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恂(?-1914年),字伯颖,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考取二甲进士,授翰林院
编修,历任浙江海宁、孝丰、仁和、石门、杭州等地方官员。
光绪十五年(1889年),林孝恂中己丑科考取二甲111名进士,被授
翰林院编修一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林孝恂开设石门县学堂。林孝恂十分开明,能接受西方思想。他为学具有务实倾向,谙熟医籍,即其例也。对后代教育亦具新观念,不分男女,一视同仁,私塾设置课程,国学
四书五经,新学天文地理,皆延聘名流启蒙,甚至聘请外籍师资教学英、日语,兼收并蓄,理念先进。
在“
秋瑾墓地风波”中,浙江巡抚
增韫向时任杭州仁和县令林孝恂打听
徐自华的事。林孝恂在石门做了6年知县,对徐家颇有好感,他的答复是:徐自华妇人之仁,物伤其类,
徐蕴华是女孩子,少不懂事,盲目附从。林孝恂轻轻地把事揭过了。
林孝恂为孙女
林徽因取名“
林徽音”,是根据一种“ 男楚辞,女诗经 ”说法。林孝恂从《
诗经·大雅》“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之句,给孙女取名“徽音”。“
大姒”即
太姒,传说她品德贤淑。林孝恂希望孙女像大姒那样拥有美好的品德。但这仅仅是寄托了林孝恂的一重期望,林孝恂还有一重期望——他希望接下来添几个孙子 。虽然林孝恂思想开明,但骨子深处还是传统的认为多子多孙,才是家族兴旺的表现。“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前一句赞美大姒的美好品行,后一句赞美文王子嗣众多。林孝恂给孙女取名“林徽音”,包含着他的两重期望: 既期望孙女拥有美好品德,又希望林家多子多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