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盆地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区的盆地
梅州盆地(又名梅江盆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周边还有梅县区的丙雁(丙村-雁洋)、南口等盆地,属于梅州市第二大盆地,仅次于兴宁盆地的350多平方公里。
简介
梅州盆地,(又名梅江盆地),面积约有200多平方公里,周边还有梅县区的南口、畲江、丙雁等小盆地,属于梅州地区第二大盆地,仅次于兴宁盆地约有350多平方公里。位于梅州市区的梅城
行政区域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 23°23'~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总面积15819.10平方公里。市政府设在梅州市梅江区江南新中路。
地质地貌
梅江位于南岭山脉南东侧、近等轴形(直径7-10km)的小型山间盆地内,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梅州盆地内地形平缓,局部有舒缓起伏,平均海拔77.50m;盆地四周为由前白王系地层组成的山峰,海拔300-600m。地内出露的地层为白垩系叶塘组月及第四系,岩(土)性比较简单;盆地东侧边缘有走向近南北的断裂通过使白系产生错动和局部倾角增大,但总体上仍属于地层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类型的地区。
梅州市区内最大水系为梅江,主要汇水支流为自西向东注入的程江河和自北向南流人的周溪河。梅江由西向东流经盆地中部,坡降度小但弯度大,在市区范围内形成180°的大河曲。河曲两岸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即梅州市中心地区。
梅城市区内地下水主要是斌存于第四纪各种砂砾层中的孔睐水和基岩风化带的裂晾水;孔隙水水量较大,是梅州市主要的潜水。根据部分工程水质分析,南部的潜水对硅酸盐水泥基础其有轻度腐蚀作用。
据梅州盆地内的自然地理条件、岩土组合及性质等工程地质资料的分析归纳,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区:冲积河漫滩区、洪积平原区、残积台地区。
冲积河漫滩区位于盆地的中部,在梅江南岸大河曲围绕的范围,地形平坦开阔;原为梅州市老城区的近郊拼作地,现为城市主要开发建设区。梅州飞机场、广州一梅州一汕头铁路及梅州火车站都在此区南侧,路网构筑己大部分完成。区内基岩(叶墉组)埋深较大(一般约10m)。其上为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的粗砂砾石层、中细粒砂层和粘性土层,总厚8.0-11.0m,砂砾层是主要的含水层,含水量丰富,地表水补给充分。该区是市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的地段;
洪积平原区分布于冲积河漫滩区四周,主体在梅江的北岸和西岸,即梅州老城区所在。该区的局部(如粟树岗及残积台地区的过度地带)有基岩或残积土出露地表,但大多数地区基岩之上为洪泛平原沉积的砂层一粘性土层(总厚5.0-9. 0M),是市内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地段。
残积台地区分布于洪积平原区的南北两侧,即接近盆地的边部地带,地形逐渐增高,低缓山丘上已有基岩出露。在有第四系覆盖地区,基岩之上有厚约2.0-2. 5m的风化残积土(粉质粘土)和2.0-3. 5m的枯土。此区土层的特征是厚度小(0.0-0.6m)且变化大,没有富水地层,工程地质条件相对比较简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28 09:16
目录
概述
简介
行政区域
地质地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