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葬品
殉葬物品
人殉的制度起源相当早,自汉代以后,绝大多数皇帝不再杀生殉死。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遗诏,令放无子的妃嫔宫女出宫 偶有帝王以活人,直到明朝。明太祖死后,共陪葬及殉葬40个嫔妃,除了两个死在太祖之前,最后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东西两侧外,其余38人都是殉葬而死,1464年2月22日,明英宗临终时作出了一个决定 从他开始,废除这种制度,他的继任皇帝宪宗在临终前也再一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决定的尊重。两代皇帝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初以来的人殉制度画上了句号。
发展历程
殉葬又称陪葬,是指以器物、畜牲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活人陪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
另外,中国古代也有赐已死之人陪葬贵族、尊亲属等的风俗,这多半是一种褒扬死者的作法。
人殉的制度起源相当早。自汉代以后,绝大多数皇帝不再杀生殉死。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遗诏,令放无子的妃嫔宫女出宫 偶有帝王以活人殉葬。直到明朝,人殉才死灰复燃,甚至成为制度。
明太祖死后,共陪葬及殉葬40个嫔妃,除了两个死在太祖之前,最后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东西两侧外,其余38人都是殉葬而死。1464年2月22日,明英宗临终时作出了一个决定 从他开始,废除这种制度。他的继任皇帝宪宗在临终前也再一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决定的尊重。两代皇帝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初以来的人殉制度画上了句号。
但是貌似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都有人殉的事情,最终康熙结束清朝殉葬制度。
史料记载
清初皇室人殉制曾非常盛行。太祖努尔哈赤死后,有大妃乌拉纳喇氏、庶妃阿吉根、代因扎殉葬。太宗皇太极死后,妃章京敦达里、安达里殉葬。世祖福临死后,妃楝鄂氏、侍卫傅达里从殉。睿亲王多尔衮死后,侍女吴尔库尼从殉。
民间各地官府表扬妻妾殉夫,称她们为“烈女”、“节妇”,并修书、立牌坊。康熙时,汉将朱斐上疏请求停止,康熙十二年(1673年)明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仆随主殉葬,从而结束了清初这一残酷的习俗。
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后有所收敛,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汉以后就很少有人殉葬了。但根据有关野史记载,到明代人殉之风死灰复燃明太祖首开先例,明英宗结束了殉葬制度,后清代皇太极顺治时都存在殉葬,后康熙时才结束了封建时代的殉葬制度。朱元璋死后曾有很多妃嫔殉葬,葬在哪里却是未解之谜。 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病死,以40多名妃嫔殉葬,这些妃嫔当中,有不少还为朱瞻基生育过子女。刘维才告诉记者,明代的殉葬制比秦汉以前的殉葬多了一层欺骗色彩。对于被殉葬的妃嫔宫女,朝廷从精神物质上给予褒奖。明孝陵的殉葬妃嫔,都得到了在孝陵殿内设置的一个“”,供后人祭祀。
在国外也有的,不仅仅是国内。
早在公园二世纪 ,印度就出现了类似的殉葬。我们姑且 称其为殉葬的前身,那么被殉葬的那个人自然就应该是成为了,殉葬品。在古印度 殉葬制度又称萨蒂(Sati),萨蒂是古印度神话故事中的一名少女,Sati 因家人侮辱 Shiva 而跳入圣火自杀。殉葬品多数情况下被人们称为陪葬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6 20:15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