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
中国陕西省公办高校
陕西理工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陕理工”,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一所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也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历史沿革
汉中师范学院时期
195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筹建“汉中师范专科学校”。5月28日,筹委会正式成立,开始着手选定汉中文庙为校址开始筹建工作。同年11月4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汉中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汉中大学”。建校之初,学校设立中文、数学、生物农业三个专业。1959年,汉中大学迁到汉中农校原址办公。1966年学校停招,六年后宣布停办。
1975年,经陕西省教育局、汉中市教育局、陕西师范大学协商,决定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同年10月正式开始上课。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4月28日教育部专文指出:原址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
陕西工学院时期
1965年3月5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教育部批准建立北京大学汉中分校。1969年10月起,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和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在汉中分校办学。1978年底,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撤回北京。陕西省采用家属农转非政策,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和6个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调来150名教师和领导干部,建立陕西工学院。建校之初,学校设有两个系、四个专业。
1991年底依据国家“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对专业进行全面论证,教学机构发展为四个系、两个部、12个专业,学生1604人。1992至2001年,历经十年的建设发展,学校教学机构发展到9个系、3个部、3个中心,专业增加到19个,创建了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校学生增加到4873人。
陕西理工学院时期
2001年6月20日,教育部发出教发函《关于同意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的通知》。9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的通知”,正式组建新的陕西理工学院,撤销原两校建制。
2001年11月26日,省委教育工委宣布陕西理工学院领导班子。次年6月,陕西理工学院揭牌庆典活动胜利举行。2003年7月学校向中国农业银行融资3.65亿元。2004年10月新征土地345亩。2006年元月,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获得成功,获得中国古代文学、植物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4个硕士授权学科专业。2004至2007年,经过3年建设,学校于2007年1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荣获优秀学校。
陕西理工大学时期
2015年5月22日,陕西省教育厅、汉中市政府就共同支持陕西理工学院筹建陕西理工大学工作签订协议,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科学研究、校企合作、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推动陕西理工学院早日建成省属高水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5所高校分别与陕西理工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持筹建陕西理工大学协议》。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同意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的函》正式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陕西理工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61010720,同时撤销陕西理工学院建制。2016年6月21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在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大礼堂隆重召开陕西理工大学改革发展推进会暨更名揭牌大会,时任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副省长庄长兴为陕西理工大学揭牌。
2020年6月,发起成立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并当选副理事长单位。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2023年1月,依托陕西理工大学建设的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陕西省大学科技园”。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陕西理工大学设有15个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设6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陕西理工大学拥有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会计、生物与医药等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省级一流学科,5个省级一流培育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陕西理工大学有专任教师126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5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二、三级教授18人。建有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5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入选陕西省省级人才项目20余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6月,陕西理工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有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理工大学特莱恩工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本硕连读、双学位等各类交流学习项目。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促进了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对外融合。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陕西理工大学拥有秦巴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省部共建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矿渣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35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陕西理工大学高层次获奖、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提升,SCI1区论文增长5倍,发明专利增长2倍以上,科研经费总量翻了2番。新成立陕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理工大学科技园等省级平台,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截至2024年6月,学校积极融入“秦创原”,成立科技发展公司、大学科技园等平台,转让科技成果180余项,5项科技成果被“春种基金”选中。
学术资源
图书馆由南北校区两个部分组成,截至2023年12月,馆舍面积50800.35平方米。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累积馆藏约254.98万册(含资料室),其中线装古籍及民国文献51055册;累积电子图书近178.20万册,电子期刊55.05万册,学位论文623.76万册,引进了包括SCI、Elsevier-SD、中国知网、中小学教育资源案例系统、爱如生基本古籍库、民国图书数据库、近代报纸数据库等国内外单元数据库80余个,文献类型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索引、专利、音视频等。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创刊于1983年的《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2005年更名为《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截至2024年8月,《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已长期开设“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研究”“文学研究”“语言研究”“历史研究”“经济研究”“哲学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法学法制研究”等栏目,另开设“学术前沿与学术热点”“蜀道文化研究”“管理研究”“艺术研究”等栏目。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创刊于1985年的《陕西工学院学报》,1990年4月取得公开发行刊号,2005年更名为《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4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截至2024年8月,《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设置栏目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土木工程与建筑、信息科学、化学·生物学、数理科学、工程管理等。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学校名称为陕西理工大学;英文名称为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缩写为SNUT。
校徽标识整体为圆形。内圆主题图形由汉江抽象图形和“陕西理工”汉语拼音字母“SXLG”融合而成,突出了学校的文化地域特征;内圆的外圈有齿轮和书本形象围合而成,体现学校教师教育和工程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外层正上、下方分别为毛体“陕西理工大学”和英文校名。校徽采用红色、灰色和黑色搭配,色彩鲜明,富有活力和现代感。整体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具有很强的识别度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徽章为题有标准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分白底红字、红底白字两种。
陕西理工大学校旗为长方形旗帜,图案由校徽、中英文校名组成。校旗主旗底色为红色(色值C:0,M:100,Y:100;K:0),图案为白色(色值C:0,M:0,Y:0;K:0)。
精神文化
陕西理工大学的学校精神为艰苦奋斗、忠诚奉献、求真尚实、博望致远。
陕西理工大学的校训为明德、砺志、博学、笃行。
学校确定每年的六月十六日为校庆日。
陕西理工大学校歌为《携手共进向明天》,广言作词、张夏林作曲。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志愿公益类、文化体育类、创新创业类等6大类共42个学生社团。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6月,陕西理工大学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8.23万平方米,校舍建设总面积68.39万平方米。
南校区
南校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1号。该占地面积15050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室、实验实习用房、学生宿舍、食堂以及附属用房,其中新建建筑面积达到2.89万平方米,包括地上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和地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该校区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体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人文学院等教学单位。
北校区
北校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褒城镇。该校区有培源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教学单位。
行政管理
校园环境
图书馆
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由南北校区两个部分组成,馆舍面积54943平方米,共设各类阅览室22个,阅览座位5400余席,周开馆时间112小时。图书馆设有专用网络机房,拥有服务器14台,数字存储66T,设有2个电子阅览室。北区的图书馆可以眺望连城山,南区图书馆可以俯瞰校园大半美景。
天汉湖
天汉湖是陕理工比较知名的地方,环境优美,翠荫环绕。天汉湖上有亭台楼阁,方便学生观赏天汉湖周边风景。不管是有着薄雾的早晨,还是下着小雨的午后,天汉湖就那么静静的,任由自然为它添光彩。
长廊
南区长廊被绿色植物环绕,廊柱上偶尔会垂下几片绿叶,在太阳的照射下,像被镀上了金光。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3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