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粘
病毒是指对人或某些动物
红细胞表面的粘蛋白有亲和性的病毒,正、副粘病毒的分别以其
核酸是否分节段为标准,分节段者为正粘病毒,不分节段者为副粘病毒;其实正粘病毒只有
流行性感冒病毒一个种。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
病原体,流感是一种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它传染性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率高。已引起数次世界性大流行,仅1918-1919年的世界大流行,死亡人数就达2000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
简介
正粘
病毒与粘液蛋白有特殊亲和性病毒中的1科(见副粘病毒科),又称流感病毒群。希腊文“Ortho”(正)、“Myxo”(粘液)。包括人的甲、乙型和动物的甲型流感病毒。也可能包括丙型流感
病毒。 本科
病毒能引起人、马、牛、猪、鸡和火鸡等畜禽的流行性疾病,严重时造成死亡。用弱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预防可收到一定效果。
本科
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纳米。表面有突起,有时呈丝状,长可达数微米。
核酸为8个节段的负链RNA,总分子量约5×106编码10种蛋白质。
病毒粒结构分3层:中心为螺旋形核壳,宽9~15纳米,是由RNA、核蛋白和RNA多聚酶构成;中间为膜蛋白;外层为脂质色膜,膜上装有许多
糖蛋白突起,即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病毒的
血凝素具有凝集多种动物
红细胞的活力,其神经氨酸酶能从
粘蛋白中释放出N-乙酰神经氨酸。乙醚和脱氧胆酸钠等能破坏脂质膜而使
病毒裂解灭活。
病毒感染细胞后,先合成互补RNA。互补RNA有两种,一种起mRNA的作用,翻译
病毒蛋白 ,另一种是复制病毒RNA的模板。RNA的8个节段分别复制,然后与核蛋白结合并一起转移至细胞质膜下面,此时细胞质膜已被
病毒所修饰而含有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再通过芽生形成新的病毒粒。本科
病毒于复制初期可被放线菌素 D抑制。两株同型
病毒在同一细胞内复制时易发生重组,形成重组株。
英文名称
Orthomyxoviuses
性状
流感
病毒具有多形态,有的呈丝状、有的呈杆状,但一般为球形,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病毒的直径为80-120nm,内有一直径约为70nm的电子致密核心,其实就是病毒的
核衣壳 。丝状体长短不一,长度有时可达4000nm,直径与球形病毒相同。流感
病毒的结构主要包括内部的核心(即
核衣壳)和外面的包膜(即病毒囊膜)两部分。 1.甲、乙型流感
病毒为8个节段,丙型为7个节段,每一个节段就是一个基因,决定流感病毒的遗传特性,其基因组分节段的特点使本病毒具有高频率
基因重配,容易发生变异。流感
病毒RNA外包绕的蛋白质中,三种分子量较大的蛋白P1、P2、P3均为RNA多聚酶,与
RNA的转录有关,其他均为核蛋白。核蛋白的
抗原稳定,很少发生变异,具有型特异性。根据核蛋白
抗原性的不同,可把感染人的流感
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
病毒囊膜流感病毒囊膜由内向外,可分为内膜蛋白、类脂和
糖蛋白三层。内膜蛋白(M蛋白)是包围在
病毒核心外的一层膜六结构,介于核蛋白与脂质双层膜之间,与组成脂质双层膜的类脂紧密结合,在维持病毒形状与完整性上起重要作用。类脂层是脂质双层结构,它来自宿主
细胞膜或核膜,其中镶嵌的两种
糖蛋白向外突出脂质双层形成刺突,构成了流感
病毒囊膜的第三层一糖蛋白层。
糖蛋白层由两种糖蛋白刺突组成,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一种是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
神经氨酸酶是由4条相同的糖基化多肽所组成的蘑菇状四聚体,具有
酶活性,可水解宿主细胞表面
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有利于成熟
病毒的释放(抗神经氨酸酶
抗体能抑制病毒从细胞释放,但没有中和作用);神经氨酸酶的
抗原结构较易发生变异,它是流感病毒亚型的划分依据之一。
血凝素:是由3条糖基化多肽分子以非共价形式聚合而成的三聚体,其C末端有一疏水区插入
病毒囊膜的双层脂质膜中,是HA与病毒囊膜的结合部位。N末端有一疏水区,具有膜融合活性,对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是必须的。HA能与多种动物(如鸡、豚鼠)和人的
红细胞表面的
糖蛋白受体相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把这种现象叫血凝。若在
病毒与细胞混合前先加抗
血凝素抗体,使该
抗体首先与
病毒血凝素结合,当再加入
红细胞时,由于病毒血凝集上结合的抗体的阻断作用,血凝素就不能再与红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红细胞就不出现凝集,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血凝抑制。血凝和血凝抑制,是
病毒学研究常用的检测指标。
血凝集是流感
病毒的主要中和
抗原,其
抗原性最易发生变异。它是流感
病毒亚型划分的另一依据。
按核蛋白的可溶性补体结合
抗原的不同,流感
病毒被分为甲(A)、乙(B)和丙(C)三型;各型流感病毒又根据其表面
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
抗原性的不同再分为若干亚型。从世界上过去流感流行的资料分析,认为乙型和丙型流感
病毒抗原性比较稳定;甲型的表面抗原HA、HA最易变异,二者可同时变异,也可分别发生。自1934年分离出甲型流感
病毒以来,已发生多次世界性的大流行以及大流行间期的小流行。其流行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病毒表面
抗原变异幅度大小;幅度小,属于量变称
抗原漂移(Antigendrift),是
核酸序列的点突变,致使HA或HA抗原决定簇发生某些改变,并在免疫人群中被选择出来,可引起中小流行。若变异幅度大,即新毒株的HA和/或NA完全与前次流行株失去联系,形成新的亚型,系质变称
抗原转(Antigenicshift),是由
核酸序列不断的突变积累或外来基因片断重组所致。这种
抗原性的转变使人群原有的特异性免疫力失效,因此可以引起大规模甚至世界性的流感流行。
流感
病毒在鸡胚中生长良好,一般初次分离应先接种羊膜腔中传代适应后方接种尿囊腔。
病毒在鸡胚中并不引起明显病变。用血凝试验可判断羊水或与尿囊液中有无
病毒生长。人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种动物,但只有雪貂的表现类似人类流感。另外,甲、
乙型流感在原代人胚肾、猴肾等
组织细胞中也能生长。
流感
病毒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6℃30分钟即被灭活,
室温下感染性很快消失;对干燥、日光、
紫外线及乙醚、甲醛等敏感;酸性条件下更易灭活,但在-70℃或冷冻干燥后活性可长期保存。
致病性
流感
病毒经过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通过其HA吸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
细胞膜上的HA受体上,然后浸入这些细胞进行增殖。经1-2天的潜伏期,感染者即可出现流感症状。病毒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增殖,造成这些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粘膜充血水肿,
腺体分泌增加;出现
喷嚏、
鼻塞、咳嗽等症状。
病毒在上皮细胞内复制,很少入血,但可释放内毒素样物质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白细胞数下降等。流感
病毒感染一般数日内自愈,但幼儿或年老体弱病人易继发细菌感染,如合并肺炎等,病死率高。
免疫性
病后对同型
病毒有免疫力,可维持1-2年,主要为分泌型lga和
血清中和
抗体lgM、lgG共同的作用;这些抗体有两类:一是抗病毒
血凝素抗体,能阻止病毒侵入易感细胞,在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另一类是抗神经氨酸酶抗体,能少细胞排毒和病毒扩散。此外CTL可杀伤流感
病毒感染细胞,在促进受染机体的康复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实验诊断
病毒分离与鉴定采取发病初期(发病3天)病人鼻咽洗液或含漱液,加青、链霉素杀菌后,接种于鸡胚羊膜腔内及尿囊腔中,35℃孵育2-4日,取
羊水、尿囊液做血凝试验,检查有无病毒增殖。若试验为阴性,需在鸡胚中盲目传代三次后再试验。若血凝试验为
阳性,可用已知流感
病毒各型特异性
抗体与新分离病毒进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型别。
血清学试验取病人急性期(发病3日内)和恢复期(发病2-4周)双份血清,同样与已知各亚型流感
病毒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或其他试验。恢复期
血清的
抗体效价是急性期的4倍或4倍以上,具有协助诊断意义。
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检测鼻分泌物中病毒
抗原,能够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
防治原则
流感
病毒传染性强,播散迅速,在
易感人群中易形成大流行,故做好预防是必要的。 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如剧院、宿舍应常通风换气,必要时
空气消毒:常用乳酸,100m3空间用2-4ml乳酸溶于10倍水中加热熏蒸,无乳酸时用食醋亦可。
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但因流感
病毒抗原易变,及时掌握变异动态及选育毒株使制成的疫苗
抗原性与流行株相同或近似极为重要。
治疗尚无特效方法,金刚烷胺对
甲型流感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在预防和治疗上有一定效果,但此药能引起中枢神经症状和耐药毒株出现未被广泛使用。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中药:金银花、
板蓝根、大青叶等在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