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骏飞,1965年生,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创会会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兼职研究员,
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兼职教授。作家,诗人。研究领域:互联网传播,新闻理论,传播与中国问题。
职业简历
杜骏飞,1965年生,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互联网传播,新闻理论,传播与中国问题。1987年起任教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自1990年代末起致力于互联网传播研究。曾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及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2014-2019),并历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文科分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规划委员会委员。
2008年,杜骏飞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同年,领衔创办了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二级学会),并任创会会长。2009年起,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0年,曾担任
中美互联网论坛中方成员。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a Studies)任访问学者。2015年起,担任江苏省
哲学社会科学基地(江苏省社会舆情分析与决策支持基地)主任,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长,江苏省“紫金智库”互联网与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兼职教授。
2020年,杜骏飞获聘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任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发表
先后出版:学术代表作《弥漫的传播》(2002);国内第一部网络新闻理论著作《网络新闻学》(2001),第一部深度报道理论著作《
深度报道原理》(2000),及《
中国网络广告考察报告》《选秀》《公开时刻》《艺术中的传播》《
政府网络危机》等学术著作9部,出版教材3部,包括第一部全国多所院校联编教材《网络传播概论》(2004初版,2016第4版)。2018年,主编出版《全球智库指南》。
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篇、学术评论20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9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76篇。
多部学术著作入选“
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CBKCI)。《1994年以来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进展》、《复杂系统论:中国网络舆论研究的范式转向》等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虚拟社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等1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转载。曾被基于2006年至2018年5月中国知网收录论文数据的《全国高校学者中文期刊论文排行榜(新闻传播学)》列为该学科核心作者,也被2016年《新闻传播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列为新闻传播学最有影响力学者之一。
研究项目
两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03,2011)——200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与管理”,2011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此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200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2011),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重大委托项目4项(2001,2011,2013,2015)、一般项目1项(2015),国家网络空间研究院公开招标课题1项(2017)。
学术观点
自2000年起,在新媒体传播领域提出过“全时化”、“泛媒介”、“泛传播”、“泛层级”等学术概念,受到广泛关注。
先后发表“瓦釜效应”(2018、2007)、“新闻人本主义转向”(2017)、“流言止于公开”(2003)、“新闻学必须保卫社会”(2010)、“网络新闻价值观”(2001)、“新闻的傲慢与谦卑”(2010)、“传播学的解放”(2014)等学术与思想观点,引起关注,也促进了一些重要的社会共识与学术共识得以形成。其中:
1、“瓦釜效应”作为一种理论假说,用以指代新闻市场上的“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该观点最初由作者以《大众传播的瓦釜时代》为题,作为媒介文化批评发表于《南方周末》,后经学术期刊《新闻记者》摘编转载(2007),“瓦釜效应”一词进入大众视野。2018年,作者发表《“瓦釜效应”:一个关于媒介生态的假说》,对这一理论作了更详尽的阐述。
2、2003年非典事件爆发期间,在《南方周末》撰文倡导“流言止于公开”,发表论文《流言止于传媒的公信》(2003),引起学术界和思想界的高度共鸣,此后,继续通过论文《通往公开之路》(2008)、专著《公开时刻》(2008)(第一作者),努力推动这一观念成为传播危机治理的共识。
3、被下载及被引次数较高的论文包括:《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2009年);《丧文化:从
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2017);《框架效应》(2017);《传播学的解放》(2014)。
4、2018年,发表《新闻是人 新闻是人学》,在技术至上、机器崛起的传媒时代,倡导以人本主义转向克服新闻专业主义危机。
出版图书
文学发表
读书期间曾任南京大学南园诗社社长,后为南京“他们文学社”成员。现任“南雍社”负责人。先后在《今天》《他们》《作家》《钟山》《上海文学》《青春》等文学刊物及
报纸副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出版个人诗集《合唱团》(2003,
河北教育出版社,韩东主编“年代诗丛”);及《中国先锋诗选》(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等多部诗歌合集。
教育教学
2005年,主持的课程《网络传播》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1年,被评为南京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2017年,领衔报送的教学成果荣获南京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10月,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双创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长期致力于面向社会的人文教育,2016年以来已通过个人公众号推出950期(篇)在线公益人文课程(《杜课》)。
2016年起,负责南京大学文创平台建设,并成立在宁高校教师文创社团“南雍社”,并多次举办文创沙龙。2020年,与多所高校学者共同筹办致力于社会教育的“南雍书院”。
其他信息
2007年所创立的《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为该领域唯一学术集刊,已连续出版12年。2013年,该刊入选CSSCI来源集刊。
参考资料
杜骏飞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页.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