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氽,汉语二级字,读作氽(tǔn),部首为水,总笔画数为6笔,意思是漂浮,一般用在方言里。
释义
基本字义
1、方言,漂浮:木头在水上~。
2、用油炸。
详细字义
〈动〉
1.、漂浮 [float],如:木头在水上氽。
2、〈方〉:用油炸 [deep-fry],如:油氽花生米、油氽豆腐。
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氽猪肉皮:“猪肉皮略泡,入沸油氽之。”
3、〈方〉:~~(瓯语方言,读tàngtang,意为泳者踏水),如:非在水里氽氽。
字义推敲
氽字念 tǔn ,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来是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是漂浮的一种情况,所以氽的本义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尸体氽上来了。又引申为用油炸(因为油炸食品时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如氽油条、氽虾片油氽馒头、油氽花生米。
古籍解释
字汇》土恳切,吞上声。水推物也。《字林撮要》人在水上为氽,人在水下为溺。
形近字
汆(cuān,烹饪专用语),是沸水下料,水开即成的一种烹调方法。原料大多是小型的或加工成片、丝、条和制成丸子。一般是先将汤或水用旺火煮沸,再投料下锅,只调味,不勾芡,水开即起锅。
还有一种汆法,是先将原料用沸水锅烫至八成熟后捞出,放于碗内,另将已调好味的滚沸的鲜汤倒入碗内,一烫即成。这种汆法一般也称为汤爆水爆。汆制菜肴特点是汤多而清鲜,质嫩而爽口。
主要区别
氽、汆和籴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极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氽简直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分辨。不过,如果懂得它们都是会意字,认真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字原理,也就不难辨清了。
氽字念 tǔn ,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来是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是漂浮的一种情况,所以氽的本义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尸体氽上来了。又引申为用油炸(因为油炸食品时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如氽油条、氽虾片、油氽馒头、油氽花生米。
汆字念 cuān ,上面是入,下面是水,合起来表示(把东西)放入(沸)水中。汆字的常用义是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如汆汤汆丸子、汆黄瓜片
籴念 dí,上面是入,下面是米,合起来就是买进米。米可借代粮食,所以籴泛指买进(粮食),如籴米、籴麦子。跟籴相对的粜(tiào ),则是卖出(粮食)。
最后,让我们把上面的辨析编成口诀,以便记忆:人(rén)浮水上读作 氽(tǔn),入(rù)水煮炸念作 汆(cuān),出米为 粜(tiào)入米 籴(dí),拆字会意不难判。
参考资料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5:51
目录
概述
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