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碑
隶书书法碑刻
《曹真碑》是刊刻于曹魏时期的一方碑刻,又称“曹真残碑”“曹真祠堂断碑”“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曹真断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碑刻内容
碑阳
……之后,陈氏有齐国。当愍王时,伐宋,并其……┘……为基,长以清慎为限。交以亲仁为上,仕以忠勤……┘……骑矢石,间豫侍坐,公子将龢同生,使少长有〔序〕。……┘……公使持节、镇西将军,遂牧我州,张掖张进……┘……羌胡诳之〔妖道〕,〔公〕张罗设穽陷之坑。网……┘……公不能。于是征公,拜上军大将军,拥……┘……毂,节钺如故。┘……〔蜀□诸葛亮称兵上邽〕。〔公拜〕大将军,授……┘……援于□。公斩其造意,显有忠义,原有胁……┘……约,立化柔嘉,百姓恃戴,奉卬阳春……┘……冬霜于陆议,奋雷霆于朱然。□□□于……┘……绩,家有注记。岂我末臣所能备载?……┘……侯,如何勿旌。一命而俯,宋孔之敬。……┘……从俗。以柱灋不恣,世以违宪。𥦀……┘……嗟悼,群寮哀酸。䝵赗之赠,礼……┘……兾令赵护、大尉掾严武,雝州……┘……登华岱,鑚玄石,示后嗣。……┘……为周辅。东平峨峨。作汉……┘……毛杖钺,牧我陕西。威同霜……┘……立碑作颂,万载不刊。……┘
碑阴
(说明:□,表示一个无法确认的字;……,表示若干个无法确认的字;〔〕,表示补字;加粗,表示碑作异体;┘,表示分行。)
创作背景
《曹真碑》是陕西人为纪念曹真主管雍州(今陕西中西部)政务时的德政而刻立的碑石。曹真逝于曹魏太和五年(231年),碑当在其后所立,约立于曹魏青龙三、四年(235年-236年)间。
艺术鉴赏
风格
风格上,《曹真碑》是一件恪守典范规章的应制作品,上承《西岳华山庙碑》《夏承碑》之书风,下开《天发神谶碑》之机抒,已摆脱汉隶古拙多变的风气,进而追求艳丽、妩媚之态,并形成了极为规矩的用笔结字方法。
技法
技法上,《曹真碑》形为隶书,但其结体与用笔已向楷书有意识地变异。其用笔严谨中有灵动,尤波磔清秀自然,有的近楷书,如“限”字、“交”字、“使”字的捺脚。横画多平正,中竖挺直,左右部竖画多曲斜,力求活泼,如“清”字、“闻”字、“慎”字、“西”字等。点笔常出锋,见楷书端倪。转折处多有退折,与弯竖配合极妙。其结体均匀规整,字形扁方,部首中杂以圆形结构,如“公”字、“坐”字等,略有跳跃,但能协调。其章法规整,以横竖细线相框,使全篇布局极为匀称。
作品评价
清代金石学家莫友芝:汉碑至《夏承》,上引篆籀,下通隶楷,书家精能,至斯极矣。魏《曹真》一石乃遥与助其波澜。虽雄厚少逊,而后来引篆籀,美隶楷名家殆未有不自兹出者。(《中国书法篆刻鉴赏辞典》)
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分法与《王基碑》同,乃知唐人有所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二·魏·大将军曹真残碑》)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惟《樊敏碑》在熹平时,体格甚高,有《郙阁》意。《魏元杰》《曹真》亦然,真可贵异也。(《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
历史传承
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曹真碑》出土于陕西西安城外。碑出土后不久,碑阳第五行“妖道公”三字、第八行“蜀贼诸葛亮称兵上邦公拜”十字、第九行“贼”字、第十一行“屠蜀贼”三字以及“屠”字上半个“然”字均被凿去。吴公望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为碑拓本作跋称:“其寓京师十余载,所见数十本《曹真残碑》,唯此本文字最完整,其他均是被凿过的拓本。”据此推断,碑上文字的凿损在清代咸丰三年(1853年)左右。清代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碑被运至北京,先归端方收藏,后归周季木(周进)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版本信息
《曹真碑》的拓本主要有3种:
①清道光年初拓本。碑阳第八行“邽”字左旁“圭”字完好无损。碑阴第一列第二十行“尉”字右旁未大损,第二十一行“将”字左上半未损,第二十二行“督”字上半未损;第二列第五行末“缵”字下部未损。
②清道光末年至同治初年间拓本。碑阳第八行“贼”字未损,“邽”字完好。碑阴第一列第二十行“尉”字、第二十一行“将”字、第二十二行“督”、第二列第五行末“缵”字等稍损。
③清末民初拓本。文字损泐较多。
参考资料
曹真碑.故宫博物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7 20:25
目录
概述
碑刻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