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光,男,
汉族,1939年12月31日出生于安徽省
安庆市,安徽省枞阳县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炸药与爆破技术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9年12月31日,汪旭光出生于安徽省
安庆市,安徽省
枞阳县人。
1953年,进入浮山中学学习。
1959年9月—1963年7月,在
安徽大学化学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冶金工业部情报标准研究所工作。
1963年9月—1971年1月,在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担任组长,负责浆状炸药、乳化炸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
1971年7月—2002年10月,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先后担任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
1985年,先后任矿山化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91年,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2年,当选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10月—2007年3月,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担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7年3月,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70年代,汪旭光率先在中国国内研制成功高威力田菁10号浆状炸药和EL系列乳化炸药,开发出10个系列、38种乳化炸药以及配套工艺及设备,首次实现中国工业炸药技术向中国国外转让,先后在中国国内外获得大量推广应用,形成了中国BGRIMM品牌;1999年,主持研发成功中小直径乳化炸药现场混装车,已在中国国内外推广应用200多台套,为工业炸药装填爆破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1971年,汪旭光和同事们倾心于当时国家急需的浆状炸药的探秘,花了很大的精力对中国盐碱滩头盛产的草本植物田菁进行了系统的观测与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田菁胶(Sesbania Gum)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半乳甘露聚糖植物胶,研究提出了以田菁胶代替进口的瓜尔胶(Guar Gum)作浆状炸药胶凝剂的分散与交链技术,成功地研制出爆轰感度高、爆炸威力大、成本低的田菁10号浆状炸药,开创了中国浆状炸药的新局面。
1978年,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比较、讨论,汪旭光和同事们一致认定采用表面活性剂和乳化技术能够改变张状炸药的内部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不过,这一推论是否就是打开乳化炸药神奇大门的锁匙,尚需进行实践的检验,科学的实验必须依赖必要的试验用品和手段,然而,当时研制组设备仪器比较简陋,困难确实不少,为了选择理想的配方,汪旭光和同事们寻访了中国国内几十个有关的单位,找来了几百种乳化材料反复试验对比。没有先进的乳化设备,硬是凭着双手将一个个试样搅拌试制出来,乳化炸药一共试放了1000多炮,失败了1000多次。
1980年12月,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条年产15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终于在河北龙烟铁矿建成投产,汪旭光一方面对试验过程中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了研究总结,运用薄膜稀释技术对乳化炸药基质粒子的分散状态与油膜厚度进行了深入的观测与研究,建立了乳化炸药内部粒子多面体堆积的结构模型和稳定性理论,从而揭示了氧化剂与可燃剂微细紧密的液液接触使其具有优良抗水与爆轰性能的本质,提出了提高稳定性的途径。还研究观测了该类炸药的爆轰特点、影响因素及合理使用技术,另一方面,为了研究出适合各种特定条件的乳化炸药,汪旭光和同事们走出实验室,对各种特殊要求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先后成功地研制出适合各种不同爆破作业的八个系列34种安全、高效、低成本乳化炸药及相应工艺、设备和专用原材料,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矿冶研究总院(BGRIMM)乳化炸药技术。
截至2013年10月,汪旭光先后获国际金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优秀设计铜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第三届中国工程科技奖,省部级奖励30余项。
据2020年4月
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汪旭光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500余篇。
人才培养
汪旭光的《乳化炸药》是中国国内外第一本全面阐述乳化炸药技术的专著,英文版畅销130多个国家,分别于1988年和1994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国家图书提名奖。
汪旭光认为,第一,大学生首先要立志干一番事业,成就事业贵在坚持;第二,大学除了学专业外,一定要多读书。读书多,就意味着眼界更加开阔,更加会思考问题,更具有创新精神;第三,将把人生经历的智慧和读书的智慧结合起来就会变成真正的大智慧,就会变成未来创造事业的无穷无尽的源泉和工具。
汪旭光认为,行业协会应该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新战略、新思路、新理念。新战略:瞄准“世界一流”,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行业协会作为“产业联合体”的代表,一定要在标准化制定方面走在前头,建立并完善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体系,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一定要有长远的科技规划,要瞄准“世界一流”,建立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只有瞄准世界一流水平,行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科技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作用,要站在行业最前沿制定合理的长远规划和目标;新思路:抓住“优秀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行业协会必须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使优秀拔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凝聚优秀科技人才,把他们团结在协会里,为行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作贡献,行业协会要充分调动企业和省级协会的积极性,建立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对于优秀的一线人才,要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要主动奖励优秀人才,凝聚优秀人才,制定实施长期的激励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有制度保障,要特别尊重行业资深老专家,注重老中青人才的传承,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创建自己的学术品牌;新理念: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多渠道筹措科技发展资金,行业协会要与时俱进,建议企业千方百计地筹措科技发展资金,坚定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创新的内在动力,企业投入经费之后,行业协会要在服务行业的科技创新方面主动作为,加强行业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促进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2013年10月18日,汪旭光在
安徽理工大学新图书馆一楼北会议室为师生作了题为《世界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思考》的学术报告。
2013年12月11日下午,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学楼学术报告厅,汪旭光为全体师生作了“世界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2018年3月,汪旭光到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指导该校工程爆破专业建设,汪旭光表示,民爆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不仅有利于培养相关人才,更有利于助推整个行业健康高速发展。
荣誉表彰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汪旭光担任第六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6月—1988年4月),FRAGBLAST编辑委员会委员,中日韩炸药与爆破技术委员会主席,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公安部爆破专家组组长,公安部消防局专家组顾问,国际岩石爆破破碎委员会委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非煤矿山组组长,全国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工程院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常委、副主任、常务副主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
人物评价
汪旭光作为中国国内外著名的工业炸药与爆破技术专家,学识渊博、成果丰硕,有着极为丰富的科研和实践经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孙昊哲评)
在业内,汪旭光有“炸药大王”、“中国的诺贝尔”之称,是中国乳化炸药的奠基人。(中国爆破网评)