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矶鸫
鸫科矶鸫属鸟类
栗腹矶鸫(学名:Monticola rufiventris)是鸫科、矶鸫属小型鸟类,体长20-25厘米。雄鸟上体呈辉亮的钴蓝色,两翅黑褐色,喉蓝黑色,其余下体栗红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背具黑色鳞状斑,下体棕白色密杂以黑褐色横斑,黑白相衬,极为醒目,特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形态特征
雄鸟从头到尾等整个上体亮钴蓝色,尤以头顶和腰最亮。上背和两肩沾黑。眼先、颊、耳羽、头侧和颈侧黑色。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与背相同亦为钻蓝色沾黑,其余翅覆羽和飞羽黑色,除最外侧两枚初级飞羽外,其余飞羽和覆羽外翈均沾钴蓝色。中央尾羽钴蓝色,外侧尾羽内翈暗褐色,外翈亦为钴蓝色,因而尾外表面亦为钴蓝色,尤以羽缘较辉亮,尾下表面则为黑褐色。下体颏、喉黑色而缀有蓝色,其余下体栗红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为栗红色。
雌鸟上体包括两翅和尾在内翈为橄榄褐或灰橄榄褐色,尤以头顶至后颈较灰,背具黑色次端横斑和灰白色羽缘,在背形成隐约可见的黑色鳞状斑,到腰和尾上覆羽黑色横斑变得较为清晰可见。翅褐色具淡色羽缘,内侧覆羽亦大多具横斑。尾褐色、外翈稍沾灰蓝色。眼先和眼周棕白色或乳黄白色,耳羽黑色具淡白色羽轴纵纹,其后有一棕白色或皮黄斑,颈侧皮黄色。下体皮黄色或棕白色,颏、喉纯乳白色,其余下体密杂以黑褐色横斑或鳞状斑。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色,脚铅褐色或黑褐色。
近种区别
相似种红腹矶鸫(Monticola philippensis)体型较小,下体颏、喉、胸均为蓝色,胸以下为栗红色;栗腹矶鸫仅颏、喉为蓝黑色,其余下体均为栗红色,据此可明显与之区别。
栖息环境
栗腹矶鸫在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中,尤以陡峻的悬崖和溪流深谷沿岸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及其林缘地带较常见。秋冬季多下到海拔2000米以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疏林和林缘地带活动,有时甚至进入到村寨附近的果园和人类房前屋后的树上。越冬在低海拔开阔而多岩的山坡林地。
生活习性
行为: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见集成小群。多停在乔木顶枝上,尾上下来回摆动,偶尔也将尾呈扇形散开。主要在地上觅食,也在空中捕食。繁殖期间常站在高树顶端长时的鸣叫。
食性:主要以甲虫金龟子蝗虫蚱蜢毛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蜗牛、软体动物、蜥蜴、蛙、水生昆虫和小鱼等其他动物。
分布范围
世界
存在(居住地):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存在(繁殖地):巴基斯坦。
中国
在中国分布于西藏南部(聂拉木、错那、通麦、吉隆)、云南(西北部丽江、西部腾冲、盈江、龙川江、龙陵、凤庆、景东、西南部沧源、南部勐海、东南部蒙自)、四川(东北部万源、东部达县、万县、中部成都、南部宜宾、乐山、西南部凉山、西昌)、贵州(西北部威宁、西南部兴义、兴仁、南部望谟、东部江口、雷山、北部绥阳)、湖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和西沙群岛。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悬崖或岩石缝隙中,也在石头下或树根间的洞隙中营巢。巢呈杯状,结构较粗糙,主要由苔藓、细枝、枯草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和细草根,通常隐蔽很好。每窝产卵3-4枚。卵乳白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卵为钝卵圆形,大小为24-29毫米×19-21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雏鸟晚成性。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定,但据报道,该物种在中国的种群估计为大约100-10000对繁殖对,大约50-1000只个体关于迁徙和大约50-1000只越冬个体(巴西,2009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2 20:5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