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
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昆明市
禄劝县,南与
禄丰、富民毗邻,国家高速G5昆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域国土面积332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武定县常住人口为23.17万人。截至2024年5月,武定县辖7个镇、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狮山镇中山路1号。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属
益州郡。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
唐初,属南宁州总管府地。贞观六年(632年),属戎州都督府。
武定在
宋朝以前没有设制,公元1174年始,这里的彝族先民罗婺部落逐渐兴起,并做了统治。在云南
大理国时,罗婺部扩大了势力和地盘,为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之罗婺部,称雄一时。
元宪宗四年(公元1255年),统治武定、禄劝一带的罗婺部落归顺元朝,于公元1257年被授罗婺万户侯,辖禄劝、元谋、武定和四川会理一部分地区。元宪宗七年(1257年)为罗婺万户府。公元1271年,罗婺部辖区扩大到贵州西部的普安地区,改称北路,总管府,1276年改设武定路,由罗婺厉裔凤氏土司统治。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武定军民府。明朝中叶以后,朝廷逐渐
改土归流,凤氏土司举兵抗争,成为明朝末年改土归流中举国瞩目的大事而载入明史。公元1567年,明朝廷正式派流官,设立武定府,1770年降武定府为武定直隶州,辖
元谋、
禄劝二县。隆庆四年(1570年)改土设流为武定府。
民国二年(1912年),为武定州。1913年,设武定县。
1953年,武定专区与
楚雄专区合并,改属楚雄专区;
1958年,楚雄专区改设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属楚雄彝族自治州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武定州辖16个乡镇。分别为:近城镇、西华镇、江北镇、九厂乡、凌云乡、启明乡、插甸乡、环州乡、枳旧乡、永兴乡、茂莲乡、莲溪乡、滔谷乡、环州乡、勒品乡、龙庆乡。
1983年,武定县辖1镇,13公社。1个镇、共设1镇(近城),13公社(近城、九厂、插甸、田心、发窝、己衣、万德、高桥、猫街、环州、白路、尼嘎古、东坡),辖143大队及3居委会(南街、西门、北街)。
2000年,武定县辖3个镇、10个乡:近城镇、高桥镇、猫街镇、九厂乡、插甸乡、白路乡、田心乡、环州乡、万德乡、发窝乡、己衣乡、东坡乡、石腊它乡。
2001年,武定县辖3个镇、8个乡、2个民族乡:近城镇、高桥镇、猫街镇、九厂乡、插甸乡、白路乡、田心乡、环州乡、万德乡、发窝乡、己衣乡、东坡傣族乡、石腊它苗族乡。
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乡镇撤并方案。其中,武定县撤销九厂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近城镇,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近城镇更名为狮山镇,镇政府驻原近城镇政府驻地;撤销石腊它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高桥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2012年末,武定县辖3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狮山镇、
高桥镇、
猫街镇、
插甸乡、
田心乡、
发窝乡、
白路乡、
万德乡、
己衣乡、
环州乡、
东坡傣族乡,133个村委会(社区)、1569个村民(社区居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5月,武定县辖7个镇、4个乡:
狮山镇、
高桥镇、
猫街镇、
插甸镇、
白路镇、
万德镇、
己衣镇、
田心乡、
发窝乡、
环州乡、
东坡傣族乡,共136个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社区居民委员会9个,村民委员会127个;1575个村(居)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狮山镇中山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武定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
云贵高原西侧,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地跨东经101°55′至102°29′、北纬25°20′至26°11′,全境东西宽52千米,南北长94千米,县域国土面积3322平方千米。东邻禄劝县,南与
禄丰市、富民县毗邻,西与元谋县接壤,北与四川
会理市隔金沙江相望,是出滇入川的必经之地,素有“省会之藩篱,滇西之右臂”之称。
地貌
武定县境地表崎岖,群山连绵。山地、丘陵、
谷地、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当地人称坝子)相互交错,山区面积占武定县总面积的97%,
坝子及水面占3%,是一个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定县平均海拔1910米,地势东西两侧及西南部高,北部低,东南部较开阔。海拔最低点为境内金沙江边的己衣新民大沙地862米,最高点为己衣乡白龙会峰2956米,高低相差2094米。县城海拔1710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6座,乌蒙山余脉从东贯穿全境,组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重叠的地形,立体气候明显。
气候
武定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武定境内山岭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海拔高低悬殊较大,
季风气候明显。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
金沙江谷地热量丰富,东部高原、坝区次之,东西部山区气温较低;形成北热、南暖、东西凉的分布格局。呈现出中亚热带、北
亚热带、
暖温带、温带、寒带的景象,有“山上飘雪花、山下开桃花、江边收庄稼”的
立体气候特点。
气候总特征为: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类型多样;雨热同季,大陆性强。
水文
武定县长度10千米以上的
河流有22条,其中21条属金沙江水系,分别由东、西、北三个方向出境。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武定县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金属、非金属矿产种类较多。已发现的有铁、
钛、铜、铅、锌、硫铁、
稀土、磷、石膏、石棉、大理石和武定木纹石等矿体。铁矿主要分布在迤纳厂、以子甸一带,有矿点13个,探明资源储量2.46亿吨。钛矿主要分布在近城镇、九厂乡、插甸乡以及田心乡,有矿点13个,已探明资源储量1800万吨。铜矿主要分布在猫街镇东南部及九厂、高桥等地,有矿点9个,已探明资源储量13.1万吨。铅锌矿主要分布在近城镇新村刺竹箐地区,其次是猫街桃树箐等地,有矿点9个。芒硝矿、石膏矿(伴生)分布在白路乡小井和东坡傣族乡境内,资源储量5884万吨。石英石(石棉)矿主要分布在近城镇狮子山,资源储量3万吨。砂岩(木纹石)矿主要分布在插甸乡和尚庄、哪吐及近城镇古柏一带,矿点21个,已探明资源储量34.8亿立方米。大理石矿储量31.4万立方米,红砂岩储量大约350亿立方米。
水资源
武定县境内
水资源较丰富,年产水量28.5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9.2亿立方米。但“地处水源头,有水向外流”,无天然湖泊,水低地高,且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利用较差。蓄水能力8324万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水能力6932万立方米,利用率仅占地表径流总量的7.53%,平均每亩耕地拥有控制蓄水261.9立方米,人均318立方米。境内浅层地下水年蕴藏量为25052万立方米,有潜水320多股,多呈泉水(龙潭)出现。较大的泉眼有56个,流量为10升/秒以上的冷泉有13个。分布在己衣的鲁布古、新民、五股水,万德的马德平,插甸的乐茂河、增益中岭岗,猫街的狮子口、秧草地,近城的古柏、铺西、恕德,九厂的响水箐。温泉有己衣罗能热水塘一处,水温56℃,流量56.65升/秒。境内江河落差大,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万千瓦,可开发4.5万千瓦。其中勐果河干支流理论蕴藏量5.44万千瓦,己衣河1.1万千瓦。由于枯洪变化大,干季水源难以保证。
植物资源
武定境内植物种类既有其多样性,又有其复杂性,反映出低纬、高原山区亚热气候的特征。据
西南林学院曾觉民教授2002年统计,武定县的
种子植物有173科1774种。其中裸子植物有8科19属33种,但天然生的种属集中在松科(4属6种)、柏科(3属4种)、三尖杉科(1属3种),它们是武定县森林的主要组成种类,如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黄杉、翠柏、干香柏。其中,
云南松和华山松成了武定县的优势林分,含黄杉、翠柏、三尖杉的林分,则是列为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林分。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有141科、605属1422种,其中的壳斗科树木有25种,是组成武定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基本树种,如滇青冈、黄毛青冈、滇石栎、光叶石栎、多变石栎、元江栲、高山栲等。同时混交樟科乔木树种:大果香樟、云南樟、滇润楠、长毛楠等。在林内还有山茶科的银木荷、厚皮香,木兰科的山玉兰、皮带香,以及蔷薇科、海桐科、铁青树科、杜鹃花科等常绿阔叶树种和胡桃科、榆科、桑科、桦木科等落叶阔叶树种。
武定县的
单子叶植物种类不多,总共有24科,150属,282种(其中栽培60种)。禾本科植物占到单子叶植物属、种数的2/3以上。据曾觉民教授2002年初步统计,县境内的国家和省级珍稀植物有36种。从种属数量分布看,武定县种子植物含80种以上的科有4科。最多的是菊科(141种),其次是蝶形花科、乔木科、蔷薇科。在全部的173科种子植物中含20种以上的科共有23科。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定县常住人口为239059人。
截至2023年末,武定县常住人口23.17万人,其中男性11.72万人,女性11.45万人,出生率8.15‰,死亡率9.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86‰,常住城镇人口9.4万人,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40.57%,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280141人,比上年减少471人。其中:城镇人口118071人,乡村人口162070人。
民族构成
截至2023年末,武定县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59987人,占总人口的57.11%,其中彝族人口90216人,占总人口的32.2%,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6.39%。百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90216人)、傈僳族(32707人)、苗族(25863人)、傣族(8050人)、回族(1121人)、哈尼族(1062人)、白族(307人)和壮族(173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武定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40921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8220万元,增长4.6%,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86922万元,增长6.1%,拉动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74076万元,增长5.5%,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1%、38.8%和41.1%。三次产业结构为24.7︰34.6︰40.7。全县人均生产总值(GDP)60443元,增长6.6%。民营经济增加值754560万元,比上年增长6.3%,占GDP的比重为53.5%。
2023年,武定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5%。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增长3.4%,设备购置比上年减少34%,其他费用比上年增长28%。本年新开工项目比上年增长15.6%。
2023年,武定县完成财政总收入66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9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36141万元,增长25.9%;非税收入7811万元,减少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0139万元,减少5.7%。
2023年,武定县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61元,增长5.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00元,增长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0元,增长8.4%。全体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73元,增长9.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659元,增长6.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73元,增长12%。
第一产业
2023年,武定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975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8546亩,增长0.89%。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88649亩,增长3.51%。其中:烤烟种植面积83000亩,增长7.79%;油料种植面积35019亩,增长9.82%;蔬菜种植面积160269亩,增长0.4%。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58.6:41.4。全年粮食产量128292吨,增长0.89%。其中:秋粮107287吨,增长1.13%;夏粮21005吨,减少0.31%。
2023年,武定县肉类总产量48658吨,增长2.79%;禽蛋产量2262吨,增长14.42%;蜂蜜产量218吨,增长36.79%;水产品产量1111吨,增长1%。大牲畜年末存栏84351头(匹),增长1.54%。生猪出栏346509头,增长3.58%;年末存栏218322头,减少4.37%。羊出栏244358只,增长9.98%;年末存栏246184只,增长7.29%。家禽出栏4493340只,减少2.15%;年末存栏1832199只,减少2.88%。
第二产业
截至2023年末,武定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增长11.11%,实现总产值比上年下降2.9%,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减少1.1%。从业人员2840人,增长5.46%。实现利税总额62354.7万元,比上年增长51.84%,其中:实现利润43147.2万元,比上年增长41.66%;税金19207.5万元,比上年增长81.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6471.9万元,比上年增长6.61%。
2023年,武定县有17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25804万元,比上年增长29.95%;实现利润6442万元,增长50.6%;实现税金16764万元,增长19.7%。
第三产业
2023年,武定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1136万元,减少41.31%。商品房销售面积72464平方米,减少27.87%。商品房销售额22193万元,减少60.82%。
2023年,武定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103.4万元,比上年增长3.8%。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实现299315.1万元,增长1.1%;乡村实现175788.3万元,增长8.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实现130712.5万元,增长36.3%;商品零售实现344390.9万元,减少4.8%。
2023年,武定县外贸进出口总额127.5万美元,比上年减少62.3%。其中出口额127.5万美元,减少62.3%。
2023年,武定县招商引资引进州外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15.2%,省外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11.5%。
2023年,武定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473.7万元,比上年增长12.4%;电信业务总量15402万元,增长15.2%。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2.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3.9万户(含宽带接入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
2023年,武定县共接待国内游客370.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03亿元,分别增长12%、14.8%。狮子山景区接待游客11.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1%,狮子山景区门票收入274.38万元,比上年增长30.8%。
截至2023年末,武定县人民币存款余额1220179万元,增长8.7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16926万元,增长8.08%。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55402万元,增长13.21%。
2023年,武定县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6691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7484万元,增长5.6%;寿险业务保费收入9207万元,减少0.6%。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110万元,减少19.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及给付4450万元,减少23%;寿险业务赔款及给付660万元,增长20.7%。
交通运输
截至2023年末,武定县内公路通车里程3621.54千米(不含高速、国道及省道)。境内高速公路94.94千米,国道79千米,省道42千米。年末机动车拥有量76581辆,比上年增长15%。其中,汽车21284辆,增长73%;拖拉机4027辆,比上年减少4.8%;摩托车51270辆,增长20.7%。机动车驾驶员97209人,比上年增长16.6%。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武定县有高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2494人,专任教师195人;完全中学1所,在校学生2612人,专任教师205人;初级中学11所,在校学生6955人,专任教师54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在校学生5940人,专任教师481人;小学学校128所,在校学生16957人,专任教师1293人;幼儿园(含学前班)在校学生6307人,专任教师330人。
科学技术
2023年,武定县上报州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7项,批准立项54项,其中:省级立项48项,州级立项6项。当年授权专利177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武定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18.8万册,电视覆盖率99.7%,广播覆盖率99.7%。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武定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66个:医院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乡镇卫生院(分院)13个,村卫生室117个,诊所2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2277人,其中执业医师513人,执业助理医师254人,注册护士1091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841张,其中医院床位1369张,卫生院床位412张。
体育事业
2023年,武定县体育健儿参加州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46枚,其中:金牌24枚、银牌12枚、铜牌10枚。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武定县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202107人,其中:机关事业职工8103人,企业职工1440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796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59550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478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4961人。参加失业保险10900人,其中城镇职工10900人。参加工伤保险21600人。参加生育保险4173人。
2023年,武定县有14536户20802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镇4549户7428人,农村9987户13374人。民政优扶革命伤残军人120人、在乡复员军人27人。有养老院12个,收养487人。
风景名胜
水城河观光
水城河系掌鸠河之源头,位于插甸乡水城村委会,距武定县城58千米。流域范围内植被茂密,湖光山色旖旎迷人,由于大自然的天工之作,造就了数道0.5米─20余米不同类型的瀑布。河床两岸巨大而奇特怪异的红砂岩与原生植被交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个亮丽的景点。景区与水城村相连,可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前景较好。
己衣大裂谷
该片区距武定县城119千米,现有弹石路相通。景区面积约30平方千米,有景点10余个。长约12千米的大裂谷,最宽处约200米,最窄处约6米,裂谷两侧鸡犬相闻,却难以相通,裂谷最深处300余米,深不见底,形成了惊险奇特的崖壁奇景。在裂谷最窄处,一块天然巨石横亘其间,成天生桥。
新村湖休闲度假区
新村湖位于狮子山西南、猫街镇境内的猛果河上游,距武定县城38千米。片区面积29平方千米,周围群山环抱,湖面117公顷,迤逦10千米。湖周围有千余亩红、黄、白三色马樱花,盛开时如锦绣铺地,蔚为壮观。湖南侧为喀斯特地貌,有钟乳溶洞1个,内有岩溶景点20余个,沿湖周边为彝族聚居。片区共有景点17个,湖光山色、仙人溶洞、千亩马樱花与红彝族风情融为一体。
万德土司遗址片区
该片区距武定县城109千米,是武定历史上著名的罗婺土司最后驻地。占地10000余平方米的土司大院,以及土司囤兵的大营、土司铜钟、土司墓群等古迹,淀积了300余年的罗婺土司文化。修复、开发建设文化古镇潜力较大。
狮子山龙头核心景区
狮子山以形似伏卧的雄狮而得名,自西蜀僧朝宗长老1311年开山建寺,天竺高僧指控禅师1315年续建至1320年完成后,开始闻名滇中。景区内有种子植物137科538属1157种,被植物学家称为“滇中绿色明珠”。素以“西南第一山”和“中国八小佛教名山”驰誉滇中。1988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定为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1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由正续禅寺、牡丹园、林海、巉崖四大部分组成,共有86个景点,景观丰富。
香水箐自助游旅游区
香水箐片区在狮子山南麓的九厂乡境内,距武定县城16千米,片区面积8.4平方千米,是一个狭长的林中深箐,常绿阔叶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野花遍地,密林中古树缠藤,流水清澈,两个小湖并列,其间有溶洞一个。片区共有景点13个。
万松山原始森林探秘区
万松山原始森林探秘区位于县城西北的环州乡境内,最高海拔2835米,公路行程128千米,属以云南松为主的林区,总面积4万多亩,其中国有林面积10000余亩,集体林面积30000余亩。景区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9%。主要植物有云南松(占60%)、华山松(占20%)、阔叶林和灌木林(占20%)。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跨越数百年历史的土司墓群、凉爽的气候是该景区的亮点。景区与武定最大的彝族村-环州村相连,村内李氏土司遗迹依稀尚存,彝族风情浓郁。
关坡云南白药基地观光区
基地位于县城西北的白路乡境内,公路行程56千米,属云南白药集团优质中药材种源繁育基地。基地自2001年6月建立,至2005年底,完成投资4700万元,建有实验中心、管理中心、专家接待中心、守护房等,并收集各类中药材种子200余种,试验种植40余种,示范种植重楼、草乌、红豆杉等中药材2000余亩。
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26日,武定县获评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20年6月30日,武定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8月,武定县入选云南省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8月27日,武定县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12月,武定县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公示的“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候选地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