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春调是江浙一带常见的民歌品种之一。唱春,
顾名思义,即在贺新春时进行的演唱,旧时一般发生在春节农闲时,唱春艺人为了索取赏钱,唱词多是吉利话,每到一村,总是挨门换户地唱过去,唱到人家酬以赏钱,便另换人家。
常州唱春,起先有二人演唱(双档),后多为一人演唱(单档),身背搭裢(称乾坤袋、龙袋),一手持春锣(二斤重,寓意南北二京),一手持绘有龙凤图案的敲板(或无图案的素色板,板长13寸,寓意13省),从乡村到城镇,串街走村、挨户演唱。
主要曲目有:“孟姜女调(春调)”、“哭七七调”、“梳妆台调”、“手扶栏杆调”、“
紫竹调”、“码头调”、“鲜花调”、“无锡景调”、“五更调”、“小板艄调”、“六花六节调”、“闹五更调”、“
银纽丝调”、“满江红调”、“湘江浪调”、“九连环调”、“四方调”、“吴江调”、“八段锦调”、“麻城调”、“泗州调”等。每种小调都有一个基本轮廓,在和新的唱词结合时,根据词意和情绪再作变化。《春调》即“孟姜女调”,是宁波一带传播最广的一种调名,这首《春调》的主要特征是腔幅宽大,行腔舒展,旋律装饰性很强,乐句规整、均匀、对称。结音基本遵循“四句头”的结构逻辑,但与常见的“孟姜女”调有较大的差异。首先,它的旋律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几乎每一个字、词都有拖腔,给人以流丽委婉之感。其次,它多处使用了“Sol(5)—Do(1)”、“Do(1)—Sol(5)”两个下行五、四度音调,构成调式主音与下五度音之间十分紧密的链环式进行,而这个音型恰恰是江南民歌音调个性和风格的集中体现。春调以十二月花名调为代表,在节奏上更加欢快和热烈,给人以一种喜庆的气氛。早在光绪年间,上海百代公司就为
唱春调灌过唱片。1925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明确指出:“
唱春调,我们知是江苏
常州的出产。”
在
常州民间,关于唱春的起源,有这样一种传说:明武宗时,一次他带领几名亲随乔装改扮,外出暗察民情,至一山区,不幸遇上盗贼,银钱被劫,失去盘缠,被困路上,回不得京城。这时,随行大臣中有一位冯阁老,自告奋勇,手提小锣,沿途卖唱,来解决皇上一行人的生活经费。这便是民间传下来的冯阁老唱官春的故事。
常州地方民间歌谣也有“冯阁老纳帖送官春,常州唱到紫禁城,一直唱到午朝门”的说法。
常州唱春,汲取了常州山歌和小调之精华,其曲调旧称“常州调”,俗称“春调”,是在常州地区流传较广的民间文艺活动之一。起源于明代正德年间,至清代,与
常州道情、滩簧等民间艺术一起风行于世,尤其在
江、
浙、
沪“吴语地区”相当流行。
常州唱春与民间故事相结合,以传说故事为内容,特别是当它与孟姜女故事相结合以后,使唱春以孟姜女故事为内容连带着它哀婉动人的曲调传遍了江南,也流传于全国各地。
唱春调《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亦被人称为《孟姜女调》),至少已经成了十六个剧种、二十个曲种、十四个歌舞乐种的基本唱腔与主要曲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1984年5月开始向全国公开征集《孟姜女资料》,属于“唱春”类腔调的竟占全部的72.28%,在中国民间文艺史上,乃至世界民间文艺史上,都是罕见的。
唱春,是流传在
常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文艺活动。旧时新春期间,便有唱春艺人走村串巷,挨家挨户地上门唱春。他们一手提黄铜春锣,一手持红木春板,蹁着阔步,七字一句,四句一段,声调清朗,挨门挨户地唱过去。有时也有两人搭档,轻锣小鼓合唱。他们站在人家门口,见人唱人,见物唱物,所唱都是吉利和颂扬的话语,直唱到主家开颜,酬以糕团和零钱为止,另换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