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语:Dương Tam Kha,生卒年不详),又称为
杨平王,
越南吴朝时期君主,本为
交趾统治者
杨廷艺的儿子。
吴朝君主
吴权去世后,杨三哥获取了权力,于945年至950年在位。其后,遭
吴权之子
吴昌文谋反废黜。
杨三哥是10世纪时期交趾统治者
杨廷艺的儿子,他的其中一名姊妹,是
吴朝君主
吴权的王后。据《
越史略》及《
大越史记全书》等史料所载,当吴权病重时,委托杨三哥辅助其子。及至吴权去世,945年,杨三哥篡位,僭称“平王”,吴权长子
吴昌岌惧怕大祸临头,逃到南册江(今属
越南海阳省),投靠茶乡(
金城县)的范令公家中隐居。杨三哥随即找来吴权第二子
吴昌文,收为己子。
杨三哥对吴昌岌穷追不舍,派指挥使杨吉利、
杜景硕到范令公处,“索取昌岌,凡三反命”,搜捕数回仍未果。范令公最后唯有“匿昌岌山洞间”,使杨三哥找不着。
950年,杨三哥派
吴昌文、杨吉利、
杜景硕三人征讨太平、唐阮二村的动乱。途中,吴昌文劝告杨吉利、杜景硕二人说:“我先王之德,治于民心,凡所施令,罔不悦从。不幸违弃群臣,平王自行不义,夺我兄弟之位,罪莫大焉。今又使我等征无辜之邑,幸而胜之则已,彼如不服,为之奈何?”二人认为有理,吴昌文便即时决定“还师揜袭平王”。结果吴昌文计成,执获三哥,“众欲杀之”,
吴昌文却认为“平王于我有恩,岂忍加刑?”最后,杨三哥被降为“张杨公”,以张杨一地为食邑。
关于杨三哥的名称,中国古籍《
宋史·外国列传·交阯》有这样的记载:“后有
杨廷艺、绍洪皆受
广南署,继为
交阯节度使。绍洪卒,州将
吴昌岌遂居其位。当中的“绍洪”大概是指杨三哥。此外,《
越史略》则称杨三哥“讳主将”,亦即把“主将”视作他的名。
越南封建时代史家黎嵩批评“杨三哥以外戚之亲,受托孤之寄,然废主自立,难逃篡弑之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