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千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朱千华(1965-),男,汉族。1965年4月27日生于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搬港村。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扬州定居、工作、生活。2006年6月开始行走南方,作岭南田野考察。现旅居广西南宁,从事岭南文化研究,专业写作。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作家。
人物经历
1965年4月27日,朱千华生于江苏如皋搬经镇搬港村。朱千华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并在原“港东小学”上学五年。根据朱千华回忆,港东小学毕业后,1978年进入伴今中学(今搬经中学)上初中。
朱千华在搬经中学上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来随父离开搬经,举家迁至扬州生活,转入扬州市第三中学(今扬州市文津中学)就读。当时住在扬州何园的片石山房。从此朱千华一直在扬州定居、工作、生活。
工作后在一个电子公司就职。后来考察了北上广,最后选择了广西
2006年6月,朱千华离开古城扬州,开始行走在南方腹地,作岭南田野考察。一直旅居广西南宁,从事岭南文化研究,专业写作,此间创作了大量的关于岭南文化的散文随笔。
出版著作
《散文》作品
朱千华在著名文学期刊《散文》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列表。
作品风格
朱千华的作品,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辽阔原野,在充满乡村诗意的同时,也充满着原始的野性与力度并与现代文明相抗衡。
朱千华散文中的南方,拓展了江南的领域。之前的江南,是苏扬二州,是富春江上下,楠溪江左右。宛然到了岭南;苗疆草木之气息,倏然生发出了江南水流的韵致。一个卓越诗人的随意行走,使得烟火之上有了清浅弥深的古意。
朱千华身上具有宁静、浪漫、孤独、唯美的艺术品质,其文字多以陌上田野之事为素材,善于把朴实僻远的乡村风物写成优美动情的现代美文,曾经遍踏荒山野岭的经历锻造了他文字独特的风骨和人性气息,他的散文流露出来的不是浅薄的伤感,而是悲天悯人的仁慈和宁静淡远的高致。
2006年,朱千华开始行走岭南,并开始为著名人文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写作。
朱千华的文字多以陌上田野之事为素材,关注人与自然,善于把朴实僻远的乡村风物写成优美的人文地理华章。他的文字流露出来的不是浅薄的伤感,而是悲天悯人的温暖与关怀。他用生动、准确、详细的文字记录我们这片大地丰富的地理、人文、社会景观,读者不仅可以跟随作者笔触体味中国山水之美,而且可以体察到也许已经消失于历史尘烟中的一方水土或一地风情。
获奖作品
朱千华获奖作品列表:
出版图书
签约广西
2016年,为繁荣广西文学创作,吸引文学人才,打造 “美丽南方·广西” 文化品牌,组织创作和推出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广西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壮乡风格和时代气息更加浓郁的文学作品,广西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首次向全国公开选聘2015-2017年 “美丽南方·广西” 主题签约作家和招标作品,共收到来自全国的185件申报作品。
该招标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拨出专款支持,每部作品将获得10~20万元的经费扶持,由广西区文联、广西作家协会负责组织实施。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评议和投票,共有17部作品中标,其中,旅居广西进行田野考察已经十年(2006.6—2016.6)的著名人文地理作家朱千华所创作的著作《稻作原乡》一书,成功中标长篇纪实类文学作品。
纪实创作
2022年,根据 “纪录平陆运河” 创作项目签约作家(团队)招募要求,广西作家协会组织专家对26名申报作家(团队)进行综合评审,提出候选名单,经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团审议,确定朱千华等作家入选。
朱千华创作的作品是,报告文学《壮志山河——广西平陆运河工程纪实》
拍纪录片
2016年8.1-8.7,朱千华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Ricky 祁一起,由重庆至宜昌,用一周时间,寻找李白在三峡的踪迹。拍摄了纪录片《李白与三峡》。
本片由朱千华撰稿。
联合摄制:玛莎拉蒂(Maserati)、《华夏地理》杂志(《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
走上讲坛
著名作家朱千华于2013年10月、11月份,做客 广西电视台 · 都市频道《广西历史文化大讲堂》。这是广西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类似于“百家讲坛”的一档文化类节目。
朱千华主讲的题目是:《广西古园林》。共分三集。
人物评价
近年来,散文家千华兄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派遣,作田野考察,写奇妙佳文。《中国美女地理》是他的成果之一。这是一部“人文地理+美女”为主题的地理文化随笔集,作者选取全国九处盛产美女的地区,以地理位置为经,以美女特色为纬,穿插各地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于其中,让我们达知历史、闻习风土、品读佳人、浏览山河。——杨海蒂(《人民文学》编审,三毛散文奖、丁玲文学奖、方志敏文学奖等评委;著有文学和影视作品多部。)
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尘封多年的立园、以及民国年间发生在立园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均有详尽记述。——江门市自然资源局
著名人文地理作家朱千华多次访问湘西洪江。2021年,他为怀化市洪江区的大型人文历史画册《百年洪江》撰写了全部的文字内容;2024年,应怀化市洪江区邀请,朱千华再次前往洪江,为第11届全球湘商大会创作《商道洪江》。本书旨在挖掘、阐述并弘扬洪江古商城500年的商道文化。——江苏作家网
广西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朱千华是江苏扬州人。18年前的6月6日,他从小桥流水、古韵婉约的江南来到“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壮美广西,从此打开了文学创作的闸门。从观察广西的植物资源到记录喀斯特地貌,从稻作原乡的书写以及东桑西移的挖掘,朱千华18年来围绕广西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出版了30多部作品。——广西文联网
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当代中国地理文化方面卓有建树。他的系列散文《桂香十记》就用生动呈现了来自桂地的独特桂香文化。——张丽军(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文学奖评委)
朱千华的文化散文别具风格。——陈振波(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教师)
朱千华的《稻作原乡》以12处稻米产地的种属特征,结合水稻流传千年的历史,再现大中华稻米作物的精彩故事。——房伟(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终评委)
有一种既“博闻录异”又“言志抒情”的——姑且论之为“新草木写作”。这个写作较为边缘,以前有我乡前贤周瘦鹃先生,现在则有一时才俊朱千华等人。—— 车前子(1963年生于苏州。诗人、散文家、水墨画家。“朦胧诗”在江南的代表性诗人,第三代诗人的骨干成员之一,中国语言诗派的主要开创者。)
田耳之前,已经有一位江苏籍的散文家对八桂山川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是朱千华,早在2006年,他开始旅居广西南宁,从事专业写作,出版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岭南田野笔记》等散文集。朱千华的广西文字,令人想起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清代赵翼的《檐曝杂记》,不同的是,范成大、周去非、赵翼到广西是朝廷派遣,朱千华之到广西是自由选择。范成大、周去非、赵翼的时代,广西是穷乡僻壤,是荒野瘴乡,而对于朱千华而言,今天的广西,是水流花开、遍地妖娆的广西。 —— 黄伟林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千华是职业作家,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却义务地做着宣传广西扶贫方面的工作!这至少反映出中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帮助广大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题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作家们去关注,去书写。同时也反映出朱千华心怀大爱,感动于广西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精彩人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位外地作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关爱和帮助广西各族人民的高尚情操与崇高思想,以及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 王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教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2:1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出版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