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包括多种含义:1、古代管理
水路的官名;2、民间接骨医生;3、水军,兵种之一;4、一种水神;5、水手。
【明】
陈子龙《募练水师疏》:“题为臣乡募练水师,共资守御,以示鼓舞事。”明
袁可立《奏登师出海之期疏》 :“登莱之水师,实榆关之
犄角。”
凌力《星星草》第二六章四:“ 巴里尔水师官指挥着六艘法国炮舰鱼贯地驰进
南运河。”
清代有长江水师,外海水师。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的当时,清朝全国水师的外海战船共约930艘,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敌前的水师兵力共约10万人,大小战船约700多艘。
一般来说,在
郑和下西洋前后,已有相当规模。中间虽有一段时间裁撤舰队,但实力颇强。16世纪末,仍犹在世界强权列中。明末
袁可立的登莱水水师也有很大规模,并参与到对后金的实战之中,所到之处“舳舻相接,奴酋胆寒”。“登莱之水师实榆关之犄角,臣(袁可立)与镇道图画者数月,诸凡操练将士、修验船只、合并营伍、简汰官兵稍有次第,乃拔其尤者三千六百人,俾总兵沈有容领之先发。”(《
明熹宗实录·
袁可立奏疏》)17世纪之后,清朝
锁国政策之下,水师实力锐减。
《宋史·谢景温传》:“景温劾轼(苏轼)向
丁忧归蜀,乘舟商贩。朝廷下六路捕逮篙工水师穷其事,讫无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