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1803年12月11日—1869年3月8日),法国
作曲家,法国
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出生于
法国柯特·圣·安得烈,1869年3月8日在巴黎逝世。
演艺经历
1803年生于
格勒诺布尔的拉科特-圣安德烈,早年学过
长笛和
竖笛,后来又学吉他,但从未学过钢琴;
1821年他遵从父命赴巴黎进医科学校;
1822年申请学习音乐并开始创作歌剧;
1823年成为
勒絮尔的私人学生后,又创作了一部
清唱剧;
1827年在奥德翁剧院观看英国肯布尔剧团上演的《哈姆雷特》;进而迸发出对剧中扮演奥菲利娅的
爱尔兰女演员哈里特·史密森狂热的爱情;
1830年创作的《
幻想交响曲》,是最具
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体现了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理想,
副标题为“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自传式地描叙他对于史密森小姐的爱情,此交响曲于同年12月5日演出;这部交响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追随标题的五个乐章,交响曲提供了一个代表所爱的人的“固定乐思”,它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之中。
1832年12月他终于见到了史密森小姐,10个月后同她结了婚。在此后的几年中创作了一些他笔下最伟大的作品,其中包括《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在游学意大利期间构思创作的交响曲,它同样运用了“固定乐思”的手法)、《葬礼与凯旋》、戏剧交响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纪念亡灵大弥撒曲》等;
1841年他的婚姻破裂后,与歌唱家玛丽·雷西奥同居。随后的几年中他经常旅行,访问过
俄国、英国、
意大利;
1856年开始歌剧《特洛伊人》的写作,是晚期最重要的作品;
1858年完成歌剧《特洛伊人》,这部歌剧是柏辽兹的杰作,因规模过于庞大,在剧院上演的种种努力未能实现;
1860—1862年完成他的最后一部歌剧《
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后就再没写作;
1869年柏辽兹在巴黎去世。
主要作品
代表作有《
幻想交响曲》、《
葬礼与凯旋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管弦乐
歌剧
合唱曲
传奇剧
戏剧康塔塔《浮士德的责罚》等。所著《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被世人推崇为近代作曲
技术理论的典范。
书作
书作有《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1842年出版)、《音乐的怪诞》(1859年3月出版)、《回忆录》(1870年出版,1878年发行第二版,1881年再版,2017年再版)
名言
每个作曲家都了解如果忘记一个没机会记录下来的念头会有多么地愤怒和绝望。(Every composer knows the anguish and despair occasioned by forgetting ideas which one had no time to write down.)
人物评价
社会评价
柏辽兹身上反映了
法国资产阶级、小
资产阶级革命性衰颓时期的精神面貌,但这并不占主导地位。柏辽兹作品的主导方面是他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和对革命的炽热感情。
当然,对柏辽兹来说,理想和生活的前途毕竟是渺茫的,在他的作品中,也常常流露出对丑恶现实的不满、怀疑、愤慨以及对黑暗的揭露和讽刺。柏辽兹是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浪漫派作曲家和优秀的指挥家之一,他在评论工作中也显露出卓越的才华。但是,柏辽兹的一生是在物质生活困难和精神上极为悲惨中度过的。
作品评价
柏辽兹生前经常被批评为情感泛滥,乐曲效果过于嘈杂,事实上今天看来,正是柏辽兹开发了管弦乐团的丰富表现力,他把配器法提高到了一门艺术的高度。虽然在柏辽兹去世一百年之后,人们仍然主要关注他创作中“浪漫主义”的部分,甚至他的崇拜者如李斯特,瓦格纳,也主要关注的是他风格中超前于时代的戏剧性力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乐队丰富的表现力,事实上,柏辽兹的创作受古典主义的影响非常深,他的作品曲式严谨,即使长如歌剧《特洛伊人》(五幕,全本演出近五个小时),仍然保持着紧凑的结构和呼应。20世纪60年代末,音乐学者们和指挥家们不断地指出,在柏辽兹丰满华丽的音响当中,永远不缺少典雅纯正的旋律和对于强大的戏剧性力量的控制,柏辽兹的风格充满诗意,他极富创造力,大大改革了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方式以及管弦乐队的编制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具有贝多芬式的辽阔刚健的气魄,复调写作技巧精熟,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有他极其出色的配器法。
柏辽兹对
浪漫主义音乐影响深远,他的《幻想交响曲》指明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作道路,可以说是后来的标题交响曲和交响诗的样板。
作品特色
标题交响乐
在柏辽兹的音乐遗产中占首要地位的是
交响乐。他写了四部交响曲,其它管弦乐作品也不少。理论方面他的《
管弦乐配器法》很有影响。在他的作品里,直接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同时又表现了他的大胆革新,创作了自己新型的交响曲即在交响曲的开头和每个乐章都加上标题(有时标题写得很详细),使音乐与文学更为接近,力图将文学中所描写的生动而具体的形象,用
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使器乐的
表现力更加具体和深刻,这就是常被人们称道的“标题交响乐”。
标性内容
柏辽兹以标题交响乐与
古典交响乐相区别,强调音乐的标性内容,他认为标题是一种民主的要求,能使音乐得到普遍的理解。对他来说,没有内容,没有标题的音乐是没有的。为此,他以进步的艺术思想对狭隘、庸俗的艺术见解进行斗争,以新颖的
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当时法国激进的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复杂而矛盾的
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的“叛逆精神”,他大胆地扩大了乐队的配备,使交响乐获得新的音色和乐队效果,并在旋律、和声上踏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一切,对日后欧洲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荣誉成就
柏辽兹创作了很多
音乐作品,但他的一生却是在贫困饥寒中度过的,老年时又不幸丧妻丧子,终于悲惨地病逝于巴黎。但柏辽兹的名字同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及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相提并论,堪称法国浪漫主义三杰。
灵感来源
柏辽兹喜欢从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这也契合并影响着当时音乐家对于选材的偏好,他的管弦乐序曲《李尔王》,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喜歌剧《比阿特丽丝和本尼迪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剧作,戏剧康塔塔《
浮士德的劫罚》的灵感来自歌德,管弦乐序曲《海盗》,中提琴和乐队作品《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材于拜伦的作品,歌剧《特洛伊人》根据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自撰脚本等等;柏辽兹写了一本经典著作《配器法》,被称为是这门艺术的第一本和最重要的一本专著;除了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之外,柏辽兹也创作散文和音乐评论,并且受到广泛的称赞,他著有自传,如他在自传中所说,就如同一本小说一样曲折精彩,不过虽然他的经历的确非常丰富,他在写自传的时候也常有夸大之处。
创作风格
柏辽兹生前经常被批评为情感泛滥,乐曲效果过于嘈杂,事实上今天看来,正是柏辽兹开发了
管弦乐团的丰富表现力,他把配器法提高到了一门艺术的高度。虽然在柏辽兹去世一百年之后,人们仍然主要关注他创作中“
浪漫主义”的部分,甚至他的崇拜者如李斯特,瓦格纳,也主要关注的是他风格中超前于时代的
戏剧性力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乐队丰富的表现力,事实上,柏辽兹的创作受
古典主义的影响非常深,他的作品
曲式严谨,即使长如歌剧《特洛伊人》(五幕,全本演出近五个小时),仍然保持着紧凑的结构和呼应。20世纪60年代末,音乐学者们和指挥家们不断地指出,在柏辽兹丰满华丽的音响当中,永远不缺少典雅纯正的旋律和对于强大的戏剧性力量的控制,柏辽兹的风格充满诗意,他极富创造力,大大改革了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方式以及
管弦乐队的编制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具有贝多芬式的辽阔刚健的气魄,
复调写作技巧精熟,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有他极其出色的配器法。
柏辽兹对
浪漫主义音乐影响深远,他的《
幻想交响曲》指明了浪漫主义
标题音乐的创作道路,可以说是后来的标题
交响曲和
交响诗的样板;柏辽兹喜欢从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这也契合并影响着当时音乐家对于选材的偏好,他的
管弦乐序曲《
李尔王》,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喜歌剧《比阿特丽丝和本尼迪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剧作,戏剧
康塔塔《
浮士德的劫罚》的灵感来自歌德,管弦乐序曲《海盗》,
中提琴和乐队作品《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材于拜伦的作品,歌剧《
特洛伊人》根据维吉尔的史诗《
埃涅阿斯纪》自撰脚本等等;柏辽兹写了一本经典著作《配器法》,被称为是这门艺术的第一本和最重要的一本专著;除了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之外,柏辽兹也创作散文和
音乐评论,并且受到广泛的称赞,他著有自传,如他在自传中所说,就如同一本小说一样曲折精彩,不过虽然他的经历的确非常丰富,他在写自传的时候也常有夸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