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荚,游戏《
明日方舟》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设定,位于泰拉大地之上六千米左右的一层特殊环境,被科学界称呼为“阻隔层”。阻隔层偏折了星光,使大地眼中的星星无规律运动,阻挡了大地诸国对星空之外的探索。
形态特征
名字由来
“星荚”的名字源自于一位
乌萨斯诗人的浪漫修辞,大地就像一枚豆子一样被豆荚轻柔地包裹,无法看见豆荚之外的事与物。
诗篇的主角以一位在泰拉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占星学家为原型,他热爱星星,想要探索天空的秘密,并进行了许多在后世看来也十分超前的对于星星的观察与猜测。最终他为了观察星星而试图攀爬圣山,结果被聚落的族长下令活活烧死,理由是对神明不敬。
外在表现
星荚在物质界表现为高悬于大地之上的一层特殊环境,高度为6152.31米,这是泰拉人类能够达到的极限高度。源石器械在达到这一高度之后就会失灵,人类的源石技艺也会被扰乱。在
雷姆必拓曾有一种大型羽兽,为了甩开掠食者,它们有时会笔直地冲上四千米左右的天空。这么做的个体会在阻隔层的影响下失去导航能力,在迁徙的季节被抛弃。久而久之,它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种群,双足强健,善于奔跑,但不再能够飞行。
星荚能够偏折星光,使星星遗忘了它们的律法。当移动城市安分守己地在自己的航道上运行时,星星们却像不老实的孩子一样运行的毫无规律。一直以来,占星术士与萨满从未停下过探究星星运行规律的脚步,但仍旧徒劳无功。是星荚与
海嗣使得泰拉文明无法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大地”就是泰拉人类认知中的全部。
科学界对于阻隔层提出了大量假说与猜想,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即是“源石绝缘论”,认为星荚的作用是阻隔大地上的源石。然而此猜想已被天灾信使与源石环境学家们否定,天灾云的凝结高度已经通过激光多点测距被推算出高于大地之上六千米,天灾云形成的源石结晶也依旧会穿过阻隔层砸下来。在“特里蒙弧光事件”中得到的数据也能证明在星荚之外仍有源石反应存在。所以,尽管
哥伦比亚每一架造价不菲的飞行器都毁在了星荚上,但含有源石并不是直接的原因。
此外,由卡西米尔人提出的“有机体隔绝学说”也得到了否定,
塞雷娅在“特里蒙弧光事件”中的经历已经证明星荚并不排斥生命体。
造成影响
大地,本义为星球上广阔的土地。但在泰拉大陆,由于对星空与海洋的探知受限,脚下的土地成为了人们认知的全部,正确的宇宙观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世界”,这个宏伟的词语,本应用来形容天地间的一切,囊括空间与时间的尽头以及人类的生活所触及到的全部,只需唇齿开合,就能描述万亿年来生命的进程。而它却被另一狭隘的词语所取代,“大地”成为了泰拉人类口中对一切的代称。
受星荚影响,真正的群星被隐藏在虚伪的天幕之后,泰拉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星空都是虚假的。这意味着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的天文观测来推断星球在宇宙中的运行规律,这是他们宇宙观知识匮乏的根本原因之一。这种匮乏严重拖慢了社会与理论知识的发展,甚至于有段时间里人们相信天空之外仍是大地,文明其实是生长在泥土与岩石的夹缝中,而重力则是来源于天的斥力而非地的引力。
在豆荚之内,大地仍受种族与国家间的隔阂撕裂,无心关注豆荚之外的事物。
伊比利亚是大地上仅有的与海洋有深入交流的国家,他们野心勃勃,企图同时征服海洋与陆地。但是由于星星的无规律运动,伊比利亚的黄金舰队根本无法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确定位置,远洋航行难以进行。
谢拉格的圣山山峰最高可达到五千米以上,那是大地上能达到的与星荚最接近的地方。莱茵生命科学考察科发现,谢拉格人对携带源石器械攀登圣山持相当排斥的态度,这并不仅是朝圣者的迷信,而是经验。在圣山上,超过一定高度后,源石器械都会缓慢受到影响。考虑到耶拉与谢拉格的关系,这也留下了疑问:既然
巨兽拥有群山一般的体型,那对它们而言十分低矮的星荚是否曾被突破……
莱茵空洞
莱茵生命总辖,构件科主任暨莱茵生命联合创始人
克丽斯腾·莱特假意与哥伦比亚国防部合作,实行了“地平弧光计划”,用来为哥伦比亚军方提供威力巨大的超级武器。四十年代,国防部试图在
玻利瓦尔施加影响,却反而让那里成了一个血淋淋的绞肉场。在那之后,他们就一直在联邦政府和联合议会面前抬不起头,《联邦战争准备法》就是他们妥协的最好证明。为了挽回颜面,洗去玻利瓦尔的污点,国防部广泛地与科技公司接触并进行投资,在某一段时间里,科学界甚至有只要企划案和武器两个字沾边,就会吸引到军方投资的传闻。
而克丽斯腾的“地平弧光计划”正是哥伦比亚国防部的一次新的赌注,莱茵生命的主攻方向并非军工,但国防部却敢于将如此的资源投入到它的身上,就已经很说明问题。在莱茵生命工程科主任娜斯提·鲁诺瑞伊的主持下,“弧光一号”的能量井与聚焦发生器建设完成。设定集中提到,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那经过后续的一系列技术验证,“地平弧光计划”制造能量武器甚至可以装上战舰和其他载具。
但克丽斯腾本人从未有建设“空中超级武器”的打算。因为父母的影响,她执意探索天空,去击碎这虚假的幕布。克丽斯腾在聚焦发生器中建设了万星园,能量井也在隐瞒军方的情况下连接到了由特雷弗·弗里斯顿保存的静滞所的石棺能源,蓄能的能量超过维持整个哥伦比亚所有移动城市至少半年的能量。最后在所有人异路同心的努力下,聚焦发生器飞过特里蒙上空,抵达至能量井正上方五千米,使足以摧毁巨型移动城市的能量作用于阻隔层,终于打开了一个空洞。克丽斯腾则独自一人与万星园飞入宇宙,最后在万星园的维生休眠舱中休眠。
莱茵空洞的打开使星空上泛起了巨大的涟漪,大地上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都能看到这一景色。
海嗣的大群将所有的眼望向同一个方向,艺术家们因这奇幻壮丽的景象彻夜难眠,政治家们因这一事件放下懈怠,绷紧了神经。这起事件翻开了泰拉的历史的新的篇章,从此,抬头仰望对大地诸国来说不再没有意义。
“特里蒙弧光事件”之后,事件的其他相关人员也相继走向各自的未来。莱茵生命能量科主任斐尔迪南·克鲁尼抢救回了万星园上的实验数据,并废寝忘食地借助这些数据使大地的教科书加厚了数页。娜斯提得到了有关空中悬停平台的宝贵研究资料,她与缪尔赛思合作,设计了“空中移动城市”的雏形。
赫默则坚定了自己维护科学伦理的决心,成为了《特里蒙科学伦理联合宣言》的发起人。
“莱茵空洞”不会一直敞开,它也会如有机体一般愈合,愈合时间不明。
历史传说
“星星实现了她的愿望,星星带走了她的爱人。”
――传说故事的其中一篇
逐星一族
以下三个故事源自与梅兰德基金会前高级特工霍尔海雅的通话录音,这是第一篇:
在遥远的古代,在大地还没被塑造成如今的模样的时候,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牙兽还没有太大区别,吃浆果,喝水,为了争夺领地而不断爆发斗争,互相将对方当做猎物,原始而又野蛮。
然而在那个时代,人类就已经对星星产生了兴趣。其中有一群人,他们对于星星非常狂热,每个夜晚,他们都在视野最开阔的草原上举行仪式,祈祷着星星的降落。
有一天,天边真的划过了一颗流星。于是,他们的旅行就开始了。他们追啊,追啊,追到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原地。
这一荒诞的传说并非完全捏造,考古学家们确实在不同国家发现了鉴定表明出自同一古代部族的壁画,他们崇拜星星,追逐星星,每发现一颗流星,就会向着那个方向追去。到最后,他们虽然没有追到一颗星星,他们的足迹却奇迹般地留在了大陆的一些角落,在一些其他部族的传承中,也有他们的踪影。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古人而言,星星说不定也是能够引导他们开拓土地、前往未知的象征之一。
攀登者
这是霍尔海雅讲述的第二篇故事:
曾有一个占星学家,他太过热爱星星,并且不断地寻找着能触碰到星星的方法。最后,他爬上大地的最高峰,在那里一跃而下,在星空与大地之间缓缓睡去。
作为“星荚”名字由来的那首诗中的主角,他的原型在泰拉的历史中真实存在。他是某个聚落的观星师,同样想要探索天空的秘密,并进行了大量在后世看来也十分超前的对于星星的观察与猜测。
他并没有直接得出存在阻隔层的结论,毕竟当时的技术远没有到达那一水平,但也并没有像其他同行一样将星星那毫无征兆的变化看作是一种预兆。
如同诗篇中所描述的那样,他试图去攀登大地的最高峰,但是没有去成,他最后被聚落的族长下令活活烧死,理由是对神明不敬。
他的徒弟带着他的资料逃出了聚落,而那些资料,在数百年间四处散落后,由霍尔海雅收集,存放于梅兰德捐助的某个博物馆中。
可悲的是,他耗尽大半生研究的资料事实上并没有对阻隔层的发现起到任何作用,因为他的徒弟也死于非命,他的传承早就断了。
更可悲的是,那个诗人恐怕是看到了他的资料才作出了那首诗篇。文人的坏习惯就是喜欢将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浪漫化处理。若是他本人得知自己对天空的探索不仅没有得到传承,自己还成了放弃探索天空的象征之一,恐怕会气得从棺材里爬起来吧。
城市轰鸣前进,文明欣欣向荣,“星星”的含义却从探寻未知的象征变为了愚昧的花环,这也是历史的趣味之处。
亘古不变
以下为霍尔海雅讲述的第三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她出自占星世家,这个家族的宿命,就是找到一颗存在于故事中的星星。她自幼也被灌输了这样的使命,她逐渐相信,找到这颗星星就是自己人生的全部意义。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了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指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但正因为前所未有,才有探索的价值。她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并且,随着她的深入,她愈发相信,她想要的答案一定就在终点。家族数百年的愿望,终于能在她这一代实现,她很高兴。
但是,就在她快要找到这颗星星时,有一个人告诉她,她寻找的这颗星星毫无意义。
女孩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挑衅,然而,那个人的语气却是如此地理所当然,仿佛那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而她知道,那个人也在寻找自己的星星。
“她无非是想说自己在追逐的星星比自己的更耀眼吧。”
女孩想要报复那个人的傲慢,她想要趁那个人不注意毁掉她的星星。
但是,当她费尽心思最后找到那个人的星星时,她发现,那颗星星已经快要黯淡无光了。
即使如此,她依然能感受到,这颗星星在过去是多么耀眼。女孩意识到,自己追求的那颗星星,即使真实存在,也绝对不会比这颗星星更加闪耀。
而即使是这样的星星,最终依然失去了光辉。在女孩的心中,她一直追寻的那颗星星,在这一瞬间也失去了光辉。
在一切的信仰破灭,一切的寄托都随着冬夜的冷风飘散之后,星星前所未有地清晰地呈现于大地面前,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星星就只是星星。
永恒的意义
在
萨尔贡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国王,受到自己子民的爱戴,等到他年老之时,却终日愁容满面,无法平静。
他尽心治理着自己的城市,却发现这座城市最终不会有一样东西留下他的痕迹,雕像会崩塌,传记会褪色,人们也实在太擅长遗忘。他在生命的最后迫切希望有一件东西,可以真正象征他的一生,流传百世。
于是,他找来他的爱人,希望可以和她一起寻到这件宝物。他们遍历大地,找到过无尽的黄金,返老还童的衣衫,随意改变种族的魔镜,劈开山峦的宝剑,通往秘境的宝图。这一切都不是国王想要的,这些东西都太具体,承载的欲望都太强烈,老国王不认为这能代表自己的一生。
王后也因此郁郁寡欢,在夜晚向星星祈祷爱人能如愿以偿。最终,在她虔诚的祈祷下,一颗星星来到了人间。
那一夜,全城的人似乎都听见了王后喃喃的祷告,以及涟涟泪水洇进黄沙的声响,王后最终昏倒在了宫殿的高台上。王后的虔诚感动了星星,一颗星星穿透浩瀚的天空,来到了老国王的面前。
老国王被无限的光芒淹没,他看见了自己毕生不曾看到,也不曾想象过的景象。
第二天早上,王后醒来,只看见被砸出一个大洞的宫殿,和死去多时的老国王。他已经僵硬的嘴角还挂着微笑。
“星星实现了她的愿望,星星带走了她的爱人。”
夕娥奔月
在
炎国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的主角夕娥原本同她的丈夫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的丈夫失踪了。夕娥到处寻求丈夫的踪迹,但所有人都不知道她的丈夫去了哪里。于是无助的她只能回到家中,在丈夫亲手栽种的柳树下掩面哭泣。
村里一位有智慧的长者见夕娥天天以泪洗面,便为她出了个点子。老人说:“孩子啊,你生得一双锐眼,能见千里远的事物。既然如此,为何不去那西边的高山上呢。只有在那里,你才能眺望大地;也只有在那里,你能有机会寻回你的丈夫。”
夕娥觉得老者说的有道理,就辞别乡民,前往大地尽头的高山了。这最高的山呀,炎国人称之为天岳,意为“如天空般高耸的山”,炎国没有比它更高的山了。
夕娥历经苦难登上山峰,得以遍览整片大地,但看了三天三夜,看得眼睛通红,却仍没见到丈夫的踪迹。数年的辛劳没有成果,夕娥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泪水顺着山脉流下,落在地上成了江河。
奔腾的泪水惊扰了山间的众神,对于突然出现的河水,他们觉得十分惊奇。在见到江水的源头后,他们更是觉得讶异。于是,众神推举为首的天岳之神前去与女子攀谈。善良的神灵了解夕娥的故事,也对她抱有同情,于是天岳之神对她说:
“天岳虽高,不及双月;升天奔月,可寻汝夫。”
夕娥接受了山神的建议,并向他寻求帮助。众神们商讨之后,教给了夕娥一个方法。
一天夜晚,乡民们如往常那样作息。突然,西边的高山上升起一道炽热的轨迹冲向月亮。这轨迹越来越亮,越来越亮,有那么一刻,甚至盖过了月亮的光辉。最后,这道轨迹落在月亮上,巨大又灿烂的光芒开始闪烁,夜空变得明亮,连星星也因这光芒变得忽隐忽现。
人们见到这番景象,都十分惊恐,以为是灾难将要降临。然而长者想起夕娥的事,便对大家说,这是夕娥找到了丈夫的踪迹,大家不应害怕,反而要为此庆贺。大家觉得长者说的有道理,于是纷纷从家中拿出酒食,来为夕娥的离去庆贺。每一年,大家都会带着食物聚在一起吃喝,并把夕娥喜欢吃的东西放在贡台上。没有一年例外。时间一长,就变成了当地的传统节日。
由于夕娥走后,江水还是从天岳上奔腾而下,当地人就用她的名字来命名这条江水,称它为夕江。后来,小村慢慢发展成城市,城市的边沿靠在了夕江边上,于是这座城,就自然被称作夕城了。
嵯峨在夕画中的天岳见到了夕娥奔月之景象,久久不能忘怀。真有狂人靠一己之力,想从天空那里夺回挚爱,如此痴癫,却反倒不让人惋惜。
缪尔赛思在特里蒙晚间电波秀的采访中再一次提及了这个故事,也许这只是一场浪漫的杜撰,但夕娥的确是有明文记载超越天空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