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敦颐
近代学者、费孝通的外公
杨敦颐(1860-1928),字粹卿,后号甦民。江苏苏州吴江人。近代学者。
人物经历
年少有志
咸丰九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1860年初),杨敦颐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府吴江县同里镇(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祖籍为江苏省苏州府震泽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
杨敦颐家境殷实,有碾米厂、油坊、田产等。
虽然幼年丧父,但杨敦颐从小潜心于学。在震泽县学入泮名册上便旁注为“府一”(苏州府一等)。
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省视学黄体芳主持的乡试中遴选为拔贡。
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甲辰恩科上考中举人。敦颐先生与同年拔贡的吴县曹元弼被称为“苏府二龙”。
成为学者
杨敦颐被派到镇江做学台,但不久便辞官不做,应聘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了一名编辑。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商务印书馆开始编纂《辞源》,杨敦颐先生参与了编纂。
人生结束
敦颐先生灵柩附葬在东十五都鬼卯圩(今吴江市同里镇东与罗星洲隔水相望)祖茔穆穴(右穴)。
出版图书
个人作品
《满夷猾夏始末记》,共12册,1912年1月出版。
编写了文字用书《汉字母音释》,经江苏省学务处鉴定后,用作小学堂教科书。
人物评价
费孝通:①“外祖父的国学底子很好,尤其在文字学方面很有造诣。”②“虽然外祖父的国学基础深厚,却不守旧,是个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
“儒而不迂,审世之需,通而不污,执德之枢。”
于右任:自称世侄,为先生写了:
《杨甦民先生像赞》:
昔在清季,洪飚扇海。六艺陵替,百家侘傺。
穆穆先生,其行孔迈。志洁行芳,巍然吴会。
晚岁说经,轶於齐鲁。英英伯子,相与游处。
携手登堂,春风时雨。孤愤书空,载吁载呼。
公曰伯子,奋斗与俱。异军崛起,创我民立。
公曰伯子,助汝奋笔。式昭德音,景行行止。
百编謦欬,廿年杖履。耿耿少微,忽陨层霄。
江枫无色,丛桂罢招。恭瞻遗像,敬肃清高。
如岳葱葱,如水迢迢。永言载拜,缅企维劳。
世愚侄于右任敬劳
苏州振华女校,在追悼会上的祭文与传:
祭杨粹卿先生文:
维中华民国十有七年岁次戊辰,冬十一月丙戌朔越五日庚寅。吴县振华女学校教职员暨诸生等,谨以清酌庶羞致祭于故校董杨公粹卿之灵曰惟
公世居笠泽,系出宏农,早岁孤露。备尝鞠凶,赖兄负翼,
俾以成童。下帷攻苦,文足三冬,师许式郑,古训是崇,
万言日试,名振黉宫,一郡九县,翱翔二龙,黄公謇赛,
当代儒宗,轺车持节,言迈江东,衔文知器,目为黄琮,
科逢拔萃,贡树斯充。爰来京口,整我士风,辅仁丽泽,
古学恢洪。六阅寒暑,弥勤琢砻。荆枝忽陨,遂返家衕,
度文门却扫,书味醇浓,周情孔思,是究是攻,鹅湖鹿洞,
辨析异同。天启新运,中外沟通,改弦易辙,朝野喁喁。
我公先觉,首辟蚕丛,敬教劝学,通商惠工。蕞尔江邑,
故步不封,山林以启,佥曰鬻熊,艰难家计,谋给餮饔,
琴美一舸,吴市赁舂,弦诵声协,桃李阴浓。岁维庚戌,
爱子戕胸,心怜误伤,请货真凶,赙金移账,拯此哀鸿。
雷鸣阴德,媲公于公。惟我女校,受惠无穷,追维曩昔,
竭智尽忠,董理校政,昕夕过从,设施学课,肆外闳中,
粲粲之子,如金在溶,达材成德,日见昌丰。引年退隐,
结庐吴淞,逍遥杖履,寿比乔松,如何不禄,遽促仙纵,
盛德不再,邈想音容。灵兮归来,鉴此微衷。尚餮。
振华女校教员、吴县顧建勋书《故校董杨先生传略》:
先生姓杨氏,讳敦颐,字粹卿,晚号甦民。江苏吴江县人,清光绪乙酉科拔贡生,丹徒县学教谕(注)。幼孤露,致力于学,少壮以治经、小学闻于时。在任六年,倡丽泽辅仁学会,诱掖后进,一时士风为之丕著。解官后益肆力于宋儒学案,以身体力行。为归十年之间,倡设安雅小学、群雅女学,集商会、置邮政、立戒缠足会于里中,时风气固闭,流俗骇笑,先生辄不介意。迨夫新政流行,而吴江一县彬彬称治,识者谓有先见之明。其后移居郡城,专心于教育事业。本校创设,深获资助。民国十年春董事会成立,推举为董事长。其于校政悉心规划,极惨淡经营之苦心,近因年迈,退老吴淞。书问往还,犹惓惓以校事为前提。且于临行时以藏弃之书籍数千卷,悉以贮诸本校图书馆,以备校生之阅读。其于本校可谓期望之殷,不遗余力己。十七年十一月卒于上海,寿七十岁。著有《汉字母音释》二卷行于世。教员吴县顾建勋谨撰。
敦颐先生的门生,甥婿严纪堃所撰挽联:
“论知遇是恩师论姻娅是长亲论德量器识尤件件高超旁及九章六法百家诸子公固自有千秋我毋庸赘;
问年寿则古稀问身世则全福问子女儿孙又个个秀拔只今歇浦风凄吴江月冷天不慭遗一老吾谁与归。”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5: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