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本是历代军事要地,明末清初外族经常犯境,其战略地位更显得突出。
康熙二年,在杀虎口设立
副将,分管朔县的利民东路营、北楼营,
偏关县的偏关、
老营堡,
河曲县的沙保营、水泉营等地。康熙30年,正式在杀虎口增兵,设立
马队2营、
步营8营,增添
精兵一千,从
宁武调来
赵宋(宁夏人)任副将。康熙33年,
鄂尔多斯部落首领具勒宋拉巴,提出向
清朝进贡马匹、
骆驼时不再走
张家口,想改走杀虎口。经清政府批准后,在杀虎口设立
章京(办理处事官员)二员,
笔帖式(办理外商官员)二员,
披甲(特种兵)40名。同时在右玉城设将军,统领
八旗官兵万余驻扎右玉城附近。这样,右玉城和杀虎口人口骤增,据史料记载杀虎口达万余口,右玉城2万余口。
雍正3年(1723年)2月,山西
巡抚(相当今省长)诺珉,奏请雍正皇帝在右玉增设朔平府治,大体理由是:军民增多,右玉人口骤增,是
山西通往外蒙主要交通要道。同时右玉远离
大同二百多里,如要审理案件,居官者长途跋涉,为民者更为不便。为此,应该设府,将右玉、左云、
平鲁三卫改为县,将大同府所属的朔州、马邑县划归该府管辖,府治设在右玉城。同时在明
正统年间,将边外的
玉林卫迁到右玉,故将右卫改为右玉县。这一奏请于雍正3年2月23日批准。府名由
内阁拟定为朔平府。雍正3年6月,朔平府刻章换印。同年7月28日,批准右玉县为
附郭首县。朔平府设立
经历司经历(官名)一员,将大同府驻扎右玉管理八旗粮饷的西路
同知改为朔平府管理粮饷同知,将大同西路同知所属的常盈库、常丰库改为朔平府常盈库、常丰库。
雍正4年春季,大兴土木修建朔平府衙署(即后来的右玉城人委会),用银6493两。修建右玉县衙门(城东南
火神庙附近)以及
典吏衙门、监狱,用银3214两。同时在城内西街设立
将军府,在城西北设立中军守备署,西街设立粮饷理事同知署(人称二府衙门),
仓街设立仓大使署,在朔平府署衙内设立经历司署。满兵八旗还设立了副都统署两所,协领署12所,佐领署72所,防御署72所,骁骑校署72所,共建房屋2090间。
因设府、设县,在右玉城及附近(当时规定除
镶黄旗、白旗可在城内建房外,其它六旗均在城外盖房)共建房屋万余间,各式衙署三十多处,庙宇五十多处。就在同时期,先后修建了
社稷坛、
普济堂、税厅、都统府、城守署、
演武厅、粮饷府等,重修了
大南山的显明寺,
雷公山的
慈云寺,
混元峰(杀虎口樊家窑)的元天上帝庙、
斗母宫,右玉城南
北岳庙等。
朔平府设立之后,还建立了朔平府学,设置
教授一员(由
威远卫教授担任);又设右玉县
教谕(分管教育官员)一员,设
训导(负责学校官员)一员。并按照清朝政府规定,朔平府定为文武
生童20名,右玉县生童15名。
雍正3年,请示重修右玉城,预算38000两白银,两次请示均因用银数量过多而未批准。后又重新预算为28481两,于雍正7年(即1729年)2月10日批准预算。同年4月20日兴工修建,共动土工72处,砖工66处。重建了西、北两个城楼,东、南两个城楼。每个门楼挂了匾额,南曰“紫塞金汤”,北曰“严疆锁钥”,东曰“拱获燕云”,西曰“屏藩河朔”,重建了东北、西北两个角楼,重修了
东南角楼。城墙修敌台23个,垛口564个。此次重修右玉城,总计用长砖841380块,方砖92800块,石灰3827900斤。用木瓦泥石匠人8744名,用土工119848个。此次修城,朔平府知府
刘士铭,右玉知县陈有年、经历司周成,平鲁教授王霷,常盈库大使
王基,杀虎口巡检王之杰,右玉县典吏傅大化等人,作出了卓著功绩。
为了加强杀虎口防范治安工作,特设
巡检一员(县里派出官员,相当于副县长)。又因威远堡地广民稀,匪奸易藏,也设巡检一员。
到清
乾隆年间,因绥远(今
内蒙古)逐渐繁荣昌盛,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右玉驻扎的将军迁到
绥远城(即今呼和浩特市),大量驻军随之北迁。朔平府城随着军事地位的变迁,人口逐渐减少,繁华走向萧条。朔平府最后一任知府
文麟,于
宣统二年三月到任。一年后,
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政府,
中华民国成立后,即撒销了朔平府,归
雁门道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