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军区
刘邓大军的故乡
晋冀鲁豫军区是1945年8月20日成立的军区,下辖豫皖苏军区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冀南军区冀鲁豫军区,军区驻河北省涉县,后迁至邯郸市
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在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领导下,于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边界地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坚持抗战。
1945年8月20日,中央根据情况决定正式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任副司令员,薄一波任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王新亭任政治部副主任,周文龙任后勤部部长。下辖冀南军区、冀鲁豫军区、太行军区、太岳军区4个军区,根据地达到18万余平方千米,拥有105座县城,2400万人口,部队发展到近30万人,民兵近40万人。
此时,晋冀鲁豫军区所属军区的主要领导人是:冀南军区司令员杜义德,政治委员李菁玉;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王秉璋,政治委员张玺;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政治委员李雪峰;太岳军区司令员由王新亭兼任,政治委员王鹤峰。在此期间,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对战区内不向中国人民军队投降的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作战。以冀鲁豫、冀南和太行军区部队各一部肃清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新乡以北地区的日伪军;以太行、太岳军区部队另一部扫清道清铁路(道口―今博爱)沿线的日伪军;以冀鲁豫、冀南军区部队一部扫清德石铁路(德州―石家庄)沿线及鲁西地区的日伪军。至10月上旬,收复滑县、焦作、邢台、邯郸、齐河、菏泽、衡水等49座县城。把太行、太岳与冀南、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了一片。
1945年9月初,晋冀鲁豫军区以冀南、太行、太岳军区部队主力分别编成纵队,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主力部队在地方部队配合下举行上党战役,歼灭进攻晋东南解放区的国民党军第二战区部队3.5万余人,巩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10月7日,又将冀鲁豫军区部队和冀南、太行、太岳纵队依次编成军区野战军第1、第2、第3、第4纵队。
10月24日~11月2日举行邯郸战役,歼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其中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率近万人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民主建国军,高树勋任总司令,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
11月上旬,第1纵队奉命进军东北,后因形势变化,留在晋察冀解放区列入晋察冀军区序列(1946年12月归建)。中旬,晋冀鲁豫军区以太行和冀鲁豫军区基干武装依次编成军区野战军第6、第7纵队。随后,又以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为基础,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刘伯承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至1945年底,晋冀鲁豫军区共有野战军8万余人,地方部队23万余人。
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公布双方达成的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颁布停战令。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展开大练兵运动。5月,国民党军第38军副军长孔从洲率所部第55师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起义。9月,与1945年7月起义的该军第17师合编成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归晋冀鲁豫军区建制。
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晋冀鲁豫军区组织野战军指挥部,刘伯承、邓小平等兼任野战军领导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军区工作由滕代远、王宏坤、薄一波负责。此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军区部队接连举行闻夏、同蒲、陇海路、定陶、临浮、巨野、鄄城、吕梁、滑县、巨金鱼等战役;同时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扩充武装,保卫解放区。到1947年2月,包括由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等为基础组建豫皖苏军区张国华任司令员,吴芝圃任政治委员)在内,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共有10个独立旅,45个基干团,117个县大队。民兵发展到80余万人。
1947年3月下旬至5月,为支援陕北、华东人民解放军挫败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豫北攻势和晋南攻势。太行、冀南军区主力和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参加了豫北攻势,太岳军区主力参加了晋南攻势。在此期间,徐向前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王世英任副参谋长,宋任穷任政治部副主任。6月底,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举行鲁西南战役后转入外线作战。
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越过陇海路挺进大别山,开始经略中原。8月上旬晋冀鲁豫军区将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主力及转战到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原军区突围部队主力编成第8、第9、第10、第11、第12纵队,连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统归晋冀鲁豫野战军建制。同时,以第4、第9纵队和第38军、第8纵队第22旅组成陈(赓)谢(富治)集团进军豫西。12月,军区部队参加运城战役。
1948年2~3月,晋冀鲁豫军区以太行军区部队组成第13纵队,以冀南军区部队组成第14纵队。随后举行临汾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5万余人。与此同时,军区各部队利用战斗间隙进行新式整军和练兵,提高了军政素质。
1948年5月,根据中央决定,晋冀鲁豫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所辖冀鲁豫、太行、太岳、冀南军区和第8、第13、第14纵队列入华北军区建制,豫皖苏军区调归中原军区建制,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与晋察冀军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合并组成华北军区军事政治大学。
军政机构
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王秉璋,政委张玺,副司令员刘志远,副政委赵健民、潘复生,参谋长潘焱,政治部主任王幼平。下辖第一、二、三、四、五、六军分区。
冀南军区,司令员杜义德,政委李菁玉,副司令员王光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副政委马国瑞,参谋长陈明义,下辖第七、八、九、十、十一军分区和独立四旅。
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政委李雪峰,副司令员黄新友赵辉楼,副政委黄镇,参谋长何正文,政治部主任袁子钦,下辖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军分区。
太岳军区,司令员王新亭,政委王鹤峰,副司令员孙定国,副政委裴孟飞,参谋长邓仕俊,政治部主任桂绍彬,下辖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军分区和一个独立旅。
相关景点
将军岭
将军岭位于司令部旧址西北角百米处,1986年以后,刘伯承黄镇徐向前李达王新亭袁子钦
邓小平故居
邓小平故居,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当年曾被称为129师家属院,邓小平的大女儿邓林、二女儿邓楠在这里出生。南房5间为129师司令部作战处。七十年代被村民拆除,伙房仅剩断壁,两遗址2000年被重新修复。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
门前是刘华清题写的“刘邓旧居”匾额,中院是首长住宿处兼办公室。南屋是刘、邓首长的旧居。东屋为二层楼房,是李雪峰的宿舍和办公室,上院是司令部作战室,为机关办公地,院东南角有一防空洞。后院的刘伯承、邓小平、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的宿办室,当年曾被称为129师家属院,邓小平的大女儿邓琳和二女儿邓楠就出生在这里。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陵园路中段,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1946年3月奠基,1950年10月落成。陵园占地320亩,分南北两院,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在此安葬着副参谋长左权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我国金融事业奠基者)、《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冀南银行第二任行长赖勤及其夫人、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朝鲜义勇军领导人陈光华和石鼎、抗日英雄范筑先等烈士。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从1937年冬开始创建,到1948年8月与晋察冀边区合并,有着11年光辉战斗的历史。
129师司令部旧址
刘邓大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由下、下、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农家四合院和一个防空洞组成,现存有司令部会议室、军政办公室、作战处办公室及刘伯承、邓小平、李达李雪峰赖若愚等师首长的宿办室和警卫室、伙房等旧居及原物陈列。下院有当年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亲手栽种的丁香和紫荆树。1996年11月,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司令部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秣坡村
1938年成立民权县第一个党支部进行抗日游击战争。
朝鲜义勇军纪念馆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是我国第一座安葬中韩抗日烈士的墓园。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持兴建的“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在涉县石门村莲花山落成,并举行了左权将军诸烈士公葬大会。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李大章、八路军副参谋长腾代远、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朝鲜义勇军代表崔昌益及太行各界代表人士五千余人出席公葬大会。大会通过决议:电慰中韩抗日死难者家属。1982年,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韩建交以来,前来祭拜的韩国游客不断增多。石正烈士的家乡――韩国密阳也经常组织团队前来开展“朝鲜义勇军太行山抗日遗迹寻访”活动。来自韩国的游客已占邯郸海外游客的一半以上。全面记述了中韩抗日烈士并肩作战,共同抗敌的光辉历史。它的建成,将成为太行山红色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朝鲜义勇军总部旧址
朝鲜义勇军总部旧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五指山附近,由朝鲜义勇军纪念馆和朝鲜义勇军总部旧址组成。
1942年七月,朝鲜义勇军司令武廷率领朝鲜义勇军进入河北省涉县南庄村的五指山附近,义勇军司令部选在群众王书文家中,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生活中,朝鲜义勇军在当地创办太行纺织厂、朝鲜义勇军医院(又名朝鲜大众医院)、“31”商店、义勇军照相馆等。
参考资料
晋冀鲁豫军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4 17:2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