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纸呈淡黄色,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可见明显的
纤维结构,明清及民国时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
书册,基本上以桑皮纸作为书页,外表美观,手感好。桑皮纸古时一直用于高档书画、高级
装裱用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也有广泛应用。 桑皮纸纸张按质量分为四等,一、二等厚而洁白为高档
书画用纸,三、四等薄而软。
遗产信息
遗产编号:Ⅷ-70
桑皮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安徽王柏林
遗产级别:国
桑皮纸,起源于汉代。其以桑树皮为原料,故称桑皮纸。古
皖国(今安徽)及新疆等地出产。古皖国(今
安徽)气候炎热,水土资源丰富,宜于农桑,自古民间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桑皮纸是用当地的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一种纸。桑树遍野,为桑皮纸的制作提供了原料保障。桑皮纸,最大特点是柔嫩、防虫、拉力强、不褪色、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装裱、包扎纸币、制伞、制鞭炮和文化工艺品。
历史渊源
有着千年历史的
桑皮活化石造纸工艺,是人们了解
纸文化历史的一个窗口。桑
皮纸, 起源于汉代。其以桑树皮为原料,主要产于中原。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安徽古皖地区就生产皮纸,迄今已有1800年历史。该纸因时代而名,称为汉皮纸。古时生产的桑皮
书画纸销往印度、日本等国家,定名为“书画纸”,俗称“
仿宣纸”。 因为桑皮纸纯正的纤维构造及其特殊的香气,可防
蛀虫叮咬,故此桑皮书画纸既是书法美术理想的
文房一宝,又是出版复印难能可贵的纸张。
1908年英国人斯坦因在和田城北100公里的
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发现了一个桑皮纸做的
账本,上面记载着寺院在当地买纸的情况。以及
善存于世的
维吾尔文典籍《诺毕提诗选》、《维吾尔医药大全》《古兰经》
手抄本等,这说明,早在唐代,桑皮纸的书画用途就已经流经西域,传播
世界各地,广为使用。
制作工艺
桑皮纸规格分“大汉、
中汉、小汉”三种,全为手工工艺生产。桑树是
落叶乔木,它的茎皮纤维韧长且有
牢度,一度说来,
山桑、条桑、白桑都可以用作造纸的原料。这种纸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色泽洁白,纹理美观,墨韵层次鲜明。轻薄软绵,拉力强,
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又称为棉纸。
桑皮纸质地纤维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光而不骨,
吸水性强,不腐虫不腐蚀,桑皮纸含100%纤维,没有任何其它原料,纵向拉力5000下,横向拉力3000下,重量达46克左右桑皮纸手工制作工艺是传统
手工纸的典型代表。
桑皮纸的制作工艺总共有72道工序之多,早在汉代,迄今1800多年前,匠人们在简陋的作坊里辛勤地劳碌着。匠人们造纸时,先将桑树枝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剥去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里层白色的
树皮,将其放入加满水的大铁锅中煮,边煮边搅,一直到树皮煮熟软烂,在场地里晒干,这只是第一步。在丰水季节,人们将这些晒干了的树皮取出,用清水进行长时间的浸泡,捞出后再用沸水进行24小时的蒸煮。煮烂后的桑树皮被放置于打浆池内,完全用人工将树皮打细、打碎至絮状。絮状的桑树皮随后被放于
捞纸池内,匠人向内添加一种神秘的药水。用
帘架将已分解均匀的纸浆捞起,纸浆充分地吸收在模具上,一张桑皮纸已初步成形。此时再送往烤房内用火焙干,成品桑皮纸就这样造出来了。整个造纸工艺流程一般20多天,全
手工操作,纸张的均匀、厚度、添加药水的分量等要领基本上就靠经验、眼力、熟练度等掌握。从数十张桑树皮到一张桑皮纸,至少要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薄薄的一张桑皮纸得来不易。古皖桑皮纸制作技艺是古人集体的研究成果。
先把桑树皮放在水中泡三四天直到发软,再按100斤桑树皮30斤石灰的比例放入石灰,在木桶中放一夜;然后倒在一个大铁锅里,用
泥封得严严实实的,烧一天一夜。这样,桑树皮就皮肉分开了。再用疏
口布、
笋壳、稻草三层包住,用力踩踏,将树皮的渣滓踩出后呈纤维状,捞出桑树皮纤维,放到溪水中冲洗干净,把纤维拉起备用。再在溪中筑起一口塘,将纤维放在塘里面漂洗几天几夜,弄成一个个团,绞
干水,用木榔头捣烂;再用镐刀镐碎,放入袋中用竹杆捣,再放入
水缸中洗;然后用稻草
灰水漂白,用木棍反复捣清后漂上一天一夜。将所有杂质都清洗干净;当夜把材料沥出来,放到溪水中让流动的溪水漂清,最后均匀地铺到
帘子上。这样做出来的皮纸横丝
直丝纵横交错,细密得当,就像撕开的
蚕茧,非常适合
柿漆的浸润。
桑皮纸曾广泛地用于民间。因为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制作桑皮纸曾成为一些人谋生的技艺,出现过大量制作桑皮纸的
专业户。这门技艺也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
传承意义
桑皮纸非常古老,如今在地球上幸存的也屈指可数。它曾经一度是造纸行业的主角,因为它结实而有韧性,被古人用于书画、印钱、制扇、书籍等等。与桑皮纸相关的器具制品有:
大锅,木棰,搅棍,纱框。
桑皮纸在明清时期还非常盛行,直至20世纪40年代,很多书画大家用纸用的都是桑皮纸。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桑皮纸曾经的辉煌已经暗淡,它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20世纪50年代以后,桑皮纸已经完全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没有
市场需求,制作桑皮纸的匠人都已转业,他们的子孙也没有继承这门技艺的愿望。
桑皮纸有幸成为故宫大修特选材料后,这一民间绝活受到世人关注,为纯手工制作桑皮纸
传统技艺的抢救和振兴带来新机遇。桑皮纸在传统书画创作以及古画修复方面是其它机器产品所不能替代的,它的
科学价值、
人文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尤其重要。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随着
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从业人数和生产规模很小的纸坊,难以抗衡市场激烈的竞争;知晓桑皮纸手工技艺的人很少,熟练并精通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传承千年的绝活濒临灭绝。保护桑皮纸古老技艺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文物保护
唤醒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的记忆,得益于故宫大修。自2002年起,故宫对内部装饰进行修复,其
倦勤斋内
通景画的修缮,必须完全按照传统
工艺流程进行。倦勤斋通景画是全国范围内留存规模最大的内装饰通景画,一共70余张约170平方米。那层贴裱在画面背后的是
乾隆“
高丽纸”,找到与之材质相同的纸是这次修复的关键。为了寻找这种材质的纸,两年来,故宫专家跑遍了国内外的许多纸张产区都没有找到。为了寻找桑皮纸,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
曹静楼等专家,花了很长时间在国内以及韩国苦苦寻觅,均未有结果。因安徽的
手工造纸工艺在历史上很著名,其间曹静楼曾五次来安徽寻找,均失望而归。2005年9月,曹静楼第六次来安徽寻访桑皮纸,安徽
大别山区的王柏林揭了“皇贴”。
岳西农民王柏林是岳西一位地道的农民。正是他在桑皮纸槽间“顽固”地坚守,才留住了桑皮纸手工制作的千年工艺,得知故宫专家世界范围寻求特选
古纸材料后,重新操起了单传七代的手工造纸绝活,造出样品送往北京候选。
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他的桑皮纸进行检验,结果均达到了
标准值。其
耐折度更是高达9000多次,是
人民币用纸的3倍。专家们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王柏林手工造出的100%纯桑皮纸堪与乾隆年间的
高丽纸相媲美。因此,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决定选用王柏林生产的桑皮纸,请他专供故宫博物院用纸。
传统工艺制作的桑皮纸被故宫选用后名声大噪,日本、韩国及世界范围书画爱好者闻讯后赶到中国,一睹桑皮纸的真彩,纷纷感叹赞誉几近失传的桑皮纸造纸文化在王柏林的身上得以传承保存。这一民间绝艺重为世人关注。生产桑皮纸的特定材料、独特工艺中蕴含着的科学原理、
文化传统,凸显了它不能为工业造纸所替代的
人文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桑皮纸有幸成为故宫大修特选材料后,这一民间绝活受到世人关注,桑皮纸
生产工艺流程中使用的特定材料、采用的独特方式、添加剂的量等都蕴含着科学原理,其生产工艺也折射出祖先们生产生活的一种状态和发展进程。桑皮纸在传统书画创作、修复方面是其它机器产品所不能替代的,它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尤其重要。保护桑皮纸古老技艺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
文化部确定,安徽王柏林为该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中国书画历史悠久,桑皮纸背负传奇,这两个
文化瑰宝交汇、相融于一体。在承载了我国传统造纸技艺和中国书画
传统艺术的浓厚历史
文化底蕴,而且通过将桑皮纸所蕴含的历史
文化特质与现代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在传统
书画用纸上呈现出时代艺术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