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风止痉药
药品
息风止痉药主要适用症为肝风内动证,作用是平肝潜阳清热解毒,明目,简称息风药或止痉药
药理药性
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可简称息风药或止痉药
息风止痉药均具有息风止痉功效,主治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指由肝阳上亢、高热、痰浊、血虚、阴虚等原因所致,以肢体痉挛、抽搐、颤动等为特点的证候。“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该证以痉挛、抽搐为特征,但病因不同,伴见症状各异。如肝阳化风所致者,多以眩晕欲仆,头痛而摇,肢体震颤,语言不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偏瘫为主症,兼见手足麻木,步履不正等;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肝热内盛而热极生风者,常以四肢抽搐,两目上视,牙关紧闭为主症,并伴见高热,神昏,躁扰如狂等;阴虚动风,血虚生风者,多以手足蠕动、震颤,关节拘急,肢体麻木为主,常伴见阴血不足之表现。息风止痉药主要适宜于肝阳化风、热极动风的肝风内动证,亦可用于痫证、破伤风、脾虚慢惊风等痉挛抽搐者。大多数息风止痉药常分别兼有平肝潜阳,清热解毒,明目等作用。
主治
肝风内动。临床表现以肢体痉挛抽搐为主。临床引起肢体痉挛抽搐,导致肝风内动的原因很多,涉及的病证不同,常见肝风内动有以下:
肝热生风,或热极生风。高热,尤其是儿童发高烧,容易出现痉挛抽搐,主要出现在小儿急惊风。温热病,中风,癫痫也属于这种情况。
阴虚风动:肝阴耗伤不能润养经脉,虚风内动,导致挛抽搐比较轻微。在温热病后期,热邪耗伤真阴,经常能够见到。儿童长期吐泻,脾胃虚弱,造成慢惊风,“土虚不能荣木”,慢惊风、慢脾风,很多属于虚寒证。
破伤风,风毒从破损伤口进入人体,首先感受外风,然后引发内风,出现破伤风,整个肌体痉挛、抽搐都很重。破伤风既需祛外风,又要息内风,是外风引动内风。
小儿急惊风、温热病的热盛动风、中风、癫痫等都属于热极生风。小儿慢惊风属虚寒证。破伤风,外风引动内风。虽然病因不、病种不同,但肝风内动是共同病机。
性能特点
药性:有一定规律性,多数息风止痉药,或作用比较强的息风止痉药,一般是寒性,如羚羊角、牛黄、钩藤、地龙、蚕蜕等作用都比较强,典型偏于寒性。也有天麻、白僵蚕等平性。也有防风、蕲蛇、洋金花、蜈蚣等偏温性。
药味:无规律性,不重要。甘能缓,定为甘味,如钩藤、天麻等,甘能缓包括缓和筋脉挛急;更多药考虑真实滋味,如动物药羚羊角、地龙真实滋味咸味;能通络,有辛散作用特点,本身有刺激味,如全蝎、蜈蚣以辛味为主。
归经:很有规律,主要归肝经。
作用趋向:沉降。使摇摆不定的肢体安静下来,属沉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7 18:16
目录
概述
药理药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