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呼吸学会ICU与临床呼吸生理学组副组长,上海市肺科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专业委员会、康复医学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COPD联盟副组长,上海呼吸学会ICU学组副组长、COPD学会副组长,《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编委,《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10余家杂志的审稿人或特约青年编委。
主编完成《机械通气》《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临床肺功能》《机械通气(第二版)》《临床呼吸生理学》。参与
中华医学会《无创性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的制定;被中华医学会邀请主讲视听教材《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并成为视听教材的编委。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哮喘及复杂水、
电解质紊乱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系列成果,并参与中华呼吸学会《ALI和ARDS诊治指南》的制定。
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综合治疗和
围手术期呼吸的管理等作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呼吸道和肺泡全程引流的概念和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国内率先开展
心功能不全的呼吸生理学变化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
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以出现中心静脉压降低,合适应用机械通气有正性肌力作用,并阐明了变化机制,为重症心功能不全的机械通气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是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发展无创性机械通气预防和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技术”和“九五”卫生部重点课题“呼吸衰竭治疗新技术”的主要完成者。《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功能不全的试验和临床研究》于2005年11月通过了上海市的科研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