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袋类
负鼠目的一类
有袋类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后兽次亚纲,负鼠目,中的一类动物,其特征没有发育完全的胎盘,早产,早产儿会待在母体之育儿袋里吸奶长大。该类动物以其口袋状之育儿袋得名。育儿袋是一层包裹乳头的皮肤。现今存活的此类动物如袋鼠考拉袋獾袋熊
简介
有袋类动物在澳洲的动物中独占统治地位。这些动物在腹部有一个皮肤皱褶,它们可以把小宝宝放在里面。在美洲也有这种带育雏袋的动物,但在澳洲分布得更为广泛。
红袋鼠是现今体形最大的典型有袋类动物。它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之一,甚至出现在该国的国徽上。高大又强壮的雌袋鼠生出的宝宝却很小,甚至完全不能自理。它抓住母亲稠密的毛,努力地爬到育雏袋中,并牢牢叼住乳头。在育雏袋里它们大约要度过半年的时光,这段时间里它们一直吃乳汁,并做好前往外面世界的准备。
有袋类动物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所有自然地域,从热带森林到沙漠。它们当中既有食肉动物,又有食虫动物,甚至还有植食性的动物。
外形特征
雌性有袋类拥有用来抚育幼兽的育幼袋,且拥有两条共用开口的阴道,分别通往子宫内不同部位;而雄性则通常拥有一具纯粹用来输送精液的分岔阴茎。不论雄性或雌性,废物都是经由一种称为泄殖腔的构造来排放。
怀孕中的雌性会在子宫内长出卵黄囊以供给胚胎营养。而胚胎在发育早期约4到5周就会出生,之后爬行到母亲的育幼袋内,并吸取位于袋内的乳头。数周之后,幼兽将可暂时或永久性地离开育幼袋。
比起胎盘动物,有袋类较早将幼兽产出,且没有发展出用来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攻击的胎盘构造。虽然早产且体型小的幼兽在生存上有较大的危险,但如此一来也减少了怀孕时的风险,例如不必在生活不易的季节里怀有大型胎儿。
由于出生后的幼兽必须爬行到母亲的乳头位置,因此至少在出生时,它们的前肢比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更加完全。而这可能也是造成有袋类的行动范围较胎盘类小的原因。有袋类的前肢必须发展出可供爬行的爪子,因此不像胎盘类一样发展出具有其他功能的或是翅膀。
有袋类动物的育儿袋中也有乳头,幼儿也是吃奶长大的,需要在体外发育一段时间。由于有袋动物的幼儿出生时样子非常不成熟(譬如袋鼠的初生幼仔像一条粉红色的肉虫),所以从进化学的角度看,它们比普通胎生动物更低级原始。
栖息环境
恐龙灭绝的一千万五百年后,新生代初期,经过陨石浩劫,恐龙的位置顺理成章地让给哺乳类动物。
有袋类是哺乳动物的一个目,主要分布在大洋洲,此外美洲和东南亚也有少数。距今约5000万年前,大洋洲和南极洲分开,被辽阔的海洋和其他陆地隔开,自此踏上了隔离演化的道路:
现生的有袋类动物均分布于大洋洲及南美洲的草原地带,极少量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苏拉威西岛的苏岛袋猫等。不过在白垩纪晚期及第三纪早期的时候,可能遍布于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它们是哺乳类中一个古老的类群,随着高等哺乳动物-真兽类的兴起,在生存竞争上处于劣势,特别是成为食肉类动物的捕食对象,使其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大陆相继绝迹。而在此之前,大洋洲就已经与其他大陆分离开来,形成一个“世外桃源”,孤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不仅食肉类等高等哺乳动物未能侵入,而且气候环境等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使得有袋类动物能够幸运地生存,并且由于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了类似于高等哺乳动物的各种生态类群,如生活方式类似于狼、等食肉类动物的袋狼袋鼬;生活方式类似于鹿、羊和羚羊等食草类动物的袋鼠;生活方式类似于旱獭、松鼠野兔啮齿类或兔类的袋熊袋貂和袋兔等等。大洋洲也因此成为研究动物的适应辐射和进化趋同的重要地区,并被称为“活化石的博物馆”。
澳州的动、植物都独立发展。由于完全没有种族上的来往, 基于环境适应的考虑,当地的动物开始发展出有育儿袋的特征,就是著名的有袋类动物。简单点来说,有袋类动物是隔离演化的产物。澳州的有袋类动物总共有二百五十多种,袋狼也在地球上生活超过几百万年,但由于种族老化,五万年前只是余下一个品种。
其他著名的有袋类动物还有:袋鼠袋熊无尾熊等等,有袋类动物在大洋洲生存几千万年,它们并没有外来的敌人,因为几千公里阔的大海洋已经把大洋洲跟所有的其他动物分开。有袋类动物有不少是靠吃植物为生的,由于没有外来的敌人,能够抑制它们数量的因素就是袋狼。袋狼约长一公尺,特征是它的背后有15~20条像老虎的斑纹。
后兽次亚纲中唯一的一个目就是有袋目。它在白垩纪起源于古兽类祖先后即经历了大发展,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与原始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处于多少相等的地位而彼此竞争着。但是随着新生代的来临,有胎盘类开始显示出更加强劲的进化优势,使得有袋类在大部分的大陆区域内大大衰退并最终灭绝。
有袋类动物,以没有真正的胎盘,出生时幼兽发育不全,需要在育儿袋内抚育后代为特征。现只有在大洋洲和南美洲保存有并且非常繁盛。现存的有袋类可以分成美洲的负鼠(鼠)、新袋鼠(鼠),大洋洲的袋鼬(包括袋鼬、袋狼袋鼹等)、袋狸袋貂(包括袋鼠、袋貂和袋熊等)5大类,数量较为稀少。
然而在两个地区里,有袋类在与世界其它地区隔绝的“世外桃源”里继续生存着。
一个地区是澳大利亚,在白垩纪或白垩纪末期在有胎盘类还没有来得及侵入时就与亚洲大陆完全分开。由于没有有胎盘类的竞争,有袋类得以充分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适应辐射(像光线四射般地进化从而占领各种生态龛),产生了肉食性的袋鼬类及植食性的袋兔类和双门齿类。有袋类仍是澳大利亚占优势地位的哺乳动物;袋狼、袋獾食肉动物追逐着各种袋鼠,扮演着与亚洲大陆腹地的狼、獾以及各种鹿类和牛羊类相似的生态角色。
负鼠--一种现生的美洲有袋类
另一个地区是南美洲,在第三纪早期由于地峡断裂而与北美洲隔离。在隔离之前,它庇护了一个包括有袋类和原始有胎盘类动物群。在隔离之后,因为进步的有胎盘类没有机会从北美大陆进入,有袋类得以继续进化发展,成为遗留下来的原始有胎盘类后裔的有力竞争者。它们一直相当成功地生活到第三纪结束,那时候南美洲又一次通过地峡与北美洲联结起来,高度进化了的有胎盘类从北方入侵,激烈的竞争造成了绝大多数有袋类和原始的土著有胎盘类的灭绝。
有袋类在其它地区的发展是有限的。在第三纪的早期和中期,它们曾经生活在欧亚大陆,但是后来就从这些地区消失了。
品种分类
现生的有袋目动物共有237种左右,分为负鼠科、袋鼬科、袋鼹科、袋狸科、新袋鼠科、袋貂科、袋熊科、袋鼠科等十多个科,其中新袋鼠科的分布局限于南美洲的部分地区,负鼠科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其余均分布于大洋洲或少量东南亚岛屿。
有袋类动物中,袋鼠是最出名、最逗人喜爱的珍兽,它的形象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以致于几乎成了澳大利亚的同义词。关于它的英文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在18世纪,英国的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第一次来到大洋洲,当他们看到这种前腿短、后腿长的怪兽时,感到非常惊异,就问当地的土著居民怎样称呼这种动物,土人回答:“康格鲁”(kangarooo)。于是,“康格鲁”便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并沿用。可是人们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堪加鲁”在当地土语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科是有袋类的典型动物,共约有52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新几内亚及附近若干岛屿,并被引入到新西兰,大多数种类陆栖,只有树袋鼠树栖。生活于森林灌丛地带的灰大袋鼠和生活于草原地带的赤大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动物,也是袋鼠科的代表种类,它们的身长约为1.5米,尾长约为1.2米,体重70~90公斤,相貌奇特,惹人喜爱。它们的头小,耳大,眼睛也很大。适应于跳跃的生活方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来搂取食物,后肢强大,趾有合并现象,一步可跳5米远,时速可达40~65公里。尾长大,为栖息时的支撑器官和跳跃时的平衡器。夜行性,白天隐藏在草窝中或浅洞中。喜欢集小群活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年繁殖一次,每胎产1~2仔,孕期约为33天。
容易早产的有袋类
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怀孕的时候,胎儿是生活在雌性的肚子里面的,所需要的营养由联系胎儿与母体的胎盘来供给。直到胎儿的器官发育好之后,母亲才会把它产下来。不过,在哺乳动物王国中,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家族—有袋家族,这个家族的一大特征就是早产。
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在白垩纪早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没有出现胎盘这一结构,因此胎儿在肚子里根本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为了续自己的种族,它们选择早早把孩子生来,在体外用乳汁来给孩子提供食物,用后天营养丰富的乳汁来弥补孩子先天的不足。这些孩子生下来之后会直接落进母亲的袋子里面。袋子就像是一块布,遮住了母亲的乳头。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自己寻找乳头吮吸,当孩子长到能够自己面对外面的世界时,它就会从袋子里面钻出来,自己去闯荡世界。
在现存的哺乳动物中,有袋类算得上是个“异类”,但是在白垩纪早期,它们可是与胎盘类的哺乳动物平分秋色的。当时的有袋类动物遍布世界各地,是哺乳类家族中的古老类群。不过后来随着地质变迁,胎盘类的动物由于很快适应了这种变化而变得强大起来,有袋类动物在竞争上逐渐败下阵来,很多有袋类动物成为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有袋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大陆上绝迹。幸运的是,大洋洲在此之前就已经与其他大陆分开,孤立地存在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食肉的高等哺乳动物没有侵入这个大洲,而且气候环境变化也不大,最终有袋类动物在这个“世外桃源”生存。大洋洲也因此被称为“活化蚕的博物馆”。除了大洋洲外,南美洲也有少数地区存在有袋类动物,大约有70多种。南美洲的有袋类动物是如何起源的呢,对此科学家还没有找到最好的答案。
由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有很多物种侵入了有袋类生活的区域,威胁着它们的生存。为了保护这些神奇的物种积极行动,为保护它们做出自己的贡献。
现状
自从欧洲人在1788年移民到澳大利亚,又引进了许多新的动物,很多种有袋类动物的原始生活状态被破坏了,受种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已有6种小型袋鼠灭绝。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加剧,对今后有袋类的生存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至今有袋目中共有约17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7种被列入附录II。对现生的有袋类动物如果不严加保护,这个在兽类演化上十分独特,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类群,终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增加,而迅速地减少或灭绝。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5 11:31
目录
概述
简介
外形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