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明代为九边重镇之一
延绥镇驻地。据《延绥镇志》、《榆林府志》记载:明
洪武二年(1369年)建榆林寨。明
正统二年(1437年)明王朝命驻守
绥德延绥镇
都督王祯在榆林庄(今普惠泉处)始筑榆林城堡,“城座不过百矩”。成化八年(1432年)延绥镇
巡抚余子俊在城北(今官井滩)增筑
城垣,成化九年(1473年)将延绥镇治所由延绥移驻榆林城堡,延绥镇因此也称榆林镇。
第一次,明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巡抚黄献向北展筑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庙一带,俗称北城。
第二次,
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展筑南城廓至凯歌楼(原名怀德门,正德末年巡抚都御史姚摸改为此名),俗称中城。
第三次,
正德十年(1515年)总制邓璋扩筑建成南关外城,推至榆阳河沿,俗称南城。
从
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历代驻榆官员对榆林城垣屡加修筑,除增高加厚外,并相继完成全城墙外部的青砖包砌。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东城门两座,即威宁门、振武门;南城门一座,即镇远门;西城门四座,即广榆门、
宣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北城垣无城门;中部建有镇北楼,加上各城门楼,城墙四角楼及东城上的讯敌楼、观远楼,全城墙上共建有城楼14座,城周长5354步,东门、南门有
瓮城,并设千斤闸,与城墙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清代,榆林城墙多次进行修筑,
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没,时值
关中等地回民造反,道宪常瀚令弃北城,在广榆门东西缩筑北城墙,长438丈。其后同治六年(1867年)、
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次较大规模地修整加固城垣,直到
民国年间,榆林城墙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积2.1平方公里。
1938年和1939年,我国著名作家
老舍来榆,曾描写道:“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但后因兵资大部分城楼塌毁。解放前夕宣威门(俗称大西门)犹保存完好。今日城东南角之
魁星楼遗迹尚在。
历史文化名城
榆林,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榆林建城历史已有五百多载,研究古
城墙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来说很有必要。榆林地处河套之南
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是农耕民族防御
蒙古游牧部族南侵而构筑工事的最佳选择。榆林城建位置在
长乐堡与
保宁堡之中,左山右水,巍然雄镇。其城东依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南带榆阳水,北镇
红石峡。据有关资料称,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约为12米。据报载北京
明城墙墙体高11.6米。榆林为
明朝九边重镇之首,出于军事之需要,城墙高度已超过北京城墙。城墙上建砖
垛口1700多个,据说有逻城72个,并在此置火炮。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长676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