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晏,汉语二级字,读作晏(yàn),部首为日,总笔画数为10笔,其本意为晴朗。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唐韵》乌㵎切《集韵》《韵会》《正韵》於谏切,𠀤音曣。《说文》天淸也。《小尔雅》晏明阳也。《前汉·郊祀志》中山晏温。《注》如淳曰:三辅谓日出淸济为晏。
又《扬雄传》於是天淸日晏。《注》师古曰:晏,无云也。
又《玉篇》晚也。《仪礼·士相见礼》问日之早晏。《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桑野,是谓晏食。《屈原·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
又和也。《诗·衞风》言笑晏晏。《传》和柔也。
又鲜盛也。《诗·郑风》羔裘晏兮。《传》晏,鲜盛貌。
又《礼·月令》百官静,事毋𠛬,以定晏隂之所成。《注》晏,安也。
又《尔雅·释诂》晏晏,忒也。
又姓。《史记·管晏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又《广韵》乌旰切《集韵》於旰切,𠀤音按。义同。
粤语:晏(an)昼,下午的意思。食晏(an),吃午饭
方言汇集
赣语 -an4
客家话 [东莞腔] ngan5 [客语拼音字汇] an4 ngan1 yan4 [海陆腔] on5 [梅县腔] on5 [台湾四县腔] on5 [客英字典] on5 [宝安腔] jen5 an5
◎粤语 aan3 ngaan3
◎韩语 AN 안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千篇国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4 17:54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