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
楚汉之争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
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楚、汉在荥阳展开了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之久的
拉锯战。当时楚军锐气正旺,对荥阳加紧了围攻,形势对汉军非常不利。相貌酷似
刘邦的大将
纪信为解
汉王安危,为了汉军的生存,决定牺牲自己,建议刘邦逃走。刘邦在
陈平的劝说下,深被纪信之举所感动,于是让纪信穿上汉王服乘汉王车扮汉王出荥阳东门诈降,自己则趁机从西门出逃至
成皋。
项羽发现上当后即焚了纪信,攻破成皋。刘邦又迅速从成皋逃出,北渡
黄河,军至
修武,得到
韩信的援助,势力又壮大起来。他接受以往教训,决定采取深沟高垒和项羽作持久战,以消耗楚军兵力。同时,又派兵袭楚烧其粮草。
秋天,项羽率兵东进
开封、商丘一带作战,留部将
曹咎守成皋。并再三嘱咐无论如何不要与汉军交锋。汉军得知情报后,多次到城下叫阵,曹咎擅自率部出城,欲渡过汜水与汉军作战。当船至河中时被汉军突袭而败,曹咎后悔不迭,自知无颜见项羽遂自杀身亡。刘邦复取成皋,屯兵
广武,取
敖仓之粮而用。
项羽闻知成皋失守,急回师广武,刘邦闭城不出。楚军粮食缺乏不利久战。为了迫使刘邦投降,项羽据城东把俘虏来的刘邦的父亲拉至广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涧要挟刘邦说:“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亲下锅煮死。”刘邦故作镇静地说:“当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怀王面前誓盟结为弟兄,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要煮咱们的父亲,别忘了给我一碗肉汤。”听后项羽更加恼怒,决定杀掉
刘太公。这时,
项伯劝项羽道:“杀太公不是时候,也对楚军不利。”项从其言,太公幸存。项羽虽勇却无谋。此后不久,刘邦兵分两路,一路仍在荥阳同项羽相持,一面派大将韩信抄楚军后路,占领河北、山东一带。从此汉军有了更为巩固的后方,
关中的
萧何更是源源不断地运来兵员、粮饷。而此时项羽则补给困难,危机四伏,形势发生了逆转,楚军渐弱,汉军日盛。公元前202年秋,楚军粮尽,无奈之下与汉军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这即历史上著名的“
楚汉相争,鸿沟为界”故事的由来。
西
汉王朝时期,因屡受北方
匈奴的长期侵扰,自
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一直到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历时近百年,历经汉武帝、
汉宣帝、汉元帝三位皇帝终于将匈奴驱逐到了天山以西
咸海一带。
西汉王朝分别在汉宣帝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今新疆境内
库车设立
西域都护府;又于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将分裂的匈奴南部
呼韩邪单于部收降使之归附于汉朝,又将北部匈奴
郅支单于驱逐至天山以北今新疆塔城一带。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汉王朝西域
副校尉陈汤奉诏统领西域诸番国(已归附汉王朝)诸兵及屯田吏士4万余人兵分两路进击匈奴,杀郅支单于,驱逐
北匈奴到咸海至
锡尔河一带,从而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大战。至此,天山以西喀尔齐斯河与锡尔河流域(史称两河流域)广袤的土地置于西汉王朝的统辖之下,并在两河流域中的一条小河中游筑城驻守,由于当时的将士多为楚人,所以将此河定名为楚河(现仍称楚河),所筑的城也叫楚城(亦即后来唐朝时期的
碎叶城,唐朝大诗人
李白就生于碎叶城)。
哈萨克境内仍有叫“楚”的小镇。而被驱逐的北匈奴余部也在咸海附近锡尔河边筑城而居定名康居城(位置在今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
塔什干一带)。此即“楚河汉界”的真实历史来源。并不是大数人所指的秦朝末年
刘邦与
项羽争霸,以鸿沟为界的典故里所指的鸿沟。试想,一条鸿沟又怎么会变成楚河了呢?另外,象棋中楚河汉界的对垒双方亦不是刘邦与项羽,而是西汉王朝的大军与匈奴大军,因此,棋盘中的楚河汉界所指的楚河,亦即是发源于天山以西
巴尔喀什湖以南向东流入
伊塞克湖的那条楚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