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满足
心理学领域术语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本能的寓所,它按“快乐原则”行事,其目的是消除紧张,求得个体的愉快、舒适;“超我”是“本我”对立面,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完美的道德典范;“自我”是协调人格全局的“行政机构”,遵循“现实原则”,它控制和统辖着“本我”与“超我”,并且为整个人格的总体和长远利益服务。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受“快乐原则”的支配总是企图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然而本能欲望的直接发泄又是与社会现实(“自我”)和道德规范(“超我”)相悖的,这样“本我”就不能不处在一种痛苦的压抑和紧张之中。因此,人格心理就要对“本我”的紧张和压抑进行调节,在不违背现实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使本能欲望发生“移置”。所谓移置就是指“能量从一个对象改道注入另一个对象的过程”,也就是替代性满足的过程。
替代性满足”理论来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当欲望能量在最初对象上遇到阻碍时,就会向其他对象转移;如果再次遇阻,就再次转移,直到寻找到一个替代对象以消除紧张、满足欲望为止,这就是“替代性满足”。本能欲望寻找替代对象的过程是一个层层转移、不断妥协、逐步向上(升华)的过程,因而最终的替代对象与原初对象之间就会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越小,或者说替代对象与原初对象越接近,满足感就越高,所以人在本能上总是渴望获得最接近原初对象的替代性满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22 16:0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