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
犯罪心理学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玫瑾,1958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犯罪心理学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58年9月,李玫瑾出生。
1977年—1982年1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1982年1月,任教于中央人民公安学院(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侦教研室。
1992年,到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挂职锻炼。
2013年,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资源信息库”;10月,参加凤凰卫视中文台锵锵三人行》节目录制。
201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2月,参加录制泛文化节目《圆桌派3》第三期。
2023年3月,作为嘉宾参加中国青年人成长节目《开场白》第二季。
2024年6月20日,参加的脱口秀节目《圆桌派第七季》播出。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玫瑾主要研究犯罪心理学,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犯罪心理分析及画像等。
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在中国开创了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将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犯罪心理学研究;在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方面做出了研究。
截至2019年6月,李玫瑾已发表“系列奸杀案犯罪心理分析”“家庭在青少年人格教育和违法犯罪预防中的作用”“关注青少年犯罪就是关注我们的明天”等多篇研究报告与论文。
截至2019年6月,李玫瑾已出版《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研究》《谁在犯罪》《犯罪心理画像》《心理抚养》等多部专著。
截至2019年6月,李玫瑾已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犯罪综合治理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公安部部级项目“社会心理调查研究”,国家哲学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部级科研项目。
人才培养
李玫瑾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编写完成了《犯罪心理学》讲义,构建犯罪心理学课程体系。
李玫瑾主讲“犯罪心理解析”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李玫瑾的父母均出身于大家族,其母亲的祖上是绍兴周氏大家族。李玫瑾的父亲14岁就到中华书局当印刷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玫瑾的父母都在北京的印刷厂工作。李母经常给李玫瑾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还要求她写日记。并借来各种各样的书,像《红岩》《欧阳海之歌》等等,为李玫瑾的文科学习打下了基础。
人物评价
“李玫瑾为中国人身危险性心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评)
“李玫瑾是应用心理学界的杰出代表;为大众普及法律知识,在提高民众的预防犯罪意识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心理学的公益事业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是学者中的明星,明星中的学者,在推进中国心理学学科发展中做出特有的贡献。”(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韦义平评)
“李玫瑾开启了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的先河,被称为‘中国心理画像第一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5 18:1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