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稷
四川大学中文系原系主任
林如稷(1902.8.27-1976.12.10),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教授。四川省资中县城内人。早年在四川读私塾、小学、中学,1919年夏随家到北京,次年入北京高师附中。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试写新诗和散文,发表在《晨报》副刊上。1921年考取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院,因爱好文艺,与陈翔鹤、冯至等人创办同人文艺刊物《浅草季刊》。1923年赴法留学,先后在里昂大学、巴黎大学选修法科、文科,自修法国文学等课程,经常邮寄文稿给《沈钟周刊》。1930年回国,次年到北京中法大学任教。1936年译成左拉的《卢贡家族的命运》。1937年秋日寇侵占北京后,拒绝中法大学的续聘回四川,到光华大学和四川大学执教。抗日战争胜利后,受陈翔鹤、沙汀等人影响,参加了当时的“反美蒋”、“争民主”的运动。1948年春帮助几个进步青年编综合月刊《民讯》。解放后一直在四川大学中文系执教,先后担任过系主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现代文学、写作实习、鲁迅研究等课程。1950年至1960年兼任过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曾被选为成都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四川省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四川省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在教学工作之余,先后写了些小说、散文和关于鲁迅研究的论文。此外还完成了描写清末四川大足县余栋成农民起义的电影文学剧本《西山义旗》。1960年患重病后在左手瘫痪,腿脚不灵的情况下,仍要求担任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后来又抱病参加了教学工作和《鲁迅小说选》的部分注释工作。
人物生平
林如稷,资中县人,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生。其父林冰骨,清末秀才,曾于1902年到日本留学,在日留学期间参加同盟会,回国后曾任同盟会四川分会负责人。林如稷少年时代深受其父的影响,接触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917年秋,林如稷考入成都联合县立中学。1919年春,他随父母到北京,在北京正志中学读书,后转入北京高师附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下,林如稷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小说《伊的母亲》、《死后的忏悔》,先后发表于1920年12月17日和1921年1月19日《晨报》副刊。其早期作品一开始就注意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大胆地揭露社会矛盾。他还积极参加进步学潮,经夏康农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4月,林如稷考入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院工预科,仍热心文学创作。1922年,林如稷作为发起人,同陈翔鹤邓均吾陈炜谟冯至等在上海成立“浅草社”,编辑出版《浅草》季刊,此刊共出4期,其中第1、3期由林如稷主编。在这期间,还撰写小说、诗歌、散文,大都发表于《浅草》季刊。其中小说《将过去》刻画了一个消极、颓唐但又不甘堕落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后被鲁迅编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1923年,林如稷参加中法通惠工商学院学潮,并被推选为到北京请愿的三位代表之一,因此被校方开除。旋即筹备赴法国留学。
1923年底到1930年6月,林如稷先后在法国里昂大学巴黎大学法科和文科听课,并自修经济史和近代法国文学等课程。在法期间,他支持同学敬隐渔鲁迅的作品翻译成法文,介绍给罗曼·罗兰主编的《欧罗巴》杂志。其中《阿Q正传》第一次被介绍到西方,并且得到罗曼·罗兰的高度评价。
1930年7月,林如稷归国。次年7月,由刘为涛杨晦介绍,任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教授,讲授经济史。
“浅草社”在1925年时改为“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后至第12期停刊。1933年,林如稷与杨晦等复刊《沉钟》,改为半月刊,从第13期(复刊号)一直出到第34期,1934年因战事而终止。复刊后的《沉钟》仍然每期都寄给鲁迅。“浅草社”、“沉钟社”先后存在11年,鲁迅盛赞:“沉钟社确是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在这期间,林如稷除写小说、散文外,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翻译。他翻译有左拉的长篇小说《卢贡家族的家运》(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重印)及匈牙利、苏联作家的小说多篇,刊载于《沉钟》。
1937年7月底,北平为日军侵占,林如稷于8月回成都。1938年秋,由周太玄介绍到四川大学经济系教经济史。不久,参加反对国民党官僚程天放任川大校长的风潮,愤然离职。后挂名为大康公司昆明分公司、成都分公司经理,实际从事左拉作品的翻译和评介工作。
1945年,林如稷在友人陈翔鹤、沙汀李劼人的影响和鼓励下,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的活动。1945年至1949年帮助华西协合大学几位进步青年编辑综合月刊《民讯》,该刊出至第5期被迫停刊。他还为进步刊物撰写短论、诗歌、杂文,曾将其旧体诗编选成册,名为《待旦室诗草》,以示对光明的向往。
1949年底成都解放,林如稷重回四川大学任中文系教授,教现代文学、世界文学史和写作实习等课程,并在1952年至1955年间任系主任。1950年至1960年间,他还兼任成都市文教局、文化局副局长。又曾任第一届成都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四川省人大代表,第三届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常委,四川省志编委等职。著有电影文学剧本《西山义旗》、鲁迅研究论集《仰止集》及文艺评论和散文数篇。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如稷身心遭受摧残,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写下了“莫言垂老贪微命,留待春来听杜鹃”诗句。1976年12月10日林如稷逝世。198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唐正序编选的《林如稷选集》,由艾芜作序。
参考资料
林如稷.中国作家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3 14:1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