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官碑
东汉时期篆书向隶书过渡书法碑刻
《校官碑》是刊刻于东汉光和四年(181年)的一方碑刻,全称“校官之碑”,又称“潘乾碑”“校官潘乾碑”“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溧阳校官碑”“高淳校官碑”“固城校官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由篆书隶书过渡的书法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碑刻内容
释文
(碑额)校官之碑
盖汉三百八十有七载,□□□于□□□□铭功,著斯金石。畀诔曰:┘溧阳长潘君讳𠃵,字元卓,陈国长平人,盖楚太傅潘崇之末绪也。君禀┘资南霍之神,有天□德之绝撡,髫髦克敏,〔志〕学《典谟》。祖讲《诗》《易》,剖演奥┘𡎐。〔外〕览百家,众推挈圣。抱不测之谋,秉高世之介,屈私趋公,即仕佐上。┘郡位既重,孔武赳著,疾𢙣义形,从凮征暴,执讯获首。除曲阿尉,禽奸戋┘猾,寇息譱欢。履菰竹之廉,蹈公仪之絮。察廉除兹,初厉清肃。赋仁义之┘风,修□□之迹。垂化放虖岐周,流爱双虖□□。亲臤宝𣉻,进直𨓆慝。布政┘优优,令仪令色。狱𣞣呼嗟之冤,𡐨无叩匈之结。矜孤颐老,表孝贞莭。┘重义轻利,制户六百。省𣞣正繇,不责自毕。百姓心欢,官不失实。于是远┘人聆声景附,乐受一廛。既来安之,复役三年。惟泮宫之教,反失俗之礼,┘构修学宫。宗懿招德,既安且宁。干侯用张,𠥣豆用敶。发彼有的,雅容𢍁┘闲。钟磬县矣,于𦙃乐焉。乃作叙曰:┘翼翼圣慈,惠我𦺙蒸。贻我潘君,平兹溧阳。彬彣赳武,扶弱抑彊。□刈骾┘雄,流𢙣显忠。咨疑元老,师臤作朋。修学童冠,琢质绣章。实天生德,有汉┘将兴。尚旦在昔,我君存今。即此龟艾,遂尹三梁。永卋支百,民人所彰。子┘子孙孙,卑𠇍炽昌。┘
光和四秊十月己丑𦍤,廿一日己酉造。┘
(说明:□,表示一个无法确认的字;〔〕,表示补字;┘,表示分行。)
创作背景
据碑文记载,潘乾字元卓,陈国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人,曾任曲阿(今江苏丹阳市)县尉,后被举为孝廉,升任溧阳县长。就任溧阳县长后,潘乾立即着手整顿社会秩序,严厉打击土豪劣绅,放逐地痞恶棍,奖赏社会贤达。同时,同情孤寡,保养老弱,减轻劳役,鼓励农耕,从而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兴旺起来。当时,正值东汉后期,朝廷腐败,外戚、宦官专权,天下动荡不安,黄巾农民大起义正在酝酿之时,外地人纷纷移居境内,潘乾又给他们免役三年的优惠待遇,全县人口顿时增编600户。此外,潘乾构修学宫,兴办学校。东汉光和四年(181年),溧阳县丞赵勋等曹属为歌颂潘乾治县政绩而立《校官碑》于县治固城学舍前。
艺术鉴赏
结体
《校官碑》的结体以方正为主,方正严谨,略有篆书遗风,字形端庄,力度外张,求强雄之势,笔画粗细变化较大,笔意古朴,藏收有度,厚重与纤细和谐统一,主要具有四个特点。首先是方整中带扁,如“冠”字虽然整体上看是方形的,但是单独看时字形稍带扁。其次是空间舒朗,如“百”字的倒数第一横和倒数第二横之间空白要明显大于其它笔画,说明书家在有意识地求变,努力让字显得不平庸;“的”字处理显得非常到位,没有写的过大或者过紧。再次是重心下移,如“资”字下方两点写得很短小,与上面的结构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重心下移,字形拙味更浓。最后是平中见奇,如“长”字的结体表面看上去字很稳,但细看时会发现整个字其实是三角形的姿态;“作”字笔画虽然不多,但是偏旁的竖故意拉长造成字形的变化。
章法
《校官碑》的章法采用了紧密的布局形式,文字上下左右均采用密不透风的布局,但前部茂密,后部采用另起行或者留空的方式书写,因分段分列留有空隙,使得密处不透风,舒处可走马,解决了视觉上的单调感,丰富性大大增强,节奏明显,分布自然。
作品评价
清代书法家方朔:字体方正淳古,有西京篆初变隶风范。东京中唯《衡方》《张迁》二碑如其结构。(《枕经堂金石跋·卷三·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跋》)
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方正古厚,已导《孔羡》之先路,但此浑融,彼峭厉耳。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又按此碑与《武荣碑》,石之宽广,字之大小,格之高古,皆相若,而各擅胜场处,则《武荣》之风华掩映,此碑之气韵沉雄,可称二绝。(《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一·汉·校官潘乾碑》)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丰茂则有《东海庙》《孔谦》《校官》。(《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
历史传承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一说南宋绍兴十一年,即1141年),溧水县尉喻仲远(字居中)在固城湖之滨(一说固城湖中)发现《校官碑》,后派民夫将《校官碑》连同碑座一起运至溧水县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溧水县令陈嘉善将《校官碑》竖于县署的后花园内保护起来。
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兵攻下溧水,溧水官廨毁于战争,《校官碑》处于废墟之中。元代元贞元年(1296年),升溧水为州。次年(1297年),知州仪武义于旧址重新创建治所。其时《校官碑》立于何处,未见记载。元代至顺四年(1333年),单禧来任溧水文学掾,见《校官碑》立于孔庙大门右,和曹国杰将洪适的释文与碑对照,又释出八字,于《校官碑》之侧刻《汉校官碑释文》。
元末,孔庙毁于兵焚。明代洪武初年,知州邓鉴在原址重建孔庙,至明代洪武七年(1374年)完成。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年),洪水泛城,荡民居,儒学亦被冲毁,县令陈光华将孔庙迁至小东门外城陛庙东北的香山观旧址。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为防倭寇,溧水建造石城。石城完工后,于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将孔庙迁至县城大西门与小西门之间的朝元观旧址。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因孔庙地势下湿,每苦积潦,复将孔庙迁至城陛庙东北旧址。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校官碑》被搬进孔庙。此前,《校官碑》是否随孔庙迁移,未见记载。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知县赵钺因雍正以来,溧水无一人登科第,听从形家之言,将孔庙又迁至大东门内元代孔庙旧址,《校官碑》随之搬迁。之后,《校官碑》因孔庙的被毁再次卧于荆棘之中。清代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司铎程与九寻得《校官碑》,将其搬进溧水县署。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起重修孔庙,至清代光绪三年(1877年)工竣,又将《校官碑》复立于孔庙,丁维诚有《汉溧阳长潘君元卓校官碑歌》记其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校官碑》在孔庙西山墙外瓦屋内。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夏季,溧水私立伯纯初级中学在城陛庙复校,校长李谦益把《校官碑》搬到了城陛庙。次年(1943年),溧水私立伯纯初级中学迁到城东的炎帝庙,《校官碑》随之迁到炎帝庙万年台(戏台)下。
1957年初,《校官碑》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8月中旬,江苏省博物馆筹备处(设在江苏苏州)派人到溧水起运《校官碑》,拟运到江苏省博物馆筹备处陈列。途经南京时,被江苏省文管会得悉,报告江苏省文化局后将《校官碑》留存江苏省文管会中。1958年,《校官碑》与《汉校官碑释文》被一并运到江苏省博物馆。同年,因江苏省文管会、江苏省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合并,又将《校官碑》运回南京。1959年9月,入藏南京博物院。
版本信息
《校官碑》的拓本主要有4种:①明代拓本。末行“四”字未泐损。②清初拓本。末行“光”字末笔已损。③清乾嘉年以后拓本。末行“四”字上下已被石花包围。④清末拓本。第三行“有天”二字已被石花泐连,“天”字已泐成了“夫”字形。第十一行“构”字左旁上部笔画已泐损。第十二行“闲”字上部笔画已泐损,并连及穿孔下的石痕。末行“四”字已大损,仅存右下角少许笔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7 21:17
目录
概述
碑刻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