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瓜洲
南宋张辑诗作
《月上瓜洲》是南宋词人张辑所作。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及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半壁江山的悲恨,驱走金人、统一中原的愿望,是许多爱国词人词作的主题。这便是其中一首。南徐镇江的古名,多景楼在北固山甘露寺内,曾被米芾题为“天下江山第一楼”。这里曾是孙权刘备共商抗曹大计的地方,稼轩在此数次赋词。北望神州,作者的感慨可想而知。
作品原文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作词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本词原调名为《乌夜啼》,作者取末句意改为《月上瓜洲》。
作者简介
张辑南宋人,(生卒年不详)字宗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为姜派词人,与史达祖高观国卢祖皋吴文英陈允平、周密、王沂孙蒋捷张炎人同列为姜门十杰
其他作品
张辑《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矛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
诗词大意
作者登上多景楼,面对滔滔的长江水,感念祖国山河破碎,念及现在的中原地区只见连天的衰草,心中充满了愁绪。追怀历史英雄人物们的遗恨,吊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可恨我空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只能在江边手持渔竿,看着秋月从瓜洲升起。
全诗主旨
全词寄寓着作者悲凉的情绪和深沉的爱国之情,动人心扉。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
本词上片突出了一个“愁”,下片塑造了“渔翁”的形象这首词借写月下之景,抒发词人报国无门,落魄抑郁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饱含作者的爱国深情。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楼坐山临江,风景佳绝,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登北固山,临多景楼,常有题咏。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一起二句,透出感恨无限。京口地区 ,“ 一水横陈,凤鸣玄泰 ,神妃合唱,麟舞鸾迈 ”(《三洞珠囊》),引起古代失意之人的无限暇思,然而 ,梦幻消散 ,心头沉重的压力却一直不能减轻 。因此,他们热情开始衰退 ,作品也充满伤感 。他们追忆前世的美好 ,以及极认真的期盼飞升时刻的到来,就越表明了心头的失望和怀疑。
这首词表现的就是这种求仙不成,“ 梦中作梦,忆往事落花流水”的苦闷。在写作方法上,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迷惘境界。这里面有“前世”美景幻觉式的展现,有旧地重游、人事皆非的伤感,有求仙不成的感叹,全词又隐约化用刘、阮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表现的却是再入神山不见仙女的失望之情。
过片三句 ,悲愤至极 。壮丽的河山,古往今来留下过多少英雄人物的足迹。三国时的孙权和刘备曾在这里联合抗曹 ,两晋 、隋唐时期,这里也发生过许多值得怀念之事 。可是 ,如今只留下英雄们无尽的遗恨,徒令登临的人们洒一掬吊古伤今的悲泪。而昔日的一切 ,都随着江水东流而逝去了 ,包括朝廷恢复中原的大计和个人施展抱负的雄心,都逝去了——“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扁舟一叶,持竿垂钓,又见新秋的明月,冉冉从瓜洲升起。就是说纵使有英雄人物 ,也是报国无门 ,只好逍遥于江海之上了。末句表现了词人抑郁孤独和无可奈何的悲慨(瓜洲,在长江北岸 ,是运河入长江处 ,有渡口与镇江相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23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