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谦(1361年-1392年),幼名铁柱,先更名炜,后更名守谦,明太祖
朱元璋的侄孙,朱元璋皇兄南昌王朱兴隆之孙、皇侄
朱文正之子。明朝宗室、第一代靖江王。
朱守谦之封地
静江(洪武五年更名为桂林),为岭西重镇,“奠
五岭之表,联
两广之交,屏蔽荆衡,镇慑交海,枕山带江,控制数千里,诚西南之会府,用兵遣将之枢机也”。
朱元璋封朱守谦于此要地,希望他“慎固边境,翼卫皇室”。
洪武五年(1372年)建
靖江王府于桂林城中
独秀峰下,立宫宇庙社数百间,外以高城周垣相护,气势非凡。在军政权力、官属规制、护卫甲兵、采禄赏赐、册宝仪仗等方面均与诸子一视同仁。但朱守谦并不愿就封,经
马皇后劝慰方于洪武九年(1376年)十月二十八日成行。行至长沙时上表谢恩,朱元璋览之,不觉泪下而沽襟。遂特谕王府文武众官:“守谦未壮,犹有童心。
既出镇西南,唯尔文武之臣是赖。尔等若谓守谦为已能,不与之谋,不导以理,非贤人君子矣。宜勖之以学,诱之向善。若有不从,必从容开喻,务成其德。守谦本幼,朕令其行者,盖以所保者有尔文武臣也。尔等其恪恭朕命毋怠。
次年(1377年)正月二十一日守谦抵达桂林。此时守谦年已十五有余。王府文武众官难以开喻。守谦知书,而不谨宪度,狎比小人;性情乖戾,阴贼险狠,肆为淫虐,国人苦之。而王府相府官又仗势欺凌广西护卫指挥耿良。朱元璋于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召守谦回京师而戒谕之。朱守谦复作诗讥刺。引古牵今,内多含冤抱恨。朱元璋怒而废其为庶人,使居
凤阳力田,冀其知稼穑艰难而思所以保富贵也。而守谦乃云:“不恋车马之嬉游、住茅檐之矮屋,忘金饰之高楼,惟努力于田丘,甘心老死于桑林。”元璋又命儒臣编辑藩代事迹为《
昭鉴录》教戒之。
七年后(1387年),朱元璋以为朱守谦经历了这么多的艰苦磨难,必定改过自新,便复其爵,徙镇云南。又椎本亲爱之意,援引古道,谆谆训诫。既行,又遣其妃之弟徐博同行,赐以
玺书曰:“云南诸夷杂处,地险人顽,守者非恩威并行不可得而长久,故能者必恩威兼著,赏罚严明,笃在防奸御侮,不作无益之工以疲士卒。域内无警,使乐有余。士卒既安,土人畏威怀德,则久长必矣。云南冬无酷寒,夏无炎暑,气候和平,可谓乐地。然尔戴罪而往,所居之室且可取容而已,所领军士止存百人自随,其余悉与
总兵官备御。因粮于外,且积余粮以备明年屯种。旧守军士皆是力农,仅能自给,若不度在
下之情,必使坐食待尽,一有窘乏,大非便也。尔所居,非奉朕命,必欲称及尔心,则人劳灾兴,有不可逃。尔其钦哉!”
然朱守谦既至云南,复奢纵淫佚,掠杀不辜,默于财货,豪夺暴敛,号令苛急,军民怨恣。又以大理印行令旨,遣人往谕百夷,结果使者被百夷污辱。朱元璋只得又将其召回,仍安置
凤阳。而朱守谦横咨如故,强取
牧马,暴扰一乡。乃召至京师,笞而禁锢之。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月卒,葬于凤阳泗州。元璋怜宗室诸王皆无后,册其
嫡子朱赞仪为王世子,以其年幼,留京师教导。
靖江王陵位于
广西自治区
桂林市
尧山的西南麓,为明太祖
朱元璋的侄孙靖江王朱守谦及其历代子孙的陵园,共有十一代靖江王均葬于此,有王、妃及宗室墓共三百余座,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陵园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每座王陵都有内外两道围墙,墓前有享堂和碑亭,两旁陈列高大的石人,
华表以及虎、狮、羊、象、
麒麟等
石兽,陵墓
封土硕大,墓内用
青砖修砌,山墙上饰有琉璃瓦当、勾滴、
鸱吻、
花砖,整个工程浩大,建筑豪华。俯瞰整个陵园,苍松翠柏与
红墙朱殿交相辉映,非常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