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道云
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原党委书记、局长
曹道云,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民政系统第三届“孺子牛”金奖和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多年的民政工作中,他的为民服务的创新意识体现了一种为民的情怀,一种时代的精神,一种理想的力量。
人物介绍
曹道云,中共党员,担任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局长期间,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奉献精神,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主旨,努力做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感情的贴心人、呼声的代言人、权益的维护人,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破解了一道道工作的难题,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和创新,赢得了工作对象和民政干部职工的普遍赞誉。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民政系统第三届“孺子牛”金奖和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担任职务
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先进事迹
“我是一名公务员,把老百姓捧在手上,把老百姓举过头顶是我的信念,是我的承诺。”曹道云坚守这种信念与承诺,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政事业默默奉献。曹道云为实现诺言,在全区率先提出了“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应业尽业”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救助与就业双向联动机制,使8000多名申请低保但有劳动能力的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他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的思路。在全区建立了18个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和13家社区慈善超市,并帮助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经常性捐助接收点和慈善爱心屋。慈善帮困达到了10万余人次,募集善款2260万元。
曹道云率先探索建立了“政府购买式”、“家庭自助式”、“邻里互助式”、“功能输出式”等多种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建立了“十分钟为老服务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乐、助托”等服务,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实施独居老人“守望工程”,为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服务。率先开展“扶手工程”,解决老年人上下楼梯难问题。他还率先在公务员中建立以“助困、助老、助残、助医、助学”为主要内容的义工服务队伍,并实行公务员义工服务“一册通”,即公务员凭义工服务手册可以到本区57个义工服务点进行义工服务。义工服务手册被老百姓称为“群众满意记录册”。
曹道云推出了“医疗拥军”措施,方便部队官兵就近看病,解决了军人子女读书难和军嫂安置难的问题。他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婚姻家庭健康咨询室”,免费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前体检、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还建立了“离婚劝和”机制,接受劝和咨询的当事人,劝和率达到52%。在为民政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中,他在机关干部中实施了“五心工程”,即对最可爱的人要热心,对最困难的人要关心,对老年人要孝心,对年青人要育心,对民间组织的法人要诚心,提出了全面建设“百姓民政”的目标。2004年普陀区民政局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普陀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勤恳为民
曹道云早年下过乡,回城后常年在基层工作。2001年,他从普陀区长征镇党委书记岗位调任区民政局局长。
曹道云上任之初,有个老人带着患重病而无钱医治的孙子找到民政局,一进门就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在这个岗位上,看到那么多群众生活那么辛苦,讲心里话,有时确实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资源分配相对较少的民政部门,如何承担起困难群体的“托底”重任?曹道云殚精竭虑。
农村插队10年,从基层走上领导岗位的曹道云,对群众一直怀有深厚感情。担任民政局长后,更接触了许多困难群众。曹道云说,“民政”就是为民行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民”是宗旨,“政”为“民”服务。我所担任的民政工作连着两头,一头要让党和政府放心,一头要让老百姓高兴。
普陀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如何为社区老人架起关爱桥梁?2004年,曹道云创造性地提出“政府指导推动、老龄社团运作、社会各方参与、家庭子女关爱、独居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通过一封给独居老人的告知信,一张填有独居老人三位联系人的表格,一份印有应急求助24小时热线的爱心卡,一个随时可点击的独居老人数据库,10家设有义务门诊医院的生命绿色通道,以及全区与独居老人结成对子的志愿者,为独居老人编织起一张无微不至的关爱网。就近洗个热水澡、午饭吃得香喷喷、寂寞了有志愿者来陪伴聊天……一系列举措让更多老人得了便利。
2002年起,曹道云与福利院5位孤老结对。在普陀区福利院,曹道云和5个孤老结对。工作再忙,每个月他都要去几趟福利院。天冷了,给孤老挑选合身保暖的内衣;天热了,为他们送上饮料、毛巾;过年了,包上小红包送给老人。今年春节,老人们疑惑了:曹道云孝敬的红包怎么从往年的50元变成了500元?
有一位和曹道云结对的孤老叫封如琴,由于受过太多的委屈和挫折,进福利院以前,一直对社会抱有抵触。在曹道云结对帮助下,老人被温暖了,慢慢改变了对社会的看法。老人临终,曹道云又来看她,她念叨说:“我没有对社会做过啥贡献,但你们一直这样关心我,我把遗体捐献出来,也算是回报党和政府的关心吧!”
家住长风街道的刘帅患有肾功能衰竭。30万元的治疗费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犹如一座大山。曹道云闻讯,立即携有关人士赶往刘帅家里探望。面对破败的居室,面对刘帅浮肿的脸,曹道云心情很沉重。
“为百姓办事,要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心情!”曹道云当即争取了1万元医疗补助,并为刘帅办理了低保和粮油帮困。经过多方协调,社会、学校和慈善基金会等援手,筹够了手术费,把刘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
创新工作
面对群众的困难,曹道云一直在思索:“帮困不能只帮一时,更应建立一个社会帮困长效机制,从帮一个人转向帮一批人。做好民政工作,不光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政策,更要创新!”
曹道云和同事们开展多次调研,形成“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慈善事业新思路。
最早出现在曹杨街道的“衣被银行”,成为帮困平台和“爱心中转站”:市民可以到这里捐款捐物;困难群众也可以来领取衣被和生活必需品,暂解燃眉之急。在这种模式指导下,普陀区已建立18个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13家爱心慈善超市,受助群众达10万余人次。
企业和社会争做慈善事业,在普陀区甚至成为时尚。2003年,曹道云在民政局专设“民政工作创新成果奖”,由分管区长颁奖。每年评创新奖,是民政局最热闹的时候,大家纷纷把工作成绩拿出来比拼。
民政局的工作,得到居民一致好评,在上海市民政系统五年一届的“孺子牛金奖”评选中,曹道云获得唯一金奖,他带领的团队也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曹道云说:“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我只是在履行我的职责,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曹道云同样看重的是他和同事们在民政工作中创下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填补的一个又一个“空白”:率先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和慈善超市,并帮助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高校“慈善爱心屋”;探索建立就业与救助双向联动机制;试行“应保尽保,应业尽业,应帮尽帮”的分类施保新模式;实施“双医疗”和优抚保障“全覆盖”工程;创建老年健康型社区活动,实施独居老人“守望工程”;打造“十分钟养老圈”;在老公房实施“扶手工程”……
曹道云首创的慈善超市目前已在上海和全国多个城市得到推广,贫困群众凭政府发放的“爱心券”到慈善超市就可领取居民捐赠的衣被,选购米、面、油等食物,“节日送温暖”变成了“四季送温暖”。
这几年,普陀区几乎每一项民政工作的制度创新,都是曹道云带着局里同志“跑”出来的。最近,曹道云获得了“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的称号。他说:“为官在任,就是要守信、履行对百姓的一个个民生诺言。”
人民心声
学生刘帅身患尿毒症,父母亲为给孩子看病,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借住在一间9平方米的小屋里。父亲刘喜堂一人打两份工,母亲因悲痛和操劳过度,前不久被癌症夺去生命。从2003年起,曹道云全力救助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他一方面向市民政局争取医疗补助,为刘帅办理低保和粮油帮困,另一方面走访企业和医院,为刘帅筹集30多万元,做了换肾手术。在座谈会上,刘喜堂眼中噙着泪水说,妻子临终前的遗愿是让他今后好好报答曹局长。刘喜堂说:“今年夏天很热,曹局长有天下午来了,他一看我们家空调也没开,曹局长就自己拿出一千元硬塞给我们,说‘天太热,小孩受不了,这是我五一劳动奖的奖金,你们开空调吧。他每次来都是自己掏钱,都是有家庭的人,后来我们都不好意思去申请救助了。”
除了身患疾病的民众、没钱上学的学生、生活困难的社区居民之外,还有福利院的老人都是曹道云时时牵挂的对象。今年,曹道云在普陀区福利院给孤老们拜年的时候,把往年红包里的50元变成了500元。原来,曹道云把自己荣获得“孺子牛奖”的奖金分给了老人。普陀区福利院院长孙元生说,曹道云非常注重老人的心理感受。当他在福利院看到床头都挂着“老年痴呆、脑梗”等床头牌时,觉得非常别扭。在他的建议下,注明病历的床头牌被取消了,白色的工作服、床单也被换成了温馨的暖色调。孙元生说:“这样一来老人们很感动,说保护了他们的隐私。从这件事我就感受到,我做院长的还没想得这么周到。他每年大年初一总到福利院给老人拜年,然后再回家给自己父母拜年。”
座谈会上,来自普陀区教育党工委的王书记说,曹道云的人格魅力远胜过“官威”。王书记说:“曹道云把365天都和他的民政工作结合起来,制定了很好的方法来关心人民群众。如果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能象曹道云一样把党的政策都变成关心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我想这个能量是很大的。”
个人荣誉
民政局的工作,得到居民一致好评,在上海市民政系统五年一届的“孺子牛金奖”评选中,曹道云获得唯一金奖,他带领的团队也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曹道云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获得上海市民政系统第三届孺子牛奖金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了“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的称号。
社会评价
曹道云同志担任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局长期间,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奉献精神,切实履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民宗旨,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干部八个方面作风建设的要求,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主旨,努力做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感情的贴心人、呼声的代言人、权益的维护人,把民政对象特别是困难群众看得比泰山还重,比父母还亲,用自己饱含爱民之情的心诚、心重,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破解了一道道工作的难题,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和创新,赢得了工作对象和民政干部职工的普遍赞誉。在他的身上,集中保持和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鲜明地体现了新时期民政干部的孺子牛精神。曹道云同志是全体民政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民政系统学习的楷模。
自古民心一杆秤,曹道云是民心秤出的好官!
曹道云经常“扪心自问”,经常“为百姓办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种“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是真心实意做百姓的“贴心人”,是执政为民的楷模。曹道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党员干部为民甘当孺子牛的风骨——不求做多大的官,只求“多帮助人”;不求自己名和利,只求“沉醉在快乐里”。
曹道云式的好官,是为官的杰出榜样。他们诠释了一种当官的责任和使命,当官就是“要用当官的优势更好地造福一方百姓”。对比当下官场,有人把当官视为一种荣耀和身价,自认高人一等,大搞劳命伤才的所谓政绩;也不乏有人把当官视为一种手段和利益,成天想着以权化钱,最终害党祸国又殃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曹道云走在前面,更多的“曹道云”将跟着站出来。
曹道云式的好官,是我们党的中流砥柱。我们党的根基在民、力量在民,曹道云式的好官亲民、爱民、为民,牢牢抓住了党的命脉。人民为什么跟党走?那是因为党群鱼水情深,因为党“为人民谋幸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管什么条件、什么时期,当官不为民做主,就是破化执政基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曹道云式的好官,一心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忠诚守护者、建设者。是人民的好公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7 21:51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担任职务
先进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