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镇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辖镇
水东镇,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地处贡江下游和赣江上游东岸,东与赣县的梅林镇桃源村、梅林村、章贡村交界,东北与赣县储潭乡幸福村、田心村、储潭村交界,西北、南、西南分别与水西镇、城区解放街道赣江街道沙河镇隔贡江相望。区域面积24.8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水东镇户籍人口为31703人。
历史沿革
1949年前夕,为赣县水东乡及七鲤乡一部分。
1950年5月,划属赣州市,设置水东乡、七鲤乡,属郊区。
1951年10月,属第六区,同年12月,属郊区。
1952年4月,撤销区建置后,分设水东、虎岗、沿垇、七鲤4乡。
1953年8月,属第三区。
1957年5月,4乡并为水东、七鲤2乡,属郊区。
1958年10月,属章贡乡;同年11月,成立跃进公社,与章贡乡政社合一。
1959年10月,改名水东公社,又名水东乡。
1966年,撤销乡名称。
1968年11月,水东、水西、白云、南桥公社合并设立郊区公社。
1972年11月,撤郊区公社,恢复水东公社。
1984年4月,改为水东乡。
1993年,改为水东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水东、菜园坝、七里、下沙窝、赣州铝厂5个居民委员会,正兴、虎岗、水东、马祖岩、红星、沿坳、七里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08个村(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水东镇辖6个社区、7个行政村:水东社区、下沙窝社区、菜园坝社区、七里社区、赣铝社区、贡江春城社区、沿垇村、七里村、水东村、马祖岩村、红星村、正兴村、虎岗村,镇人民政府驻沿坳村岗上村3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水东镇,地处贡江下游和赣江上游东岸,东与赣县的梅林镇桃源村、梅林村、章贡村交界,东北与赣县储潭乡幸福村、田心村、储潭村交界,西北、南、西南分别与水西镇、城区解放街道赣江街道沙河镇隔贡江相望。区域面积24.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水东镇地势由东向南、西、北三面倾斜,东部和北部丘陵连绵,南部和西部紧靠贡江和赣江,为沿江冲积坝。境内最高点为马祖岩主峰佛日峰海拔264.7米。
气候
水东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长秋短等特点。
自然灾害
水东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水旱灾。
自然资源
2011年,水东镇有农业耕地面积5330.6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水东镇辖区总人口31749人,其中常住人口22490人,城镇化率5.24%。总人口中,男性16610人,女性15139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0.75‰,人口死亡率5.16‰,人口自然增长率5.59‰。
截至2017年末,水东镇常住人口为29115人。
截至2019年末,水东镇户籍人口为3170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水东镇地方财政收入775574万元。
截至2019年末,水东镇有工业企业61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个。
农业
水东镇以水稻、蔬菜等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3207.6万元。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和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17221头,家禽32072羽。渔业以鱼塘放养草鱼、鲤鱼为主。2011年,鱼类总产量900吨。
工业
水东镇以稀土加工、饲料加工企业为龙头企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7.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水东镇有中心小学1所,村小4所,教学点1个,幼儿园8所。教师94人,在校生1660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水东镇有体育场地10处,5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社会保障
2011年,水东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27户,人数150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54户,人数758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1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人。
交通运输
水东镇境内有323国道和赣储公路贯穿全镇。铁路京九线过境。
历史文化
水东镇因地处城区和贡江东面而得名。
水东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灯彩、舞龙等。
风景名胜
综述
水东镇名胜古迹遍布全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苏轼题诗描绘的虔州八景,水东就有两景,即马祖岩和尘外亭。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景观发生了变化,知县张照乘便在宋代八景的基础上重新评定了赣州八,水东占了两景,即天竺睛岚和马崖禅影。1997年赣州市政府组织专家重新评定宋城八景,水东仍占而两景,即马崖禅影和榕风窑韵。明代右丞相、赣州知府汪广洋在赣州为官时曾写下诗篇《赣城水东》:“烟江水花净,风潭云树齐。倒藤悬宿鸟,绝壁挂晴霓。岑岭步忘返,空冥思欲迷。尘缨如可浣,予亦赋幽栖”。
七鲤镇古瓷窑遗址
七鲤镇古瓷窑遗址坐落在七里、沿垇两村境内,323国道南侧,贡水北岸,因窑址集中于七里镇故又称七里镇窑。赣州窑是1957年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烧于唐代,宋代最为兴盛,是宋代江南四大窑场之一,宋代外销瓷产地之一 ,元代开始衰落。现遗址总面积达2平方千米。出土瓷器主要为民间日用品,有青釉、影青釉、白釉、褐黑釉瓷,器形多碗盏、杯、碟、壶、钵、罐、枕、瓶等,并有狮、蟾蜍等高档瓷,器表有刻花、划花和模印的连、菊、鸟、云、山、水、乳丁刻等纹饰。七鲤窑的装烧工艺在唐末五代时采用垫柱支钉叠烧,宋代以后,则采用垫饼匣钵装烧,窑型以龙窑为主。1985年至1986年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七里镇砂子岭和张家岭先后发掘四座窑炉。
马祖岩
马祖岩位于马祖岩村第10村民小组,沿垇村第11村民小组境内,离市区3千米,岩巅为佛日峰,海拔264米。据清同治《赣县去》记载:“马祖岩在城东六里许,昔马祖曾欲栖于此,故名”。
马祖,唐代著名僧人,本姓马,名道一,或称马祖道一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住南昌附近的钟陵开元寺传法,被称为“洪州宗”,贡水东岸的马祖岩即以马祖为名,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马祖岩古木参天,离闹市而入山林,似脱“红尘”而入“仙境”,居云端而观人间。宋代,马祖岩已是赣州著名的游览胜地,当时,山上建有尘外、云端、驹岩、一憩、吸江5亭供游人休息和观赏。苏轼、李朴廖刚文天祥等人均登岩观赏,并留下诗篇。
明代万历(1573~1619)初,僧人悟学与其徒本慧在佛日峰建马祖岩真如寺,当时香火旺盛。清后期,香火逐渐冷落,民国时期仅存寺一座。建国后,香火清淡。1966年,马祖岩附近的几个生产队将寺拆毁。寺庙前峭壁上有一洞穴,穴内原有宋代以来的题刻6品,现仍保存元、明、清题刻4品。1988年12月,赣州市人民政府将马祖岩题刻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渤公祠
李渤公祠是李老山村的李氏先民为纪念其祖先李渤而兴建的宗祠,位于李老山村的西北角,始建于唐代,迄今已1100多年。
李渤(773~831),字浚之,河南洛阳人,唐贞元年间(785~804),在庐山白鹿洞隐居,号白鹿先生。长庆年间(821~824)来赣州任刺史。在任期间,为赣州百姓免除赋米2万石,废冗役1600人,移税钱200万,深受赣州老百姓的爱戴。后任信州江州刺史等。李渤为人孤操刚直,精通诗文书画。李渤次子李默随父亲来到赣州,非常喜爱赣州的山水风光,因家虔州水木洞(今李老山村)为虔人,从此在赣州定居,迄今已49代、1100多年。赣江之滨的水木“山水奇胜,大姓李氏,世居其先,以仁者之道,表示其乡,乡人尊敬之,尊称其山为老山”。李渤公祠自唐代建立后,历代不断维修,香火不断,现该建筑物墙上仍保存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的铭文砖。1995年冬,李老山村的李姓村民又自筹资金对李渤公祠进行维修。
李渤公祠坐西北,朝东南,土木结构,是典型的赣南客家建筑风格,唯有中间的正厅部分高出数10公分,祠堂进深9.25米,宽11.20米。门前右边一株,左边两株古樟将祠堂覆盖。三株古樟的树龄均在500年以上。李渤公祠199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状元桥
状元桥位于沿垇村竹山自然村,为赣县桃源通住贡江小溪河上的一座条石单孔拱桥,原名白塔桥。北宋真宗年间(998~1022)邑人郭世传、郭绍宗建。南宋淳祐元年(1241),进士王庸立桥碑。南宋咸淳十年(1274),邑人池梦鲤中恩科状元,为庆祝池梦鲤中状元而将此桥改名为状元桥。明正德十三年(1518),郭仁重修并立碑亭。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因洪水荡击,桥被冲坏。乾隆三十六年(1771),贡生袁家祺倡建,袁家德作白塔桥记。乾隆四十二年(1777),袁家保在桥头建茶亭。嘉庆十七年(1812),知县邱安校又组织邑人重修。状元桥长22.6米,宽4.9米,用红石砌成。199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宋代窑场七里镇窑简介.华夏收藏网.2011-02-22
江西赣州七里窑遗址旅游指南.华夏收藏网.2011-02-22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7 14:4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