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矶鸫(学名:Monticola philippensis)是鸫科、矶鸫属小型鸟类,体长20-22厘米。雄鸟上体从头到尾蓝色,下体颏、喉、胸蓝色,胸以下栗红色。雌鸟上体蓝灰色,下体棕白或淡茶黄色、具黑褐色横斑和圈状斑。特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动物学史
有关红腹矶鸫的分类和亚种分化,尚有不同意见。Vaurie(1959)、Cramp(1988)基于红腹矶鸫和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us)在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繁殖分布重叠,彼此能自由交配繁殖的原因而将红腹矶鸫(Monticola philippensis)归入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us)作为一亚种,这一意见得到了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多数人的支持(Howard and Moore 1991;De Schauensee 1984;lmkipp et al. 1996;郑作新 1996,1994;郑作新等 1994)。然而Stepanyan(1990)则认为红腹矶鸫可能是一独立种,主张从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us)分出来,恢复其独立种地位。《中国鸟类志》编者也认为,红腹矶鸫和蓝矶鸫在形态上明显不同。二者的繁殖分布区,据中国几十年来的调查,并不是像Vaurie(1959)、Grarap(1988)所认为的那样在中国南部和西南部重叠,红腹矶鸫(Monticola philippensis)主要繁殖于中国东北、日本、朝鲜和俄罗斯远东一带,在中国最南到山东半岛和山西、河南等华北地区,往南均为旅鸟或冬候鸟;而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us)则繁殖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华南和西南地区,主要为留鸟,二者繁殖分布区并不重叠,亦无明显的中间类型或杂种的证据。因此认为,恢复红腹矶鸫(Monticola philippensis)的独立种地位是恰当的。
形态特征
雄鸟夏羽前额、头顶、后颈、背、肩、腰一直到尾上覆羽等整个上体以及头侧、颈侧、颏、喉和胸概为蓝色而富有光泽。眼先近黑色。
尾羽黑褐色或黑色,
外翈羽缘蓝色。翅上小
覆羽和中覆羽亦为辉蓝色,其余翅上覆羽黑褐色,外翈羽缘缀蓝色并微具黄白色端斑。
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蓝黑色,
次级飞羽大多微具白端。下体颏、喉、胸辉蓝色,胸以下栗红色,翅下覆羽和腋羽亦为栗红色。秋季以后的
冬羽头部蓝色具淡褐和暗褐色羽端,其余上体部分具黑色亚端斑和灰色横斑。下体红色具黑色亚端横斑和淡灰色横斑。经过整个冬天的磨损,直到春天,这些黑色亚端斑和灰色端斑才被完全磨损掉而恢复了上体的纯蓝色和下体的栗红色。两翅和尾黑色具窄的淡色羽缘。
雌鸟上体从额到上背褐灰色或橄榄褐色、具有不明显的黑色横斑,下背至尾上覆羽灰蓝色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两翅和尾黑褐色,翅上小覆羽灰蓝色,中覆羽、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或黑色,各羽均具灰蓝色羽缘和白色端斑。尾黑色,羽缘亦为灰蓝色。眼先污白色,颊、
耳羽暗褐色微缀白色细点斑。颏、喉、喉侧、上胸和胸侧白色或淡棕白色,各羽均缘以圈状黑斑,有时在颏、喉部中央无斑杂,几纯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或淡皮黄色、密被黑色横斑。尾下覆羽淡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亦为淡棕色杂有黑色横斑。
雄性幼鸟上体淡蓝色或淡灰蓝色,额至背、腰具窄的黑色端斑和棕白色亚端斑或斑点,翅和尾具棕白色端斑。颏、喉蓝灰色具黑色端斑和棕白色亚端斑,胸以下栗棕色。雌性幼鸟上体灰褐色。
近种区别
相似种
栗腹矶鸫(Monticola rufiventris)雄鸟上体钴蓝色,颏、喉黑色,其余下体栗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颈侧有一乳黄色斑,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密杂以黑褐色横斑。蓝矶鸫和红腹矶鸫也很相似,有的甚至将它们视为同一种,但
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us)雄鸟通体蓝色。下体无栗红色;雌鸟上体为暗灰蓝色,背具黑褐色横斑,下体铅灰蓝色或铅灰褐色、具黑褐色和棕白色杂斑。区别明显,野外不难鉴别。
栖息环境
红腹矶鸫主要栖息于多岩石的
山地森林中,尤喜山区河流、溪涧和湖泊沿岸及其附近的岩石森林地区,也栖息于溪流岸边的裸岩上或高大树上,有时也见于海滨多岩石的山地和附近的山林中,甚至出现在城市公园中的树上或高大建筑物上。
生活习性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多活动在树上或林下灌丛中,也在岩石上和地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也突然飞向空中猎食昆虫。
迁徙:红腹矶鸫在中国东北和华北一带为夏候鸟,在中国长江以南为冬候鸟或旅鸟。每年4月末5月初从南方越冬地迁来中国东北和华北一带繁殖,9月中下旬开始南迁。
食性:主要以
金龟子、
甲虫、
蝼蛄、
蛾、
毛虫等
鞘翅目和
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
蜘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分布范围
世界:繁殖于中国、俄罗斯远东乌苏里和滨海边疆区以及朝鲜等地,越冬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一带。
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吉林长白山,辽宁丹东、东沟、大连、金县、营口、鞍山、义县、绥中,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南部赤峰,河北,北京,河南,山西,山东(繁殖鸟);迁经或越冬于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广西、云南、贵州、四川以及海南岛和台湾。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主要营巢于山崖岩石缝隙间,巢呈碗状,主要用细树枝、枯草、树皮和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须根等材料,有时还垫有少量羽毛或兽毛。每窝产卵3-6枚。淡蓝色、偶尔有的被有少许淡红色斑点,尤其是在钝端,大多光滑无斑而富有光彩。卵为近卵圆形或卵圆形,大小据30枚卵的测量平均为25.5毫米×20毫米(La Touche1925-1930)。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留巢期约1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