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英文:Guangdong-Macao In-Depth Cooperation Zone in Hengqin,葡萄牙语:Zona de cooperação Aprofundada entre Guangdong e Macau em Hengqin),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
珠海市香洲区横琴镇所在区域,毗邻
澳门;总面积约106.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6061人(截至2023年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范围为
横琴镇。截至2023年8月,横琴镇共辖4个社区,方言属珠海城区南部
粤语音系。
地名由来
“横琴”之名最早见诸明代。官修地理总志《
寰宇通志》载:“横琴山,在香山县南二百里海上,形如横琴。”嘉靖《
广东通志》曰:“横琴山在城南二百里海中,二山相连,形如横琴,名大、小横琴,下有井澳。”横琴之名,进入历史的大潮之中。
在民间,横琴其名另有版本,至今岛上流传着“仙琴传说”。据传,有一年中秋之夜,几名仙女来到横琴深井,见此地皓月当空,波涛涟漪,心境颇为欢悦。于是,她们便在海边踏石而歌,抚琴而舞。兴致正浓时,忽闻一渔人赞叹喝彩,仙女们惊讶收场,凌空而去。匆忙间,两把古琴被遗落,人们便将两座岛屿称作了“大横琴”和“小横琴”。
历史沿革
1992年,横琴凭借毗邻澳门的独特优势,被广东省定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四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同年8月,横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挂牌。
1998年,横琴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珠海五大经济功能区之一。
2004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
张德江同志提出将横琴岛创建为“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
2008年12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首次使用了“横琴新区”的名称,标志着横琴迎来新的发展定位。
2009年1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考察澳门期间宣布:中央政府已决定同意开发横琴岛,并将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澳门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需要。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决定将横琴岛纳入
珠海经济特区范围。8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11月25日,珠海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同意设立,为广东省政府派出机构,并委托珠海市政府管理,规格为副厅级。12月16日,横琴新区管委会挂牌。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
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横琴岛开发,深化粤港澳合作,密切内地与港澳经济的联系。3月6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和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
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合作开发横琴、产业协同发展等合作重点,提出了共建粤澳合作产业园区等一系列合作举措。
2011年3月11日,横琴开发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休闲旅游中心,推进横琴新区建设,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10月30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
党的十七大以来大事记》由新华社播发,横琴发展被列入2009年记事。
2013年2月28日,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公布了《横琴新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2015年4月23日上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在横琴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2016年,珠海市政府批复的《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中,横琴的发展定位增加了“与澳门共建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葡商贸合作平台”。
2019年2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横琴身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粤澳合作前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备受世人瞩目。3月21日,国务院原则同意《
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并实施。
2020年12月,横琴新区与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保税区一体化运作。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9月17日上午,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
2023年1月9日,《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通过,2月8日发布,3月1日起实施。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
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和《
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2月28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支持澳资企业发展的扶持办法》正式印发。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鼓励类产业目录》。12月10日,国务院关于《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发布。
2024年1月3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货物有关进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和《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月6日,海关总署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口货物免税管理办法》。3月1日零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12月,一家医药进出口公司代理进口的多种药品,通过“单一窗口”向横琴海关一次性成功申报,标志着全国进口药品通关“一单多核”联网核查改革创新举措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落地。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纬度为东经113.5°,北纬22.1°,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处珠江口西侧,东隔十字门水道与澳门相邻,南濒南海,西临磨刀门水道,北与珠海南湾城区隔马骝洲水道相望,距香港60千米,距广州145千米,与澳门一水一桥之隔,最近处不到200米。总面积约106.46平方千米,约是澳门面积的3倍。
气候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气候温和、干湿分明、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2~2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5.1℃。海水温度平均为22.4℃。平均年降水量2015.9毫米,年淡水量达3654万立方米,平均PM2.5浓度在30微米/立方米以下。
地质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为北东向断裂,分别为三灶断裂及马瘤洲断裂。
地形地貌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地貌类型主要分为丘陵和平原两大类,从平面分布来看,中、南部为山体,周围为平原,夹杂部分独立丘陵。其中,丘陵主要分布于大横琴山、小横琴山等地,各山体岩性均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分布主要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呈北东走向;三角洲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马瘤洲水道、天沐河两侧,分布范围广,地面坡度平缓,河渠纵横,沿岸多有防洪堤围。土体主要有砂卵石、粘性土、淤泥类土及残积土等。其中砂卵石、粘性土及淤泥类土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及冲洪积平原,残积土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缓坡地带。
水文水利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布着天沐河、三叠泉、相思泉等水系,并建有上牛角水库、望天台水库和红旗水库。其中,最主要水系为天沐河,全长约7.2千米,横亘于大、小横琴山之间,被誉为横琴的母亲河。
天沐河的前身为中心沟,1968年至1972年进行围垦后,东、西大坝筑起,将大、小横琴岛连成一体。如今,天沐河沿河两岸总绿地面积共约49万平方米,有“横琴景观中轴线”之称。天沐河沿岸建有河畔长廊,设置相关主题公园、环形自行车绿道、景观塔等相关配套设施,以水为线,勾勒全新循环游憩系统。
自然资源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拥有森林、海洋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沿海水质优良,底栖生物丰富,区内多湿地(
红树林、
澙湖、
滩涂、
芦苇地及
池塘)和常绿阔叶林,具有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为两百多种留鸟和候鸟提供了休憩和觅食的港湾。本地哺乳动物中,小灵猫和欧亚水獭最为珍稀。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它们的出现代表横琴生物生态系统良好。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位于
西江出海口,处于咸淡水交界处,海域水质干净,微生物、海洋生物丰富,中华白海豚、欧亚水獭等珍稀动物均在附近海域留下了身影。辖区管辖有居民海岛1座(横琴岛)、无居民海岛2座(
大三洲岛、
小三洲岛),海域面积24.35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57.4千米,存在红树林滩涂、基岩礁石、沙滩和人工堤岸四种基本形态。其中,自然岸线总长14.10千米,沙滩岸线长4.35千米,是横琴开发滨海旅游重要的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植被主体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小横琴山,共记录到植物种类172科624属976种。其中,本土野生植物60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8种,分别是
金毛狗、黑杪锣、
土沉香、
普洱茶、
山橘、
凹叶红豆、
胀荚红豆和
软荚红豆;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分别是
广东紫薇、
小果柿和
猪笼草;列入IUCN红色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1种,是
白桂木。
截至2022年12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分布的主要区域为大横琴山、小横琴山、南部海滩、石栏洲、芒洲湿地、二井湾湿地等,共记录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5目81科293种。其中,两栖类11种、爬行类31种、鸟类228种、哺乳类23种,包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1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18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特别是鸟类记录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
黑脸琵鹭、
黄嘴白鹭、
白腹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5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12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昆虫群落调查共统计到14目74科203种,其中
鳞翅目物种最多。
截至2023年底,横琴调查记录到野生鸟类多达240种,较合作区成立前增加了54种。
行政区划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范围为
横琴镇。截至2023年8月,横琴镇共辖4个社区:莲花社区、
荷塘社区、小横琴社区、
新家园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委会驻地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港澳大道868号。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范围为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总面积约106平方千米。其中,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
根据横琴全岛客观现实情况,对合作区进行分区分类施策管理。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和横琴口岸澳门管辖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适用澳门有关制度和规定,与其他区域物理围网隔离;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区域采用电子围网监管和目录清单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实施特殊政策。
政治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2023年3月1日起,原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管理委员会、原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及横琴镇人民政府的经济、民生管理等相关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承担。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和秘书处(与执行委员会合署办公),执行委员会下设行政事务局、法律事务局、经济发展局、金融发展局、商事服务局、财政局、统计局、城市规划和建设局、民生事务局等九个局。
人口
人口数量
2020年11月1日零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常住人口4361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6914人相比,增加36704人,增长530.86%,年平均增长率为20.22%,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2.69%上升17.53个百分点,占全市人口总量从2010年的0.44%提高到1.79%,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共有家庭户11022户,家庭户人口为20569人;集体户7481户,集体户人口为2304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1.87人,比2010年的2.90人减少1.03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0462人,占69.84%;女性人口为13156人,占30.1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的132.33上升为231.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9.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1.0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9.24个百分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443人,占7.89%;15-59岁人口为38438人,占88.13%;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37人,占3.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1人,占1.95%)。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下降7.31个百分点、提高10.32百分点、下降3.01个百分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658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013人上升为22142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1565人下降为19125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2146人下降为3731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0393人下降为15819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1年;同时,文盲人口继续减少,文盲率由2.46%下降为1.44%。
截至2023年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常住人口46061人。截至2023年10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户籍人口34866人,日平均流动人口229634人,其中荷塘社区65925人,新家园社区19630人,小横琴社区54486人,莲花社区89593人。在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数11104人,其中就业4979人,生活居住6125人。
截至2024年7月,约1.6万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居住生活。
语言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方言属珠海城区南部
粤语音系。由于学校推行
普通话,学生会听能讲普通话。同时,随着普通话逐渐流行,讲普通话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并与当地居民来往密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会听能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基本普及普通话。
经济
综述
2009年至2021年,横琴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十二五”规划后,横琴累计注册企业超过5.3万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64%。其中,有45家世界500强、73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澳资企业达4505家,横琴成为内地澳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GDP)472.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增幅较前三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8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6.59亿元,同比下降0.8%;第三产业增加值415.86亿元,同比增长2.7%。
截至2024年7月,横琴澳门企业总数达6365户,比合作区成立时增长37.27%。
第二产业
2023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4亿元,同比增长28.6%,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为3.84亿元,同比增长6.5%,建筑业增加值为50.49亿元,同比增长-3.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79.9%;
第三产业
2023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7%。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6.1%、14.9%、11.6%。1~11月,合作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1%。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474.9%。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12所教育机构,其中公办学校8所(幼儿园3所,小学3所,初中2所);民办学校3所(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全日制民办培训机构1所。截至2023年10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共有专任教师742人,在校学生7079人,其中澳门籍学生266人、港台籍学生250人、外籍学生97人。
澳门居民及其子女可在合作区便利就学。2023年,合作区进一步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对于监护人在横琴工作或居住的澳门籍适龄儿童,视同横琴户籍进行招生。2023年秋季学期,在横琴就读的澳门籍中小学生有266名,同比增长35%。
2009年6月,中央批准澳门大学在横琴岛上建设新校区,2013年11月正式启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适用澳门有关制度和规定,与其他区域物理围网隔离。
医疗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公立医疗机构4家;民营医疗机构30余家,其中澳门独资设置的医疗机构3家,内地澳门合资设置的医疗机构4家;编制床位100张,实有床位59张,开放床位36张,每千人床位数1.31张。合作区执业的医师共计233人,护士共计169人,卫生技术人员共计477人。有69名澳门医疗人员在合作区执业。
自2019年12月横琴医院运营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合作区已累计为澳门居民提供诊疗服务20372人次,645名澳门居民在横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门诊统筹,107名澳门居民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
科技
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以来,截至2023年8月,澳门高等院校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葡科技交流中心等多个平台在横琴设立分部或分中心,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珠海凌烟阁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等一批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领域联合实验室和企业相继落户横琴;在横琴注册的科技型企业已逾1万家,包括澳资企业近800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广东省特级文化站——
横琴文化站、三塘村居文化中心、深井村居文化中心、下村文化书屋、横琴游客服务中心“粤书吧”等公共文化场所,非国有博物馆2家(
中国紫檀博物馆横琴分馆、
原道文化博物馆)。在建大型文化建筑“横琴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曾举行
中国国际马戏节、“粤澳共此时”花海欢乐季、
横琴天沐河2023盛夏音乐会、天沐河水舞光影秀、横琴荷花节、“一江月·珠澳情”2021珠海中秋晚会等艺术展演及庆典活动,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体育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天沁园、社区体育公园、风情广场等13处体育公园,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全民室外健身器材设置点7处;在花海长廊、天沐河两岸、横琴码头至长隆段、芒洲湿地公园和二井湾湿地公园等集中修建有总长约30千米的骑行和跑步步道,10分钟健身圈;大型体育场馆包括
横琴国际网球中心、
天沐河赛艇中心、东方高尔夫球场等。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珠海WTA超级精英赛、中国-横琴中拉标准舞拉丁舞国际锦标赛、
横琴天沐河名校赛艇邀请赛、
横琴马拉松等赛事,吸引了中国国内外媒体聚焦;成立了网球、乒乓球、匹克球、羽毛球等项目11个体育协会,组织了匹克球、燃脂操、太极、瑜伽等公益培训活动,群众参与度不断提升。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社会保险服务方面,设置专窗协助办理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市基本养老及医疗保险;与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工伤认定协作机制,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在就业服务方面,开设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就业见习基地及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发放就业创业补贴,协助开展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就业公共服务及东西部协作的就业帮扶等工作;在职业能力建设方面,设置“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2个,为辖区内居民提供社区居家护理、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和医疗护理等“一站式”家政服务,实现“家政服务+培训+就业+维权”一体化服务布局;在养老服务方面,建成运营4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办5家社区长者饭堂,引进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为辖区长者提供文化娱乐、居家安全等居家养老服务;在志愿服务方面,组建“横琴民生志愿者队伍”,已在教育、卫健、文体、社会保障、应急救援、安全生产等领域设置21支志愿服务分队,队员包括澳门社工、琴澳长者、外籍教师等。
环保
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录得2022年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0.2%,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六项参数年评价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监测显示,天沐河、芒洲湿地、二井湾湿地等重要水体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以上,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夜间等效声级值基本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各监测点位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第一类用地标准,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城市建设
地下综合管道项目沿环岛东路、环岛北路、环岛西路、港澳大道、横琴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建设,总长度33.4千米,是中国在海漫滩软土区建成的首个成系统的综合管廊。建成时,是中国国内已建成管廊中里程最长、纳入管线种类最多的地下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容纳了电力、通讯、给水、中水、供冷及垃圾真空系统6种市政管线,同时配备计算机网络、自控、视频监控和火灾报警四大系统,具有远程监控、智能监测、自动排水、智能通风、消防等功能。
项目有效减少了管道铺设对居民的影响,节约了国土资源、延长管线寿命、改善城市环境,还增强了城市抗涝防灾能力。建成后,实现专业单位专业管理、监控中心智能控制,体现了横琴创新、环保、节能的现代化绿色市政建设理念,为合作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截至2022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共有3座220千伏变电站,总计220千伏供电容量600兆伏安;有1座220千伏天然气电厂,机组容量为2×390兆瓦;电网采用“全电缆+户内化”建设方式和220千伏直降20千伏运行模式,主网通过9回220千伏线路与省网、澳门相连,供电容量大、供电距离远、线损低、抗极端天气能力强、可靠性高。
2023年1~8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社会用电量624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1.5%。截至2023年8月,电力用户共2.39万户。
截至2022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燃气经营企业7家、燃气场站4个,规划市政燃气管道全长约198千米,已建成燃气管道总长度74千米,其中已投入使用70千米,日输气量为2万方。
在琴澳燃气管道互通方面,2019年12月开通横琴―澳门大学燃气管道互通工程。通过横琴综合门站输送管道气、承担澳门全区域应急保供重任;同时,澳门也可通过该管道反输天然气至横琴,实现澳门及横琴的多气源供应和双向应急供气保障。此项目是横琴首条向澳门供气的市政燃气管道,实现了横琴与澳门燃气管网的互联互通。
截至2022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供水管网总长302.68千米。合作区市政排水系统主要由214千米污水管网、331千米雨水管网、7座有人值守污水泵站、11座一体化污水泵站以及1座污水处理厂组成。通过雨水管网的收集、输送,可减少洪水风险、城市内涝等问题;此外,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和分解,水体处理后再安全排放可有效避免废水直接排放对水源、河流和海洋等自然水体的污染。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集中供冷项目于2015年落地。截至2022年,项目已完成1座燃气电厂和4个冷站的建设,供冷能力28.58万千瓦;在建冷站3个,预期供冷能力40.09万千瓦。已建和在建集中供冷管网合计67.89千米。截至2023年11月,项目累计签约用户94家,实际供冷用户70家,供冷面积约796.27万平方米,累计供冷量75911万千瓦时。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合作区冷源电制冷耗电量4亿度;可节省楼宇装设制冷机组前期建设费用介于250~480元/平方米;可减少合作区热岛效应,降低热岛强度约1.5~2.5℃;降低空调机组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提升合作区工作生活舒适度。
城市绿化
2022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绿地面积6245万平方米,绿地管养面积约50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花海长廊、芒洲湿地公园、赛艇公园等25个公园;时花面积约3.93万平方米;巧用主要立交桥、天桥和下穿隧道种植箭杜鹃,形成长度合计约16千米的箭杜鹃花道。公共绿地面积达7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6.75平方米。花海长廊、天沐河、小横琴山步道、芒洲湿地公园、二井湾湿地公园、山海驿站、花园驿站、天沐河赛艇驿站等主要绿化景观、公园及驿站,已经初步构成横琴“山海连城”的城市景观布局,兼具城市绿肺和文旅休闲功能。
交通
综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通过横琴大桥与南琴路,打通与珠海主城区的陆路联系;通过莲花大桥和国家一类口岸,打通与澳门的陆路联系;基本建成了环岛路,初步形成路网系统雏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三年来,横琴口岸共查验出入境人员超4200万人次。
公路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东西向核心路网主要包含港澳大道、横琴大道、长隆大道。港澳大道,位于合作区中部,东起环岛东路、西至环岛西路,全长约7.59千米,双向六车道。横琴大道位于合作区中部,东起环岛东路、西至环岛西路,全长约7.03千米,双向六车道。长隆大道,位于合作区南部,东起环岛东路、途经长隆隧道、西至环岛西路,全长约6.96千米,双向四车道。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南北向核心路网主要包含中心大道。中心大道位于合作区中部,北起琴海北路、南至横琴大道,全长约3.8千米,双向六车道。
铁路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有
珠机城际铁路经过,设有4座城轨车站:
横琴北站位于金融岛商务区,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
横琴站位于横琴口岸西侧、环岛东路正下方,毗邻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是仅次于深圳福田站的全国第二大地下火车站;
珠海长隆站位于长隆大道北侧、长隆海洋王国对面。
井湾站位于横琴大道西侧,毗邻金海大桥东侧,琴澳居民可通过城轨直达
珠海金湾机场。
2023年2月26日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北站、井湾站暂停运营。
水运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码头水上客运航线已开通“四岛一市”航线,即
东澳岛、
桂山岛、
外伶仃岛、
万山岛和
深圳市(
蛇口、深圳机场),以及横琴湾海上游航线。横琴码头日最高进出港航61班次,日最高客流量9000人次。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公交线路28条,其中跨区公交9条,高速公交3条、区内公交7条、勤学专线9条,运营车辆83台,实现100%全电动化,日营运班次360.5趟,日客流量约1.54万人次。其中,跨区公交线路覆盖珠海市的
香洲、吉大、拱北、
斗门、
金湾等区域,以及中山市
坦洲镇。区内公交覆盖长隆、金融岛、创新方、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点区域。
人文
饮食
横琴蚝以“碗仔蚝”著名,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生蚝,具有个头大(蚝头细、蚝肚大)、蚝体肥、蚝身白、肉质嫩、口感脆的特点。横琴蚝于2001年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获颁国家绿色食品证书。2003年,在珠海市第一届美食节上被评为珠海市“十大名菜”之首。
地区象征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标识的设计灵感源自“花中君子”——
并蒂莲,不仅生动诠释了“琴澳一体,同根同源”的核心理念,也展现了琴澳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辨识度。
在设计理念上,合作区品牌视觉标识将“琴”字的首字母Q巧妙融入设计之中;中间负形是并蒂莲的花形剪影,寓意着琴澳两地如同并蒂莲花般并蒂绽放、共荣共生;柔和的八角圆形部分代表莲叶,寓意并蒂莲花在莲叶的保护下自然生长,自信绽放,代表着中央及各部委、粤澳政府及各方对合作区的关怀与支持;底部向右伸出的部分代表莲茎,也寓意琴澳同根同源,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同气连枝。标识底部右侧以方印设计,印章作为中华文化中身份、信任与承诺的象征,不仅是粤澳两地无间合作的宣告和见证,更是对合作区未来的庄重承诺。
在色彩运用上:标识采用了蓝绿渐变的色调方案。蓝色代表广阔的天空,预示着合作区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绿色则为碧水,传递出合作区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无尽胸怀。水天相接的设计理念,展现出“山水琴澳岛,合美新家园”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不可移动文物3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
横琴蚝以“碗仔蚝”闻名,具有个头大(蚝头细、蚝肚大)、蚝体肥、蚝身白、肉质嫩、口感脆的特点。横琴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四面环海,南面石栏洲至东面三洲仔海边滩涂是养殖生蚝的最佳场所,潮流畅通、水质肥美、浮游生物丰富,且风平浪静,海边滩涂底质为砂泥质,十分适合生蚝的生长。2016年5月,
横琴蚝生产技艺被列入珠海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