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蔓豆(Calopogonium mucunoides Desv.)是豆科毛蔓豆属植物,缠绕或平卧草本,全株被黄褐色长硬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4-5毫米;叶柄长4-12厘米;侧生小叶卵形。花序长短不一,顶端有花5-6朵。荚果线状长椭圆形,长2-4厘米,宽约4毫米,劲直或稍弯,被褐色长刚毛;种子5-6颗,长2.5毫米,宽2毫米。花期10月。
形态特征
缠绕或平卧
草本,全株被黄褐色长硬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4-5毫米;
叶柄长4-12厘米;侧生小叶卵形,中央小叶卵状菱形,长4-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侧生小叶偏斜;小托叶锥状。
花序长短不一,顶端有花5-6朵;
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5毫米;花簇生于花序轴的节上;萼管近无毛,裂片长于管,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密被长硬毛;花冠淡紫色,
翼瓣倒卵状长椭圆形,龙骨瓣劲直,耳较短;花药圆形;
子房密被长硬毛,有胚珠5-6颗。荚果线状长椭圆形,长2-4厘米,宽约4毫米,劲直或稍弯,被褐色长刚毛;
种子5-6颗,长2.5毫米,宽2毫米。花期10月。
生长环境
毛蔓豆较广泛地分布于湿润的热带国家。适生的海拔高度为300-1800米,在热带东非最高可生长至海拔2000米处。耐旱性较差,干旱严重时会枯萎,待雨后再生。耐湿性好,以年
降水量在1250毫米以上的地区生长最为良好,但忌土壤长期渍水。耐瘠薄和耐荫蔽能力不够强。可以生长的土壤
pH值为4.3- 8,最适宜为4.5-5。不耐寒,在4-5℃时生长受阻,2℃时茎蔓逐渐枯死。
分布范围
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及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有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自然繁殖:毛蔓豆在播种2个月后生长快而旺盛,到4-5个月可完全覆盖地面,厚度可达40-60厘米。在中国广东省10-11月开花,翌年1-2月种子成熟,种子落地能自然繁殖,再次形成草层。故毛蔓豆虽为短期多年生,但有自身繁殖的特性,有时也会形成杂草。
人工繁殖:土地要求耕耙整平,每亩施有机肥500-1000千克,磷化肥20-25千克。由于种子中的硬实比例较高,播前按1千克种子用50毫升浓硫酸处理15-3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几次去除余酸,即可播种,或加细砂摩擦种子至种皮起毛,然后再用水浸种至种子吸胀,捞出晾干后播种。在烧过的荒地或自然草地上补播时,可趁土壤潮湿时直接撒播。间种于胶园、
果园的采用穴播。穴距为50(-80)厘米×50厘米,每穴播种子5-6粒,盖土2.5厘米左右。种子千粒重为11.3克,每亩播种量撒播的约0.5千克,穴播的约0.25千克左右。
栽培技术
播后约1星期出苗,半个月后要及时查苗补缺,并进行松土除草。土壤瘦瘠的要追施1次氮肥,以后视情况再除草1-2次。用为放牧,宜在植株伸延已向上生长之后开始,每隔2-3个月1次,每次牧后需适当追施氮、磷肥料。通常年收割1-2次,由于茎叶多毛,适口性较差,故大都采用与无芒虎尾草、大黍、臂形草等禾草混播,有时与距瓣豆混播,以改善其适口性与耐久性。
在冬季地上部虽枯萎而仍然覆盖,至春天由茎基萌芽或由种子自身繁殖而再次形成覆盖。在胶园,常与距瓣豆按1:1混种。当树冠郁闭时,毛蔓豆不耐阴而先枯死,距瓣豆就继续起覆盖作用。毛蔓豆用为绿肥,可在生长4-6个月时收割或就地翻压,亩产鲜草约1500-2500千克。
主要价值
饲用:毛蔓豆用做饲草,为牧牛所喜食。另外,在开花以后较开花前的适口性好,可在日粮中配合应用。种子的养分较好,含粗蛋白质26.38%,粗脂肪19.34%,可作梢料。种子产量每亩为30-50千克。鲜草含有肥分:氮0.46%、五氧化二磷0.06%、
氧化钾0.48%。
生态:毛蔓豆早期生长快而旺盛,覆盖层厚,建植容易,易于结出根瘤,抑制杂草的能力强,常用为橡胶、柑桔、可可等树园及保护荒原隙地的覆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