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力成,男,1960年9月生,
浙江省杭州市
余杭区人,硕士。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省十届人大代表、
浙江大学MBA研究生特聘导师、全国工商联第九届执行委员、
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第二届创业企业家”、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2001年度中国大陆商界风云人物”、“2003年度首届浙江商人年度风云人物”、“2004年度浙江省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2015年10月24日,当选为浙商总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
人物履历
1978年起加入华立。1987年起担任华立法定代表人。历任余杭仪表厂厂长、华立电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华立集团公司总经理、
华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2002年被评为《财富》杂志中文版8位“中国商人”的第一位。2006年4月,华立集团收购武汉健民原第一大股东武汉国资持有的1411.034万股
国家股,持有武汉健民
总股本的23.647%,为其第一大股东。
2017年11月27日,当选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个人成就
汪力成是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 将一个仅有14万的余杭仪表厂,变成一个拥有11家核心子公司、27家分公司、6 家上市公司、年销售收入近百亿,产业涉及仪表、系统信息电子、医药、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资产数十亿元的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被《财富》杂志称为“中国第一商人”。在打造“世界最大
电能表制造企业”,在对上市公司的并购与整合,在资本运作与实业运营巧妙结合方面,他所表现出的超凡能力,让世人无不叹服,被世人誉为商界魔术师。他获得“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第二届
创业企业家”等诸多荣誉。目前他还是全国工商联第九届执行委员、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浙江省直属商会会长、
杭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杭州市第十届人大代表、浙江省第十届人大代表。
2019年10月10日,汪力成以46亿元位列《
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902位。
2022年,以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2年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1221位。
2024年3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以95亿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2573位。
2024年10月,汪力成以8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4年·胡润百富榜》第656位。
企业成就
汪力成,浙江省杭州市人。20世纪80年代中叶,中国
电能表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年仅27岁、技术员出身的汪力成受 命于临危之时,从产品升级创优、技术进步等10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终于渡过难关并积蓄力量,逐步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领头羊”并正朝着跨国企业的方向大步前进。汪力成认为,只有企业不断发展,才能向国家缴纳更多的税金,想当初——“华立”的前身是以14万元人民币起家的余杭
仪表厂,一年能向国家缴纳多少税金?而现在,“华立”已成为拥有超过40亿资产的中国最大的电能表生产企业,为国家所作的贡献,为社会承担的责任就越来越在。仅以余杭区的“华立”计算,2003年至2005年的3年间,“华立”所缴的地税累计为15985.62万元,成为余杭区光荣的纳税大户。
成绩是显赫的,显赫的成绩盖源于汪力成谋求发展的胆略和策略。在中国电能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之时,汪力成谋划出“两手抓”的战略,第一只手抓“
西部大开发”,向西部进军;第二只手抓“走出去”,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经过几年资本运作都取得了成效。于是,在国内,汪力成被称为“洗壳高手”。汪力成在9年之中频频出手收购,他收购了4个上市公司,累计加起来流出的资金有4个亿。1996年,“华立”以500万元的代价收购了连续亏损3年、资产2000万的重庆
电度表厂。1999年下半年,“华立”通过
资产置换成为ST川仪(后更名为
华立控股)的第一大
股东。2000年,汪力成成功拿下ST恒泰(后更名为
华立科技),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01年,
华立集团在美国设立的
公司收购控股了在NASDAQ上市的太平洋系统控制技术公司,同年,华立又收购了飞利浦位于美国的CDMA项目。2002年,“华立”收购
昆明制药。2003年7月,“华立”通过昆明制药收购了云南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同年8月全面
收购昆明
中药厂有限公司。2005年8月4日,汪力成又以1.33亿元的代价将武汉健民收入囊中。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早在上个世纪末,“华立”就制定了“二十一世纪国际化战略”。对汪力成来说,全球化绝不是简单的进行国际销售或在国外办厂,他看中的是全球的资源。“华立”的全球化核心概念就是要真正实现包括市场、技术、人力、资金在内的资源配置的全球化。1990年成立的国际贸易部到继而改组而成立的进出口公司,到1997年海外事业部的正式挂牌,
华立集团为最终的大踏步“走出去”一点一点积蓄着力量和经验。2000年,“华立”进入美国,在
硅谷投资设立了独资企业——
华立控股(美国)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母体在美国发展。2001年初,举目四望之下,汪力成通过美国华立收购了太平洋系统公司(PFSY)58%的股权,从而成为这家美国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这次收购使汪力成拥有了实现海外扩张的平台,事实证明,汪力成收购的PFSY公司成了进军美国的“桥头堡”。通过“走出去”掌握人家的核心技术,再“拿回来”重新进入中国的资源配置,商战的胜算便这样被汪力成掌握了。于是,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评为“2001中国商人”第一位。从此,在他的众多头衔中又多一个“中国第一商人”称号。
“华立”步入发展的快速道,企业越变越强大。以“华立”在余杭区的那块而言,2003年,“华立”营业收入超过60亿,所以缴纳地税2537.27万元;2004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缴纳地税5229.43万元;2005年,营业收入又有大增,缴纳地税8218.92万元。“华立”的飞速发展,也培育了税源,每年大幅增长的税金证实了汪力成“发展才是第一‘税’务”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2005年,“华立”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而在2005年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汪力成以个人资产8亿人民币排第246位。然而,汪力成则不认为自己是商人,而是一位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一定有比赚钱更崇高的责任和目的,为国家、为社会多缴税就是他的责任和目的之一。比如,汪力成和“华立”的其他成员,缴纳个人所得税就是一种乐趣。2003年至2005年的3年间,汪力成及“华立”其他成员累计缴纳个人所得税2685.67万元。近百年来年“华立”的发展,所缴
个人所得税也大幅增长。2003年,缴个人所得税791.96万元;2004年,缴个人所得税867.73万元;2005年,缴个人所得税1025.98万元。“华立”的发展与税收增长同步,这就是汪力成的税赋观。
经营策略
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最近炙手可热。3月5日,在美国《财富》中文版所评选的“2001年度中国商人”中,汪力成名列首位。瞄准主业为房地产的上市公司:“目前我们正在和一些主业从事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谈判,从而使华立房产进入A股资本市场”。4月13日,华立集团董事长、
华立控股(000607)董事长、
华立科技(600097)董事长汪力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华立的发展都是“以资本运营为手段”,进入任何一个领域都不能从零起步,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汪力成最近炙手可热。3月5日,在美国
《财富》中文版所评选的“2001年度中国商人”中,汪力成名列首位,风头超过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而他说:“别人比我优秀,我只是巧合”,当然,“这也说明要敢于挑战”。这种巧合与挑战,就是他不久前正式收购了飞利浦集团所属的在美国圣荷塞的CDMA移动通信部门(包括美国
达拉斯和
加拿大温哥华的研发分部),获得了
飞利浦在CDMA无线通信方面的全部知识产权(IP)、研发成果、研发设备、研发工具和一大批有经验的研发人员,在此基础上设立了美国华立通信集团公司,借助与飞利浦半导体 的战略伙伴关系,专业从事
手机芯片软件及手机整套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并通过浙江华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直接面向中国市场,为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手机制造厂家提供核心芯片及整套技术解决方案。
华立集团因汪力成做事十分低调,甚至有人用“雪藏15年”来形容他。其实,翻开华立集团的结构图,不难发现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也曾想IPO,但作为民营企业,总也轮不上”。于是,汪力成“火了”,收购
A股上市公司,走曲线上市之路。
控股两家A股上市公司:最早以做竹器、雨伞起家的
华立集团多年来是国内最大的电能表生产商,近年来它除了积极参与杭州的房地 产开发外,还在国内和国外展开了一系列的资本收购运作;在国内,华立收购了ST川仪和ST恒泰,
华立控股(000607)、
华立科技(600097)诞生了。在美国,华立收购了太平洋系统控制技术公司(PFSY)这家
纳斯达克的上市企业。2001年
华立集团营业收入28亿,实现利税4亿,利润2.6亿。
对于中国的两只买壳上市公司,汪力成都通过自己的游说成功地把壳洗得干干净净。特别是1998年开始谈判的“ST川仪”收购,华立开创了“债务全剥离、资产全置换、人员全清退”的记录,这是迄今为止上市公司收购案中剥离最干净的案例。其时,他对重庆市政府说,如果你肯剥离置换,国有资产会增加一倍,这个上市公司则继续留在重庆市,不会搬走。这是华立首次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当时华立以每股3元的价格协议受让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市上市公司重庆川仪
国有法人股7078万股中的4432万股(占
总股本的29.1%),成为重庆川仪(现
华立控股)的相对控股股东。
“华立控股”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经营业绩和
二级市场的表现有目共睹,经过全体股东同意,股东大会决议,确定华立控股的未来发展主业为以
青蒿素系列产品为基础的广谱
抗病毒药。现在,华立控股在青蒿素系列产品的发展上,按“整合产业”原则制定企业的
产业规划,通过资本运营等方式,收购、兼并、联合、扩建、新建同类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以资本为纽带的“产业链”,进入了收获期,并形成
华立控股的“核心竞争力”。
2000年5月,华立开始对ST恒泰重组,9月,以每股1.10元的转让价格
受让海南恒泰3300万
法人股,成为其 第一大
股东。汪力成把海南恒泰说成是一家“很烂的公司”。在收购ST恒泰时,他对海南人说:“我把上市公司迁走,但大部分资产留在海南”。汪力成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留在海南,让它承担大部分债务。华立收购恒泰后,把注册地也迁到了杭州——华立的发家之地。
恒泰的重组比川仪要难得多,这是华立当初没有想到的。“我不知道水有多深。面对ST恒泰当时5个多亿的沉重债务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恒泰所有债务都有三家以上的银行查封,曾经有一段时间感觉被拖进去了。几次想退出来又怕华立的信誉受影响,最后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干下去,前后共花了18个月时间。汪力成强调“一定要为对方着想”。
通过更名迁址,
华立科技将从ST恒泰脱胎换骨,定位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今后还将逐步向石油化工等行业自动化系统拓展,使之重新变为一个绩优公司。
华立科技进军电力自动化的第一步是收购浙大中程计算机公司,尽管它当时还是一个概念,很多先进技术还未转换成产品,但毕竟突破了一个技术平台。中程计算机公司很多浙大老师现在成为华立科技的骨干。第二步,就是收购北京卡斯特公司,其背景为北美著名的电力自动化技术拉森集团。虽然北京卡斯特规模不大,但它在国内有很多客户以及许多成功的项目业绩,而且最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
技术平台。这一步,对
华立科技中长期的发展可以说有深远的影响。2001年实现全年
净利润1223万元,
每股净利润0.1元,实实在在的业绩再次证明
华立集团对ST恒泰的跨地区重组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