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所诞生的》是
苏联作家亚历山大·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该小说于1996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
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酿酒工人,母亲给人家做饭洗衣。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念过三年书,十岁左右就到附近车站
小食堂做工,还当过发电厂的助理司炉。但奥斯特洛夫斯基十分好学,在繁重的
体力劳动之余,还贪婪地阅读各种进步文学作品,自修了小学的全部课程。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卫
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1920年8月,他因为在战斗中负伤,转业到
生产部门工作,不久,在与洪水搏斗中,得了
伤寒和
风湿病。1927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但他未因此退出战斗生活,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开始文学创作。
到1927年,
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
暴风雨的儿女》)。不幸的是,唯一的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于工人家庭。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做工。1919年,加入苏俄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同白匪作战。1923-1924年担任共青团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因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毅力写了长篇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根据亲身经历,描写
苏联青年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的经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早在1942年就译成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成为中国青年的学习榜样。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病逝。(那时《
暴风雨的儿女》才写了第一章,书稿还在
印刷厂排字)现实生活的苦难与沉重,书中人物的坚毅与光辉,使这个男孩懂事、早熟。他曾帮助
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张贴传单、刺探情报。十五岁时,他走在街上,突然发现地下革命委员会的一位成员被一名全副武装的匪兵押着迎面过来。他不顾一切,猛地朝匪兵扑去。革命者意外获救,他却因此被捕。这个少年受到严刑拷打,但不吐露片言只字,硬是挺了过来。
红军和起义者击溃了匪军。同年七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参加共青团;八月,志愿加入红军,随部队上前线,经受战争烈火的考验。他当骑兵,当侦察员,转战各地。这个年轻人,不仅跃马挥刀,作战英勇,得到书面嘉奖,而且善于激励战友,显示出宣传鼓动的才能。次年八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腹部和头部受重伤,在
野战医院的病床上度过了经常处于昏迷状态的两个月。出院后,右眼只保留了五分之二的视力,于是转业来到地方。
他参加过肃反委员会的工作,在铁路总厂担任电工助理,并被选为
团支部书记,同时进
电工技校学习。十七岁时,带头参加修建一条
铁路支线的艰巨工作。在铁路工地上,不少人被恶劣的条件、疾病和
匪帮的偷袭夺去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咬紧牙关,拼命干活。但在即将竣工时,他双膝红肿.步履艰难,并且感染了伤寒,昏迷不醒,被送回老家。在母亲悉心照料下,他才勉强活了过来。重返工厂后,他一边劳动,一边在技校学习。伤病之身,经不起过度的辛劳,健康状况越来越糟,他被送进
疗养院进行医疗。病情稍有好转,又返回
基辅,并和许多
共青团员一起,在没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抢救木材。他再次病倒了。十八岁时,医疗鉴定委员会为他签发了一等残废证明。
他藏起证明,要求安排工作。这以后,当过团区委书记、全民军训营政委、地区团委委员、团省委
候补委员。二十岁入党,并一度担任团
省委书记。不幸的是,他又遇上一场
车祸,右膝受伤,引发了痼疾,
关节红肿胀痛,活动困难,才二十三岁,他就瘫痪了,而且双目逐渐失去视力。
从此,他往返于各地医院,进行治疗不见好转。二十六岁,接受第九次手术,刀口缝合后,竟有一个棉球留在体内。虚弱的病人,如果再次施以
麻醉,只怕会损伤心脏,危及生命。他主动提出不用麻醉,切开刀口,取出棉球。
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但术后高烧,八天不退。这以后,他断然拒绝任何手术,说:“我已经为科学献出了一部分鲜血,剩下的,让我留着干点别的事吧。”
在各地的医院和疗养院,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在治病间隙,利用仅剩的视力,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著作,其中包括
普希金、
托尔斯泰、
契诃夫、
高尔基、肖洛霍夫、巴尔扎克、雨果、
左拉、德莱塞等作家的作品。他参加
函授大学的学习,同时写出一部反映战斗生活的中篇小说。可惜小说唯一的手稿在外地战友阅后寄回途中丢失了。
二十六岁,他着手创作长篇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十七岁完成第一部,次年得到发表和出版;三十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问世;三十一岁荣获
列宁勋章;三十二岁,也就是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完成了另一部长篇《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章)的校订工作。八天后,即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就与世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