侯谢成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禄袭同仇成。二十六年坐累卒。
凤翔侯张龙
洪武十二年封,禄袭同前。后予世袭,加禄五百石。三十年卒。
安陆侯吴复
洪武十二年封,禄袭同前。十六年十月己亥卒。追封黔国公,谥武毅,加禄五百石,世袭。
宣德侯金朝兴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禄袭同前。十五年七月丙子卒。追封沂国公,谥武毅。十七年予世袭,加禄五百石。
怀远侯曹兴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禄袭同前。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死,除。
靖宁侯叶升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禄袭同前。二十五年八月丙子坐胡党诛。
景川侯曹震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禄袭同前。二十六年坐蓝党诛。
会宁侯张温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禄袭同前。二十六年坐蓝党诛。
雄武侯周武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禄袭同前。二十三年三月庚午卒。追封汝国公,谥襄勇。
定远侯王弼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封,禄袭同前。十七年四月加禄至二千五百石。二十七年十二月己亥卒。
崇山侯李新
洪武五年十二月己卯封,禄一千五百石。二十八年九月戊戌以罪诛。
普定侯陈桓
洪武十七年四月壬午封,禄二千五百石,世袭。二十六年坐蓝党死,除。
武定侯郭英
兴弟。洪武十七四月封,禄二千五百石,世袭。永乐元年二月甲子卒。追封营国公,谥威襄。
鹤庆侯张翼
洪武十七四月封,禄袭同前。二十六年坐蓝党诛。
航海侯张赫
洪武二十年十月戊申封,禄二千石,世袭。二十三年八月甲子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
舳舻侯朱寿
洪武二十年十月封,禄袭同前。二十六年坐蓝党诛,除。
海西侯纳哈出
洪武二十年九月以元降将封。二十一年七月辛丑卒于军。
全宁侯孙恪
兴祖子。洪武二十一年八月戊辰封,禄二千石,世袭。坐蓝党死,除。
越巂侯俞渊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戊午封,禄二千五百石,世袭。五月戊辰削爵,放还里。建文初,召还,战殁白沟河。永乐初除。
东丘郡侯花云
庚子闰五月,太平死事。
高阳郡侯王鼎
同前。
太原郡侯许瑗
同前。
太原郡侯王道同
处州死事。
南阳郡侯叶琛
壬寅三月死祝康宗之难。
忠节侯张子明
癸卯六月,南昌死事。
高阳郡侯韩成
癸卯七月,鄱阳湖战殁。
颍上郡侯陈兆先
同前。
下邳郡侯余昶
同前。
颍川郡侯陈弼
同前。
东海郡侯徐公辅
同前。
京兆郡侯宋贵
同前。
汝南郡侯昌文贵
同前。
陇西郡侯李信
同前。
太原郡侯王胜
同前。
清河郡侯李志高
同前。
陇西郡侯李继先
南昌战殁。
彭城郡侯刘齐
同前。
天水郡侯赵国旺
同前。
永义侯桑世杰
伐吴战殁。癸卯十月追封。
燕山侯孙兴祖
洪武三年北征战殁。谥忠愍。
安远侯蔡仙
洪武三年九月追封,谥武襄。
东胜侯汪兴祖
洪武四年四月伐蜀战殁。十二月追封,予世爵。以子幼,停袭。
庐江侯何德
洪武十四年七月卒。追封,谥壮敏。
霍山侯王简
洪武十三年五月卒。追封。
临沂侯王真
洪武十三年七月卒。追封,谥桓义。
汝阴侯高显
洪武十三年九月卒。追封,谥武肃。
富春侯苏世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卒。追封,谥忠勇。
合浦侯陈清
洪武十五年三月卒。追封,谥崇武。
东海侯陈文
洪武十七年十月卒。追封,谥孝勇。
英公侯于显
洪武二十年十二月卒。追封,谥襄武。
昌乐侯丘广
洪武十一年五月卒。以文臣追封,谥景成。
伯爵
诚意伯刘基
(1311年-1375年)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八年四月丁巳卒。二十三予世爵。
正德八年十二月追赠太师,谥文成。
东莞伯何真
洪武二十年七月封,禄一千五百石,世袭。二十一年三月己卯卒。
徽先伯桑敬
世杰子。洪武二十三年九月壬寅封,禄一千七百石,世袭。已,坐蓝党诛,除。
忠勤伯汪广洋
(? ~1379)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
天水郡伯赵天麟
癸卯,临江死事。
陇西郡伯牛海龙
生卒年月不详,湖北荆门人朱元璋红巾军起义中一员部将。至正17年陈友谅攻打洪都(今江西南昌)时。朱文正(朱元璋之侄)派他驻守桥布。在帮助邓愈守城时不幸阵亡。
安定郡伯程国胜
(生卒年不详)朱元璋部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在鄱阳湖战死,后追封安定郡伯。到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追封开平王
太原郡伯王咬住
(?—1363年)朱元璋早期部将,随同朱元璋攻打天下,在鄱阳湖水战中战死,后追封太原郡伯。
缙云郡伯胡深
(1313年-1365年)早年与章溢同为元将,深拥龙泉、庆元、松阳、遂昌四县乡兵,随从石抹宜孙对抗农民起义军。至正十九年(1359)冬,朱元璋命胡大海部取处州,石抹宜孙战败,胡深欲闭关固守,遭四县士民逼,乃解甲出见胡大海。后镇守处州,多次击败张士诚等势力的进犯,被朱元璋称为“浙东的屏障”。 [1]
龙凤十一年(1365)一月,胡深从朱亮祖伐福建陈友定,陷伏兵包围圈,马失前蹄,被执持遇害,终年五十二岁。追封为缙云郡伯
康安郡伯孙虎
洪武五年(1372)随副将军李文忠北征,由东道入应昌,至落马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与元兵战死。
追封康安郡伯。
谯郡伯戴德
洪武四年二月卒。追封,世袭指挥佥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8 16:53
目录
概述
公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