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镜(1928年3月19日-2018年7月2日),男,汉族,
福建融侨集团的缔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团”两大股东之一。
人物介绍
林文镜说,第一次创业是为了摆脱家庭的困境,第二次创业是为了帮助家乡
福清脱贫致富。
1936年,林文镜随母亲离开
福州的福清市(当时叫福清县)的阳下镇,到印尼跟随父亲做生意。1945年,父亲去世,林文镜不仅承担起养家的重担,还从跑单帮开始闯入商海,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林文镜先后开办了20多家企业。后来,他与父亲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
林氏财团,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厂和水泥厂,在福州和重庆的项目更让他在房地产开发界声名鹊起。不过,在他眼里,家乡的富庶远比这些资产和名声更重要。拥有自己的矿山和船队,成为名震南洋的一代巨商。
个人简历
●1928年3月出生
●1936年,赴印尼
●1953年,参加华侨体育代表团回北京比赛
●1965年左右,成立华仁谊有限公司,后发展成林氏集团,并出任集团总裁。其后,建立印尼面粉厂和印尼水泥厂
●2005年底,“
冠捷”工业产值超80亿美元,融侨集团累计房地产
投资总额250多亿元
人民币,开发总面积已超过400万平方米
生平经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豪,却依然惦记着生育他的家乡——喝着小虫脏水的
福清市(当年是福清县)
阳下镇。“从1970年到1985年期间,在没有回国见面的情况下,林文镜向家乡乡亲汇款近亿元人民币。”有人曾统计出这样一个数据。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不能置家乡贫穷落后于不顾,否则就是失职,就是人生的失败。”这几乎是他的
座右铭。也正因为如此,在1987年,他回到家乡,第一件决定要做的事就是帮助家乡脱贫致富。他带领海外乡亲考察团,回到了阔别52年的故乡。时年59岁的林文镜毅然开启了他人生的第
二次创业,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改变家乡的奔波生涯。
林文镜记得很清楚,1988年,一家以出口为主、由他引进的
台资企业,因福清没有港口,所有出口货物都要经陆
路运往广州
再出口,
运输成本极高。为使这家企业不撤出开发区,林文镜个人为企业补贴了
运输费用达数百万美元。
1992年,在徒步500里海岸线发现可建设世界级大港的
江阴半岛后,他自掏巨资进行勘探、评估、规划。据专家预测评估,
江阴半岛可建100个1万吨至30万吨级的大型深水泊位,后方有500
平方公里的腹地,完全可建成一个世界级大港、国际
转运中心。
他在全县干部群众大会上承诺:“要用5年时间帮助家乡建一个年工业产值5亿美元的工业区。”而当时,福清全县
工农业总产值不过4.3亿元人民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林文镜在痴人说梦。之后,他把海外的事业全部交给他人处理,自己扎根家乡,默默耕耘,5年之后,不仅顺利地实现当初的承诺,建成产值5亿美元的工业区,到2000年,工业产值便突破了50亿美元。而如今,这个当年经济实力排名福建第58位的小县城,已经跃升到第2位,年工业产值突破700多亿元人 民币。
在他看来,那些在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新侨,由于在侨居国没有拿到
永久居留权,他们多将异域打工辛苦所得寄回家乡,而家乡亲人由于没有投资意识和办厂经验,往往将这笔
侨资挥霍一空。
林文镜估计,世界上的华侨中至少有1万亿美元的闲散资金,如能把这笔巨大的
游资吸引到祖国建设急需用钱的大项目上,让这些新侨们在建设家乡的同时,又实现
自有资金的保值和增值,这会让新侨与家乡的感情更为密切。也正因此,林文镜身体力行,在他的带领下,已有300多亿美元投入了
江阴海港、西部开发和三峡水利建设中去。
即便如此,林文镜还是感到依靠个人的带领,恐怕作用还不够明显,尤其是他的年龄和健康的压力促使他想寻求一个更好的吸引新侨资金的办法。“就在今年,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建立一个新侨银行。”林文镜很高兴。他正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推荐他的“新侨银行”。9月6日,上海召开的华商领袖圆桌会就是一个好机会,他说自己乐于做一个“大胆的代表”。
“我们可以合法广泛吸收新华侨的资金,利用各种方式参与国家建设。可能是100亿美元,也有可能1000亿美元,甚至是1万亿美元,这些都可以吸收进来作为一个
股本,既可以解决中国急需的建设资金,又可以使新侨的余资得到保值增值。”
而面对金融市场准入制度较为严格等问题,他摆摆手说:“这些都是技术问题,暂不用考虑,关键是要给新侨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人物逝世
2018年7月2日,著名侨领、融侨集团创始人林文镜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