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建武
最美奋斗者,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曲建武,男,汉族,1957年7月生,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现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会顾问,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延边大学兼职教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
人物经历
1957年7月出生,是辽宁大连人。
1982年,曲建武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辽宁师范大学学生辅导员。
1998年,曲建武被提拔为辽宁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4年底,曲建武调任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后兼任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
2013年,曲建武辞去领导职务回归高校。成为学生身边的一名普通辅导员。同年9月,他到大连海事大学,担任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2013级辅导员。
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成立2021—2025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曲建武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任咨询委员会委员。
担任职务
政治职务
曲建武曾任辽宁省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正厅级巡视员。
社会职务
曲建武现任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常务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新疆少数民族、西藏学生辅导员。
2021年12月,曲建武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任咨询委员会委员。
曲建武曾任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2013级辅导员,兼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会顾问。
人物事迹
教师情结
2013年,55岁的曲建武辞去正厅级职务,成为大连海事大学的辅导员。他预见到辞职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理解。他提到,自己1983年家访过的学生,至今已有30多年,部分学生家长仍与他保持联系。
1982年,曲建武从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他回忆了一个家访经历,学生家境贫寒,学生的母亲为了保暖,过度添加了柴火,导致他整夜无法入睡。
曲建武认为家访是老师和家长相互教育和感动的过程。他走访了许多偏远地区,参与了放羊、挑花泥等农活,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朴素感谢。
曲建武的职业生涯始于辅导员,随后担任过多个与学生工作相关的职务,直至正厅级干部,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尽管有人可能对他的辞职感到惋惜,认为他放弃了行政级别,但曲建武表示,辞职让他有机会弥补完整带一届学生的遗憾。
关爱学生
教学方面,曲建武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三十多年培养的学生有的已经成为省部级领导、博士生导师、大学校长、许多工作岗位上的骨干。作为导师,已培养博士生32人,在学博士生18人;曲建武坚持为本科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教学成果“‘将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全过程’立体化教学模式”获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推送参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该教学成果在教学实际应用中取得优异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实现了教和学的一致性,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了从认同到践行的转化,使学生真正做到把个人价值实现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三中全会的政治局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宣传推出南仁东、曲建武、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等时代楷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材第三章51页中,明确写道:“爱生如子、甘做学生成长引路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曲建武……这些代表着当代中国精神高峰的时代楷模,在各自的岗位上心怀大我、至诚报国,书写了当代中国最美的时代华章。”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曲建武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曲建武特别关注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如小兴,他通过深入交流,支持小兴的职业选择,并资助其家庭修缮房屋。多年来,他个人出资和筹集资金近20余万元,资助了众多贫困或生病的学生,包括不少孤儿。其中,小吴在曲建武的帮助下成长为一名高校辅导员。
曲建武还非常关心少数民族学生,时常询问他们的学习状况,解决生活难题,并帮助他们融入集体。他庆祝维吾尔族学生的节日,赠送冬衣,对藏族学生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曲建武还倡导建立中队爱心基金,自己出资一万元作为基金启动经费,解决困难学生回家的路费和学费。有学生病了,他开车送学生到医院。一名学生的母亲患了癌症,他给了一万元钱,并在假期去看望这个学生的家长。在他的日记本中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名学生的生日,每当有学生过生日的时候,他都会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送上四五百字的生日祝福。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曲建武通过手机发给学生的微信、短信有100多万字。
曲建武每年亲自到学生家中走访,30多年来走遍全国,只要有学生的地方,他都会前往。他曾对辽宁省孤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完成了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并成功推动了免除辽宁省孤儿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的政策。
主要贡献
科研成就
科研论文
学术著作
主要活动
2019年,曲建武捐出全国“教学名师”奖金和书稿费,成立励志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孤儿大学生以及遇到困难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
2021年9月17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摄制的我国首部高校辅导员题材主旋律电影《守望青春》在全国上映。10月8日,《守望青春》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举行放映活动,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曲建武、演员林永健、导演王野等主创团队与师生们进行了交流互动。
2023年10月20日,昆明理工大学举办第三期辅导员“明德讲坛”,曲建武应邀作题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专题讲座。
所获荣誉
个人荣誉
著作获奖
人物生活
“老师知道这对你们来说‘微不足道’,更不是你们的所求,此举旨在告诉同学们,为祖国服务的人,祖国不会忘记;那些关心祖国的人,必会得到关心。”
“我打心眼里觉得天底下最好的职业就是老师,尤其是做一名辅导员,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看着学生们一天天成长,那是一种幸福。”
“当辅导员是我的看家本领,我愿意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里那么多的学问要研究,辅导员育人是尤其高深的学问。假如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做一名辅导员。”
“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学生工作,我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片原野上划上我人生的句号!”
“一生即便一无所有,有了学生便有了一切!”
“自己选择当一名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就是最接近幸福的人!”
人物评价
曲建武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以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思政工作的坚守、对青年学生的关心,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园丁赞歌。(求是网 评)
在三尺讲台,他慷慨激昂;面对学生,他睿智真诚。他是可以说心里话的“爸爸老师”,他的“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让人看到了“师者”的力量,传道、授业、解惑,他默默跋涉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把一份矢志不渝的坚守,写在了大爱无声中。(北京师范大学 评)
他(曲建武)把教书做职业,把育人做追求,把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和心爱的学生。(中共中央宣传部 评)
37年来,他(曲建武)以服务学生为根本,把教书当作职业,把育人奉为追求,把全部身心奉献给了给了教育事业和心爱的学生。他信念坚定、牢记宗旨,辞官从教,扎根一线,敬业进取、教书育人,待生如子、无私奉献,唱响了新时代园丁赞歌,展示了新时代教师风采。(辽宁文明网 评)
人物影响
人物书籍
时代楷模·2017——曲建武》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著的通俗政治理论读物,首版时间是2018年02月01日。本书收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评论、视频节目,通过图文并茂、链接网络媒体的方式,多侧面地呈现了曲建武的崇高形象。
设立基金
2019年海大110周年校庆期间,曲建武用自己获得的50万元奖金,设立了一项宗旨为“你为祖国服务,我为你服务”的励志基金,奖励那些表现优异的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
艺术形象
电影《守望青春》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以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曲建武为原型,聚焦高校辅导员这一平凡而伟大的群体,讲述他们为学生成长成才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给予的关爱引领,是一部歌颂教师、致敬思政工作者的优秀作品。影片由青年导演王野执导,著名演员林永健主演,巩汉林友情出演。
2021年9月9日,电影《守望青春》在大连海事大学举行了首映活动。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8 11:5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