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镇,隶属于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县,地处安化县东南部,东与
清塘铺镇接壤,南与娄底市
新化县田坪镇毗邻,西与
乐安镇、
江南镇、
娄底市新化县
圳上镇相连,北与
仙溪镇、
滔溪镇为邻。区域面积286.6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梅城镇常住人口为76051人。
历史沿革
宋熙宁五年(1072年),建安化县。
民国时期,属安化县常丰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安化县第一区、八区、梅城区。
1958年,建立梅城公社。
1981年1月,恢复梅城镇。
1987年1月,沏泉乡并入梅城镇。
1996年1月,东华乡、田心乡并入梅城镇。
2006年1月,栗林乡并入梅城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8年,将81个村合并为34个村。
2011年,梅城镇下设东街、南街、西街、北街等4个居民委员会,松山、栗林、柏树、长安、双富、江湾、栗星、云河、龙安、良将、三里、,十里村、鹿角溪、建樟、茅田铺、岩溪、大湾塘、兴茶、中田、双江口、铺坳、苏梅、清水、黄泥、杨高、紫云、梁乙、望城、东村、南村、西村、南桥、道观、启安34个村。共18个居民小组、740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梅城镇辖5个社区、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西正街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梅城镇地处
安化县东南部,东与
清塘铺镇接壤,南与
娄底市新化县
田坪镇毗邻,西与
乐安镇、
江南镇、娄底市
新化县圳上镇相连,北与
仙溪镇、
滔溪镇为邻。区域面积28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梅城镇境山脉分属
芙蓉山山系、
九龙池山系,呈南北走向。山势西北高东南低落差达847米。大部分地区为中山丘陵区,杂有两块小盆地。最高峰位于松石岩海拔1019米,最低十里村海拔169米。
气候
梅城镇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
气温16℃,年平均
降雨量1416毫米,平均
无霜期280天。1949年以来,以1961年7月23日气温最高,为42℃。
水文
梅城镇境内属
资水水系。有洢水、漳水、梅子溪等。洢水属资水一级支流,发源于乐安镇放马寨,从梅城镇龙安村入境,十里村出境,境内河道长11千米。
自然灾害
梅城镇主要
自然灾害有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1954年6月,洢水陡涨,沿河街道水深2尺,镇境内300多亩稻田颗粒无收。2008年1月13日,梅城镇遭受严重的暴雪、冰冻灾害。受灾人口达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万元。
自然资源
梅城镇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烟煤、石煤、石灰石等矿藏。煤储量约310万吨,主要分布在原田心乡,石灰石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原栗林乡、田心乡。传统的土特产有棕、竹、木、茶、花生、漆等。
人口
2011年末,梅城镇辖区总人口11.5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0500人,城镇化率35.2%,另流动人口32883人。总人口中,男性59912人,占52%,女性55303人,占48%。14岁以下15873人,占13.8%,15~64岁74109人,占64.3%,65岁以上25233人,占21.9%。总人口中
汉族115032人,少数民族183人。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为11.2‰,人口死亡率为6.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
2017年末,梅城镇常住人口99593人。
根据安化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梅城镇
常住人口为76051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9.74%。
经济
综述
2011年,梅城镇
财政总收入518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完成营业税1030万元,比上年增长29.6%;企业所得税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增值税完成1461万元,比上年增长0%;个人所得税324万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财政收入860元,比上年增长10%。2011年财政总支出488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590元。
2019年,梅城镇有工业企业61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9个。
农业
梅城镇有农业
耕地面积56199亩,人均0.8亩;林地265000亩。2011年
农业总产值21298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业增加值17038万元,占生产总值的20.1%,
粮食作物以
水稻、
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2252吨,人均320公斤,其中水稻18069吨,红薯1251吨,玉米195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木瓜、中药材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26370亩,产量2168吨,其中花生549吨,菜籽1607吨。蔬菜种植18610亩,产量28834吨。种植水果80公顷,年产600吨,主要品种有木瓜、杨梅、李子、柑桔、桃子、梨子等,其中木瓜年产量500吨。
2011年,梅城镇生猪饲养量21万头,年末存栏8万头;羊饲养量8万只,年末存栏5万只;牛饲养量3万头,年末存栏2万头;家禽饲养量110万羽,上市7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9440吨,其中猪肉6506吨,牛肉1399吨,羊肉472吨,禽蛋1063吨。畜牧业总产值381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
2011年,梅城镇人工造林1860公顷,其中用材林979公顷,经济林783公顷,竹林98公顷。农民住宅四旁植树10万株,活立木积蓄量56.7万立方米。挂牌名贵树木有5种,现存33株。2011年水库、鱼塘养殖面积2800亩,产量1500吨。渔业总产值10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5%。2011年拥有各种大型农业机械2789台(辆)。
工业
2011年,梅城镇
工业总产值7396万元,比上年增长8%;工业增加值1834万元,比上年增长7.1%,占生产总值的17.3%。有
工业企业25个。
商业
2011年,梅城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4亿元,比上年增长7%;集市贸易成交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共有商业网点1707个,从业人员4062人。
金融
梅城镇共有
中国农业银行、
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金融机构3家,营业网点3处。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各项贷款余额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梅城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751人,专任教师114人;小学12所,在校学生5203人,专任教师313人;小学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学生2771人,专任教师23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
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4655人,专任教师329人。
文体事业
1991年11月,梅城镇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3097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46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农村电影队6个,年放映2012场次,观众21万人次。
2011年,梅城镇有体育社团46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9人。有14个村(居委)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常住人口的30%。
2011年末,梅城镇有文化馆1个,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6个,总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共藏书60.8万册。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9人;2011年总收入22万元,比上年增长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梅城镇有
医院4所,
村卫生室97所,个体诊所20所。病床76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4张。专业卫生人员276人,其中执业医师209人,执业助理医师67人;注册护士26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人、执业(助理)医师1.8人、注册护士2.3人。2011年诊疗13万人次,住院手术10677台次,出院病人6.2万人次,病床使用率100%。
2011年,梅城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5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3万人,参合率94%,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平均住院补偿率67%,实际补偿率50%;孕产妇死亡率为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1‰、0.5‰、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免费婚检率100%,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梅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62户,人数1050人,支出173万元,比上年增长29.9%,月人均152.6元,比上年增长12%;城市医疗救助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13人次,共支出2.61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城镇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2人次,支出1.3万元,比上年增长2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61户,人数2594人,支出190万元,比上年增长35.9%,月人均76.47元,比上年增长35.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5人,支出6.6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28人,支出77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农村医疗救助1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72人次,共支出18.26万元,比上年增长28.4%;农村临时救助472人次,支出21.78万元,比上年增长8.7%。
2011年,梅城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9162人次,紧急转移安置380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950公顷,倒塌房屋518间,直接经济损失2200万元,救灾支出51万元,比上年增长9.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46人,2011年抚恤事业费支出267.8万元,比上年增长29%。社会福利事业费72万元,比上年增长11%;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50张。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梅城镇有邮政网点4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345千米,投递点145个,村级通邮率达100%。2011年报纸期发数3318份,杂志期发数11256份。2011年末共有固定电话用户6562户;移动电话34218户,比上年增加155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5%;宽带接入用户3952户,比上年增加1128户。通信服务网点(电信、移动、联通)45个。
梅城镇境内有煤矿企业2家,2011年产煤9万吨。有小水电站3座,2011年发电量57万千瓦。2011年末,建成的变电站1座,其中主变电站为110千伏,主变2台,装机2万千伏安。境内内高压线路150千米;架设10千伏线路10条,线路长274千米。400伏线路85条,线路长912千米。液化气库1个,4个营业站点,用户20116户,燃气普及率为82.7%。
2011年末,梅城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9.9公里,生产能力60万吨/月,年工业用水12万吨,年生活用水155.3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38.35吨;排水管道8.3公里。
交通运输
梅城镇境内有
二广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12.89千米,双向4车道,有五里1个出口,茅田铺1个服务区。
207国道、217、311省道过境,其中207国道境内73.9千米,217省道境内18.2千米,311省道境内12.7千米。有县乡级公路7条,总长62.8千米。有汽车站2个,代办站2个,日均发送138辆客车,日客运量560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8万吨。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400辆,2000吨位;客运汽车138辆,2622个座位;货运量18万吨,客运量153万人次。村级公路59条,总长132.8公里,己硬化115.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2011年末,梅城镇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己建城区面积4.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40500人。2011年末,共有街道12条,其中新建4条,扩改6条,街道总长8.7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长度2米;街道硬化10条,道路铺张面积2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4.94平方米。镇区桥梁共有4座。
历史文化
古为梅山峒地,宋代置安化县为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