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村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那霍镇下辖村
水石村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那霍镇,下辖32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1281户,人口6683人;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亩;水石村年平均气温为21.7℃,年降雨量约为2500毫米,气候特征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石村特色经济收入有外运菜种植、水产和畜牧养殖、建筑业和外出务工等,其中农村经济年总收入为9000万元以上。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辣椒,藿香,花生,红薯,四季豆,丝瓜,红烟(已政策性停产);荔枝(妃子笑、白糖罂),龙眼,黄榄;生猪,三黄鸡等。工业加工业方面有毛织厂、蔬果加工。
行政区划
水石村(水石管理区)隶属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那霍镇,下辖32个村民小组。根据电白那霍镇总体规划(2018-2035),水石村作为那霍镇三个中心村之一重点建设,区域规划为南部粮食高产和特色农业区。
地理环境
水石村位于电白区北部与阳春、高州相邻,村域毗连那霍镇石龙村、洋坑村、石塘村,全境以丘陵、河流沉积带平原为主;东北部及南部水石河环绕,西北部石坦水西河流经,汇入沙琅江流域;空气质量佳,天 蓝 水 清,小 桥 流 水 人 家。
自然资源
水石村年平均气温为21℃,年降雨量约为2584毫米,气候特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质多为丘陵红土壤和河流沉积层。
矿产资源:有钛、钴、钾长石、石英石、花岗岩、高岭土等。
植物资源:山岭种有大片的松、杉、桉、樟木、楠木、竹子等经济林;还有荔枝、龙眼、黄皮、黄榄、杨桃、树菠萝、蕉、蔗、木瓜等水果;林业绿化率为86.35%,森林覆盖率为60.13%以上。
野生动物:现有穿山甲、龟、石蛤、青蛙、鹧鸪、画眉、乌鸦、火鸠等各种鸟类、蛇类有蟒蛇、过山乌、竹叶青等。家庭饲养动物有牛、猪、鸡、鸭、兔、狗、鱼、白鸽等。
人口民族
汉族、壮族、苗族、布依族等。以汉族为主,其余各族多为因工作、婚嫁等原因迁入。日常交流用语为客家话。
饮食
主要美食有:鸭粥、炸河鱼、正宗茶油鸭、农家鸡、年糕(糖板籺)、端午粽(古粽籺,灰水籺)、粉皮籺、白麻叶籺、糯米糍、咸汤圆、簸箕炊等。
经济
主要经济作物红椒四季豆藿香,村特色经济收入有外运菜,水石村农村经济年总收入为9000万元以上。近年来,水石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几年来村委会大力发展调整种养结构,以点带面增加村民收入。①把群众种植热情不高的丢荒田组织起来办起了两个蔬菜种植基地,解决当地民工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②搞好养殖业。有多个大型生猪、禽类、水产养殖专业户,带动了地方的养殖户发展。此外,村里积极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鼓励开班加工厂、组建建筑施工队伍等,实施多元化增收致富渠道。
交通运输
附近有三茂铁路经过,建有那霍站和热水垌站,全村乡道已基本完成硬底改造。
汕湛高速主线穿过村庄,并设有出口(距村中心约4公里)。
历史文化
名称来源
那霍水石村:【那霍】原为那藿,那霍人民有悠久的种植藿香历史,因之古有藿田之称,俚人语言则为那藿,“那”就是“田”的意思,后人为书写方便,省去了草头。【水石】指流水与水中之石。因水石村被河流环绕,流水淙淙,河道遍布鹅卵石,水石相击,声如洪钟,因而被人们称呼水石村,已有久远的历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溱水》:“水石惊濑,传响不绝,商舟淹留,聆翫不已。”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宋苏轼《石钟山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古诗所言与水石村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沿革
隋唐时期
水石村隋唐时期为电白区南境。
明朝时期
明朝时属得善乡的双石、立石小乡。
清朝时期
清朝时属于沙琅巡检司所辖的那藿屯。
民国时期
民国时属于第四区那霍乡的水石乡。
新中国时期
1949年11月,为六区(沙琅)那霍乡的水石小乡。
1953年3月,为十四区(那霍)的水石小乡。
1958年9月,成立水石大队隶东风人民公社。
1959年6月,析东风人民公社,置那霍人民公社,隶属那霍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撤那霍人民公社,置那霍区,作为15个乡之一。
1987年4月,撤区置那霍镇,水石村委会成为那霍15个村委会之一。
1989年9月,水石村委会改称水石管理区。
2014年4月,由原电白县那霍镇隶属茂名市电白区那霍镇。
所获荣誉
2002年 被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村委会的光荣称号。
2002年 该村党支部被省委授予全省十大“模范村党支部”光荣称号及全省“三级联创”活动模范村党支部
2002年8月 茂名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在水石村召开。
2002年8月 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玉浦要求全省农村基层要对照水石村经验,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新台阶。
2002年8月 南方日报报道《水石村巨变启示录》
2002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批语“水石村是贫困山村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好典型”
2002年9月 南方日报报道《因地制宜脱贫奔康 茂名掀起学习水石经验热潮》
2002年9月 南方日报报道《引 领群众致富的好班长 水石村党支部书记官锦初》
2003年7月 《羊城晚报》10日头条:《电白县水石村党支部书记官锦初大得民心》
2003年7月 人民网《广东茂名市委书记水石村里庆“七一”》
2003年7月 南方网《茂名市领导到水石村农家座谈 庆七一商奔康》
2003年7月 茂名政府网《茂名市政协领导率机关干部参观水石村》
2003年7月 水石村党支部书记官锦初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授予“模范实践‘三个代表’的退伍军人”名誉称号,也是全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大先进典型之一。
2004年11月 新华网《电白推广水石经验争当小康排头兵》
2005年7月 水石村党支部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5年3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水石村调研 强调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6年6月 水石村代表到广州参加全省模范村党支部书记座谈会
2006年2月 中共中央先进性教育第五巡回检查组组长周敬东一行到水石村调研。
2009年1月 水石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
2016年 水石村成为茂名市创建文明村的示范点。
2019年10月水石村被广东司法厅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
2020年11月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继续保留该村“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24年3月,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4年4月,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风景名胜
水石村正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发展生态农业。
萧氏宗祠
2017年1月6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那霍镇冠福萧氏宗祠落成庆典在水石村隆重举行。席开三百桌,宴请到场嘉宾。萧氏宗族在水石村是第一大姓,该氏族有历史悠久的规模宏大的宗祠“五凤楼”,但于1997年建设水石小学被拆除,此宗祠为重建。
【萧氏冠福支系源流介绍】成化八年,萧梅轩宗支八世孙萧秀荣遗孀携两子迁阳春凤南堡,居于林桶寨的山洞中。阳春宗支四世孙萧悦庄,十七岁成为孤儿,被其父好友官氏带回电白冠福里(今电白黄岭官屋村)居住。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5 13:22
目录
概述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