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
口蘑科金钱菌属真菌
Flammulina velutipes),口蘑科金针菇属菌类。其菌盖球形,边缘薄,黄褐色,表面黏滑,基部相连,呈簇生状。干品形似金针菜,故名金针菇。金针菇表面为黄色、深黄褐色或肉桂色,中部色稍深,边缘乳黄色。金针菇丝白色至乳白色或微带肉粉色,长度不等。
形态特征
金针菇,口蘑科金针菇属菌类,表面黏滑,基部相连,呈簇生状。金针菇表面为黄色、深黄褐色或肉桂色,中部色稍深,边缘乳黄色。金针菇丝白色至乳白色或微带肉粉色,长度不等。金针菇子实体一般比较小,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扁半球形,直径1.5-7cm,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白至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生,长3.5-15cm,直径0.3-1.5cm,白色或淡褐色,空心。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椭圆形或梨核形(5.5-8×3.5-4.2μm),无色,光滑。
近种区别
栽培技术
金针菇的栽培工艺步骤: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开袋→催蕾→出菇管理→采收→转潮管理。
栽培条件
金针菇菌丝生长温度为15℃-25℃,出菇温度为8℃-15℃。可根据不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季节,适时栽培。
菇棚
可采用普通棚室或半地下式拱棚,棚内沿棚宽方向垒栽培架,架间走道间隔1米。菇房两侧留有上下通风孔,孔尺寸为25厘米×30厘米,棚上边用竹竿结网,网上盖塑料膜、草栅、毛毡等保温材料和石棉瓦
栽培基质和配方
选择洁净的栽培基质和水源,主料有: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酒糟、花生秸、豆秸等。栽培主料、拌料用水重金属含量不能超标,水源应洁净,远离道路两侧和污水污染区域。辅料有:麸皮、玉米粉、菜籽饼、石膏、蔗糖、碳酸钙等。
拌料时控制含水量63%左右,以装袋前用力握手指缝间滴1-2滴水为准。培养料pH值6-6.5。
配方一:棉籽壳80%、麸皮15%、玉米面4%、石灰1%。
配方二:棉籽壳88%、麸皮10%、石灰1%、蔗糖1%。
菌袋灭菌
选用直径17厘米、长34厘米-35厘米规格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机械装袋。装料密度均匀,长短一致。利用高压灭菌4小时或常压灭菌24小时。
接种
菌种应选择菌丝洁白、健壮、无污染、适龄菌种,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市场需求的适宜品种。当袋温降到25℃以下时方可接种。接种箱用气雾熏蒸消毒盒进行灭菌30分钟。接种用具用75%酒精消毒,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每瓶三级菌种接20-30袋,接种后移至菇棚上架。
发菌
菌袋在通风、避光18℃-25℃环境下培养发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菌袋上架后约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约40天-50天即可满袋。
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菌袋后,就可以开袋出菇。两端接种的菌袋,可先松开菌袋一头扎口,以利子实体生长,发现污染菌袋要及时清除。
控制菇棚温度在8℃-13℃,空气相对湿度90%-95%,每天进行通风换气,并给予微弱的散射光。当接种块上有出菇现象时,及时清除,保持料面整齐。现蕾后2天-3天,菌柄长到3毫米-5毫米,菌盖米粒大小时,5天-7天内,减少喷水或停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温度控制在6℃-8℃促进菇蕾生长整齐。
温度控制在8℃-1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减少通风换气。为获得菌盖小、菌柄长的优质菇可适量减少通风。一般温度在10℃-15℃条件下,5天-7天菇柄可从3厘米长到12厘米-15厘米,10天后可长到15厘米-20厘米,这时可根据加工鲜销标准适时采收。
采收
菌盖开伞度30%,菌盖直径0.8厘米-1.5厘米,菌柄长度15厘米-20厘米时可以采收。手握菌柄,轻轻地整丛拔下,勿折断菌柄。
转潮管理
前潮菇采收后,清理料面,注水,重新按上述方法进行子实体管理。采收两潮菇后扎紧开口端,松开另一端出菇,管理同上。
加工利用
由于金针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口感特殊,长期以来,以金针菇为原料开发的产品众多,主要种类分为鲜食及菜肴、传统及初级加工产品、利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深加工产品。
鲜食及菜肴
作为药食两用的保健蔬菜,金针菇大部分用于鲜食。将金针菇鲜品水分挤开,放入沸水锅内烫漂数分钟后捞起,凉拌、炒、炝、熘、烧、炖、煮、蒸、做汤均可,亦可作为荤素菜的配料使用。金针菇入菜可做成鸡脯拌金针、金针炒鸡丝、金针菇豆苗竹笋汤等菜肴。
传统及初级加工产品
以金针菇为原料加工的初级食品有金针菇罐头、金针露、低糖金针菇脯、金针菇蜜饯、金针菇菌油、金针菇果冻等。如制成的金针菇干品风味芳香、色彩鲜艳,是其它菇类无法相比的;金针菇罐头,菌柄脆嫩发粘,汤清并呈淡黄色,且有粘性,独具特色;以金针菇为原料,用经驯化的嗜酸乳酸菌发酵制成乳酸发酵金针菇饮料,对青少年增长智力及老年人增加营养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利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深加工产品
以上鲜食及菜肴、传统及初级加工产品等2类产品附加值较低,如果运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生产出营养价值更高,附加值更大的产品其开发前景将十分广阔。
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理特性,以金针菇发酵液为原料,可制成保健营养液。利用金针菇发酵液和菌丝体中含有的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配置营养型饮料、口服液或营养食品添加剂,使产品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合理,且风味和口感独特。深加工、多层次开发是发展金针菇生产的重要途径。以金针菇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还可生产胶囊、片剂、针剂、口服液、冲剂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多糖提取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可利用富硒、富碘、富锌金针菇菌丝体具有的生理活性物质,研制专用功能性保健药品,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
主要价值
食用
中国早在公元800年就将金针菇作为一种食药两用菌,并开始人工栽培,是世界第四大食用菌。
金针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超级保健食品”。
金针菇本身清香脆嫩,味美润滑,风味独特,煮熟后可配酱料食用。此外,还可以与荤菜拼配,如列入中国特色菜谱的金菇三色鱼、金菇炒鳝鱼、金菇绣球、金菇溜鸡、金菇凤燕等。
金针菇富含蛋白质,还含有VB1、VB2、VC等多种维生素,且富含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营养十分丰富。金针菇中还含有18种氨基酸,每100g鲜菇中含有8种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42.29%~51.17%,在氨基酸中精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高于一般菇类。因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对儿童增长智力有重要作用,所以,日本人称它为“增智菇”。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医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金针菇性凉,味甘,归脾、大肠经。金针菇具有补肝、益肠胃、抗癌之功效,对肝病、胃肠道抗感染、渍疡、肿瘤等病证有食疗作用。
金针菇还含有独特功效的功能成分,如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蛋白,有抗癌作用的多糖等,这些成分使得金针菇更加有价值。
功能性蛋白
金针菇中含多种功能性蛋白,如核糖体失活蛋白(Robo-someinactitatingproteins,RIP)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虫、抗真菌以及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活性;金针菇毒素(Flammutoxin,FTX)是一种成孔溶细胞素(Pore-formingcytoly-sin),可引起哺乳动物红细胞裂解,使肿瘤细胞溶胀破裂,并能改变肠上皮细胞的渗透性,具有促进药物吸收等作用;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ungalimmunomodulatoryproteins,FIP)其不仅具有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相似的结构,而且具有抑制过敏反应、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加速代谢的功能,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抗癌、抗过敏、抗增殖、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功能。
多糖
金针菇的多糖也有很好的抗癌作用。1968年,日本Kamasuka等人最先报道了其多糖成分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982年,日本癌中心研究所的池川先生研究证实,金针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癌效果。金针菇菌丝体能产生具有很高抗肿瘤活性的多糖,其一就是胞内多糖,结构为β-1,3-葡聚糖,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高达96%,抗肿瘤活性比香菇多糖云芝多糖都高。日本的大重远等从金针菇的发酵液中提取出胞外抗癌杂多糖,称为KM-45。KM-45是一种灰白色的粉末,它的平均分子量介于104~105之间。它对毒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效果比子实体、菌丝体作为原料得到的多糖更具有速效性和高效性,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70%,对腹水瘤的抑制率为80%,且对细胞无任何毒副作用。KM-45主要由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D-阿拉伯糖组成。
其他
金针菇的含量是菠菜的20倍,又有许多纤维质,可促进新陈代谢,并有镇定的作用,适合孕妇产后多吃。其含有的酸性和中性植物纤维可吸附胆汁酸盐,调节体内胆固醇代谢,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还可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消化系统的功能,它能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及肠胃道溃疡。同时,金针菇又是一种高钾低钠食品,并含有VB1,VB2,VE以及较高含量的微量元素锌。这些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好处,也特别适宜于高血压病人和中老年人食用。
药理活性
抗肿瘤与免疫调节
从金针菇中分离到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包括金针菇多糖、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甾体化合物、单萜、倍半萜、酚酸、糖蛋白等。从金针菇中分离纯化的金针菇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主要通过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干扰肿瘤细胞生化代谢和有丝分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式来抵抗肿瘤。
降脂
金针菇中的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内的酶分解和消化道吸收,但是能够与胆固醇、胆酸结合,减少人体肝脏中胆酸的堆积,促进胆固醇代谢为胆酸,降低人体小肠中胆固醇含量,干扰小肠对脂质的吸收。Rahman等从金针菇中提取的多酚化合物也具有延缓LDL氧化的作用,具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
抑菌、消炎和抗病毒
金针菇多糖的生物活性较强,主要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肿瘤、抗菌等。
改善记忆力
金针菇多糖可有效改善东莨菪碱引起的大鼠记忆功能障碍。采用金针菇多糖治疗大鼠,能有效防止大鼠抗氧化防御酶活性的降低,阻止东莨菪碱引起的大鼠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升高,改善脑部氧化应激反应,为治疗前脑基底类胆碱神经元的缺失、脑部活性氧产生和氧化酶作用不平衡引起的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损伤疾病提供药物基础。此外,金针菇多糖还能维持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羟色胺等神经传导物质的水平,这些神经传导物质与人脑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利用金针菇多糖治疗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发现能有效改善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金针菇又称“智力菇”、“增智菇”,在健脑益智上应用前景广阔。
抗黑色素沉着、抗褐变
金针菇中发现的麦角硫因能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阻止多酚氧化酶引起的虾、螃蟹等海鲜的黑色素沉着或褐变。金针菇提取物是一种很好的抗黑色素、抗褐变的天然制剂,在食品工业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金针菇提取物在美白类化妆品产业上也有应用前景。
保护肝脏
近年来,金针菇多糖还被发现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Pang等在金针菇中分离到α(1→4)-D-葡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FVP2,能够增强小鼠初级肝脏细胞的生长,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细胞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释放。ALT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中,肝脏细胞的损伤或坏死都会引起ALT浓度的升高,ALT是衡量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此外,金针菇多糖还能提高肝脏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小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害,抑制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具有保肝、护肝的效果。
抗骨骼肌疲劳
金针菇多糖具有延缓骨骼肌疲劳的作用。孙洪兆等以电刺激蟾蜍腓肠肌为疲劳模型,金针菇多糖溶液能显著降低腓肠肌收缩幅度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此外,金针菇多糖还能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显著降低运动疲劳大鼠的血清肌酸激酶和尿素氮含量,增加大鼠血液中乳酸脱氢酶活力,加速大鼠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的清除,促进机能恢复。金针菇多糖对骨骼肌疲劳的延缓作用及血液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为消除运动疲劳、减小运动损伤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真菌学史
干品形似金针菜,故名金针菇。中国栽培金针菇历史已久,元代《农书》记载顾详。
产地生境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欧洲、北美洲等地区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生长。多丛生于榆树、柳树等阔叶林腐木桩上或根部,偶尔也生在多种阔叶树活立木。
生长习性
金针菇属低温型的食用菌,最适温度8℃左右。其对水分要求敏感,需要水分较多。为止病虫害发生,温度高时湿度宜低。金针菇是好气厌光性菌类。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线,在黑暗中也能形成小菌蕾。
碳氮源
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甘露糖作碳源时金针菇生长较好;黄豆粉、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粉是很好的氮源。
温度
金针菇属低温型食用菌,适宜秋冬与早春栽培。金针菇发菌最适温度为20-25℃,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温度为8-12℃;温度高于12℃,则菌柄细长,盖小。昼夜温差大可刺激金针菇子实体原基发生。
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5%-70%;子实体原基形成阶段,要求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宜。
空气
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阶段,微量通风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在子实体形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氧气。CO2浓度对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影响远远超过对其他菌类的影响。CO2是控制金针菇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所要求的适宜CO2浓度差异很大,原基形成所需的CO2浓度为12.3-60μmoL/L;子实体生长所需的CO2浓度为210-600μmoL/L。
光照
菌丝和子实体能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但菌盖生长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菇,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盖生长,过强的光线会使菌柄生长受到抑制。
pH
金针菇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3.0-8.4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为4-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pH为5-6。
趣闻轶事
盐水浸泡法:鲜菇用0.5%-1.0%的食盐水浸泡15-30min,捞起,沥干,用无毒塑料袋密封包装。可保鲜3-5d。
盐渍法:将金针菇清洗、去根除杂后,用食盐水腌渍处理,然后煮制10-15min。再用食盐水腌3-6d。此法可基本保持金针菇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
金针菇挑菌盖半球形的。金针菇菌柄一般上浅下深,如果颜色通体均匀鲜亮,很可能经过漂染或添加剂处理过。金针菇的菌盖要挑选半球形的,菌盖长开的说明老了,菌柄15厘米左右最好。另外,还要留意颜色,白金针菇韧性大,容易塞牙,而黄的香味浓、口感嫩,更好吃。
食物营养成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4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